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领跑者:石化行业新标杆
□ 记者 薛洁
“能效领跑者制度”起源于日本,是指把生产某一产品能耗最低的企业确定为行业标杆,引领其他企业努力达到标杆企业的能耗水平。这一标杆企业被称为能效领跑者,政府部门给予能效领跑者和达标企业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荣誉表彰等多方面的奖励,而对于未达标的企业,则采取警告、公告、命令、罚款等措施,从而促进全行业的节能工作,提高全行业的能效水平。在6月25日召开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三届四次理事会议上,联合会发布了《2012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名单和指标》。这是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继2012年后第二次发布行业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
三大新看点:体现领跑者新水平
与2011年度相比,此次发布的《2012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名单和指标》呈现“三大”变化。
产品覆盖范围扩大,能耗占比上升,企业参与度提高。2012年度的产品共有14种,分别是合成氨、甲醇、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硫酸、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轮胎、炭黑、原油加工、乙烯,在2011年度的基础上新增了原油加工、乙烯、磷酸一铵、炭黑4个产品,尤其是将原油加工和乙烯这两个能耗总量较大、关注度较高的产品囊括在内,产品种类更加齐全。2012年度14个产品的能源消耗量之和约占全行业能耗总量的48%,较之2011年度10个产品32%的占比大幅提高,产品代表性更全面。这14个产品初选范围相关的生产企业约2030家,其中重点统计和筛选的企业1018家,这些企业规模较大、技术较先进,其产能在各自行业中占比为75%~98%。
能效领跑者能效水平进一步提高。与2011年度10个产品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相比,除天然气制合成氨之外,其他产品能效领跑者第一名的单位产品综合能效均有所下降,降幅在0.3%~18.6%之间。降幅由高到低分别为:硫磺制酸18.6%、聚氯乙烯14.2%、黄磷13.4%、轮胎10.8%、以烟煤(包括褐煤)为原料的合成氨9.5%、电石8.3%、硫铁矿制酸7.6%、传统法磷酸二铵6.6%、联碱法纯碱5.4%、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2.1%、烧碱1.6%、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甲醇1.1%、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1.0%、氨碱法纯碱0.3%。
部分产品能效领跑者第一名发生变动。去年公布的10个产品,按原料和工艺区分共有15个能效第一名,此次发生变动的有7个产品或工艺,分别是以烟煤(包括褐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传统法磷酸二铵、硫磺制酸、硫铁矿制酸、电石和黄磷,占比高达47%。
多管齐下: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的华丽蜕变
在自然资源日渐匮乏、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的现今,工业的节能减排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挑战。自去年能效领跑者发布以来,这些企业发挥了巨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合成氨、烧碱、电石、纯碱、黄磷这5个产品为例,其2012年度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较2011年度分别下降了1.2%、2.8%、2.5%、4.0%和1.6%。与此同时,联合会在组织修订合成氨、烧碱、轮胎、炭黑等产品的能耗限额国家标准时,也参考了能效领跑者的指标,提高了标准的水平。此外,通过树立领跑者标杆,重点耗能产品显示出巨大的节能潜力。通过对除原油加工和轮胎之外的其他12个重点耗能产品的能效领跑者水平和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发现除离子膜法烧碱外,行业平均能效水平与领跑者的差距普遍在10%~30%之间,差距最大的两种产品是硫磺制酸和聚氯乙烯,分别为43.6%和37.7%。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如果这12个品种的行业平均能效水平能达到2012年度能效领跑者的水平,则可以实现约2968万吨标准煤/年的节能能力。
针对节能减排这个石化行业的“长期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司长周长益在会上分别对企业和联合会提出了三点要求:对企业而言,一要牢固树立“节约优先”、“以节能促降本增效”的理念,二要充分了解能源特性,学习相关先进的节能技术,以科学知识为指导,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三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对联合会而言,一要总结整理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的先进经验,在全行业同类企业进行推广、学习,二是建议按照奖惩分明的原则,公布能效领跑者和达标企业以及未达标企业的名单,督促各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三要基于能效领跑者标杆,加快推进能效标准的建立。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高速增长。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在题为《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及企业的应对》专题报告中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涨,低成本优势显著弱化;技术引进愈发困难,技术来源受限;消费热点缺失,消费推动力减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回报率很低甚至于没有回报,依靠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建设加速经济增长的空间变窄。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石化企业如何应对?邵主任指出,节能减排,提升能效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谨慎进行以扩大规模为目的投资项目或并购交易;以及确保生产上下游所有相关者的资金安全是应急举措。而大力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创新商业模式,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实现企业从“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的转变,重塑企业竞争力才是治本之策。此外,各企业还要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设立董事会,以解决一把手负责制体制下的决策问题。
链 接
2012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消耗总量达4.73亿吨标准煤,仅次于电力和冶金,位居工业部门第三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精神和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的要求,深化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工作,建立行业节能长效机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自去年起开始进行能效领跑者发布工作。
能效领跑者的发布是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工作的一项。未来,为建立完整的“能效领跑者制度”,我国还需进行节能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能效提高技术路线图的提出和执行,节能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节能管理的改进和提高等多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