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培育国产名牌 应对市场竞争--我国三聚氰胺产业透视
2004年23期 发行日期:2010-08-16
作者:张建勋
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
培育国产名牌 应对市场竞争——我国三聚氰胺产业透视
□张建勋
    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三聚氰胺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一、新建装置过多  供求关系将打破
    据统计,2003年全球三聚氰胺约有大小生产企业90余家,总能
力133.46万t/a,其中我国生产能力达到30万t/a,占全球产能的
22%;欧洲仍是世界三聚氰胺的主要产区,约占全球总产能的34%;
美国占12%;日本占12%;其他国家占20%。
    近年来全球三聚氰胺生产能力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加,
我国市场处于高生长期,欧美地区则步入稳定增长阶段。2000年全
球三聚氰胺总产量约67万t,2001年约70万t,2002年约85万t。
2003年欧、亚、美洲部分大型工厂受原料涨价影响而停产,全球三
聚氰胺实际总产量约114.3万t,其中我国产量达到23万t,占全球
总产量的20%左右,这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三聚氰胺生产基
地。
    近几年,全球三聚氰胺消费总量以高于5%的幅度增长,但各地
区分布不均衡。2003年,全球三聚氰胺需求量约110万t,主要集中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0%~70%,
主要用于涂料、装饰纸或层压板、纺织或造纸、模塑料以及胶粘剂等
行业。预计2004年全球消费量约为120万t,比2003年增长约8%。
    近几年我国三聚氰胺消费快速增长,目前保持10%~20%的增长
幅度。2003年我国三聚氰胺消费量约18万t。随着我国经济总体发
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档建筑装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据中
国木材流通协会地板委员会的资料显示,今年我国强化木地板市场消
费量同比增长约30%,而国家自2002年7月1日正式实施建筑材料
控制游离甲醛含量的强制性标准,也极大地刺激了三聚氰胺在强化木
地板生产方面的消费。但其他方面的需求增长相对缓慢。预计,未来
几年我国对三聚氰胺消费增长幅度仍会保持在10%~20%,2004年国
内消费量将达到22万t左右,2005年消费总量会超过25万t。主要
国家和地区的三聚氰胺消费构成见表1。
    从表1可看出,美国由于汽车业发达,三聚氰胺在涂料行业消费
量占其总消费量的35%;由于木材加工业发达,西欧层压板消费三聚
氰胺占其总消费量的46%,胶粘剂占17%;日本胶粘剂消费三聚氰胺
占其总消费量的57%,主要是其建筑业发展很快,加之进口胶合板减
少,对胶粘剂和层压板需求增加;我国处于需求快速增长阶段,装饰
纸和层压板行业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55%,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们对高档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需求以及
国家政策的影响。
    2003年全球三聚氰胺产销基本保持平衡。然而,今年第一季度
全球新增三聚氰胺产能约3.2万t/a,且全部在我国。预计今年全球
三聚氰胺产能将达到152万t/a,同比增加14%;今年年末我国三聚
氰胺产能将达到40万t/a,同比增加33%,届时我国三聚氰胺产能将
占全球的25%,表明我国仍在以极快的速度扩张三聚氰胺这一市场已
相对饱和的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
    全球正在建设的三聚氰胺项目尚有12套(10家企业),新增产
能24万t/a,预计2005年全部建成。其中除2家外国企业(荷兰、
奥地利)外,其余新扩建项目均在我国。预计2005年年末全球三聚
氰胺生产能力将达到159.2万t/a,较2004年增加19.3%,我国产能
将达到近60万t/a,供求关系将严重失衡。
    目前我国三聚氰胺生产企业至少有70家,全国三聚氰胺经济联
合会13家成员单位2003年产能为17.71万t/a,约占全国总产能的
60%。其中产能超过3万t/a的有3家企业: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川化股份公司、山东海化魁星化工公司,此3家企业的
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42.63%。国外大型生产企业如荷兰DSM、奥地利
奥格林茨产能均在20万t/a左右。荷兰、奥地利在建项目的规模都
比较大,荷兰的扩建规模为6万t/a,奥地利企业在德国新建2套4
万t/a装置。而我国除了有2家在建规模为3万t/a和2.6万t/a外,
其余7家多是1万t/a左右的规模。由此可以看出,数量多、规模小、
形不成拳头是我国三聚氰胺行业的突出问题。
    二、加快规范国产市场
    目前,全球三聚氰胺产业均面临着生产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产
品价格却一路下滑的困境。全球三聚氰胺生产企业原材料来源基本分
为两类:一是自产尿素配套大型三聚氰胺装置;二是外购尿素再加工
的小型三聚氰胺装置。近1年时间,全球性的能源紧张使三聚氰胺的
主要原料尿素价格上涨50~80美元/t,辅助的水、电、蒸汽价格也
有所上涨,致使三聚氰胺行业平均单位成本较前两年上升100~150
美元/t。目前国内生产1t三聚氰胺的税后成本在8000~8500元。三
聚氰胺价格在今年一季度下滑了500~800元/t,已跌至成本价。出
口价格也在国内厂家之间的相互挤压下一路下滑,今年一季度下降
100美元/t左右,出口量也明显下降,企业的利润空间很小。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现存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厂家多,竞争无序,缺
乏有效的行业约束机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国内生产厂家增
多,给用户和贸易商提供了运作市场的余地,造成同行业之间相互压
价,产品价格波动大,行业运作不规范,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和国际
声誉。从2003年的出口情况看,我国的三聚氰胺产品在全球市场虽
占据一定位置,但由于出口厂家多,目标市场分散,且质量不一,不
重视树立品牌,使国产三聚氰胺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打了一定折扣,
今年一季度外销量同比下降40%左右。
    由于国内市场经济还不规范,一些企业经营者经不住技术出售者
和目前三聚氰胺较高利润的诱惑,贸然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当然,
一些精明经营者注意到了该行业的潜在风险,但是从众心理和侥幸心
理,使其认为竞争生存者应该是自己,这对于后进入市场的经营者特
别是私营业主,将是十分危险的。国内的三聚氰胺市场容量有限,尽
管近年消费量以10%~20%的速度增长,但仍大大低于生产能力的增
长幅度,市场呈现过饱和状态。尤其是国内新建的一些小厂,因规模
小、质量不稳定、市场开拓不力,只好以低价促销,更增加了市场的
严峻性。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我国仍有12家企业拟建12套
新装置,在未来几年内欲新增产能近20万t/a。这无疑说明国内某
些企业在没考察清楚市场走势的情况下,对三聚氰胺产业投资回报仍
抱有盲目的热情。
    三、发展建议
    如何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供需平衡是这几年全球三聚氰胺行业共同
面临的一个问题。预计明年欧洲从我国采购总量会少于今年,一旦无
法获得国外市场的有效支撑,国内市场必然会出现新一轮争夺,最残
酷的市场竞争会在明年下半年上演。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国家实施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适时控制三聚氰胺的盲
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上。同时建议企业在新建或扩建三
聚氰胺项目时,一定要了解国内外三聚氰胺市场供求关系,增强科学
性,减少盲目性。
    (2)应在提高我国三聚氰胺市场知名度、名牌产品上下功夫。目
前,我国三聚氰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产品档次不高,售价
上不去,无法与外国产品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只能充当配角。我国三
聚氰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要想由配角变为主角,应采取的策略是在行
业协会或联合会的协调下,通过重组或其他形式,将众多的小型企业
组成企业联合体,形成高技术含量、规模化生产的企业阵营,提升产
品档次,培育国产名牌,以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提高产品品牌更是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名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
效应非常明显。以中原大化为例,该厂有60%以上的产品出口,三聚
氰胺投产之前就在43个国家注册了“中原大化”牌商标,以后在签
定出口合约中,对方明确提出出口产品包装必须标明“中原大化”。
我国其他大多数三聚氰胺生产厂家出口产品虽然质量可靠,但由于无
品牌,卖到欧美市场的价格较当地产品价格要低10%~20%。从国内
市场来看,也同样面临着品牌优劣的选择,不同品牌的三聚氰胺市场
价格相差300~600元/t。随着国内买方市场的成熟,竞争的日趋激
烈,三聚氰胺产业会被重新洗牌。下游企业一定会选择具有综合竞争
优势和长期合作价值的供应商。因此,三聚氰胺生产企业欲在愈来愈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就要赶快行动,创响品牌。

        表1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三聚氰胺消费构成      %
国家或地区 涂料  装饰纸或层压板  纺织或造纸  模塑料  胶粘剂  其他
  美  国   35         26            21       7       5      6
  西  欧      9              46             4       9      17     15
  日  本     14           9              4      12      57      4
  中  国     12              55            10      12       5      6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