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产能过剩政策将密集出台
本刊讯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近日透露,为了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确保未来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工信部和发改委日前联合制定了化解产能过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下一阶段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指导方针。目前,该方案已经完成了最后的修订工作,即将于近日出台。
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巡视员景晓波透露,方案将采取四个“一批”的办法来化解产能过剩,即通过扩大内需,消化一批;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转移一批;优化组织结构,兼并重组一批;严格环保安全能耗标准,淘汰一批。
辛仁周介绍,方案还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准入的环保、节能和技术门槛,不达标的企业将会被责令整改,甚至取消行业准入资格。他补充说,根据工信部等部委法规,有色、焦化等实行准入制度的行业,需要每4年对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修订,以适应经济发展趋势。
此外,与之前“行政命令关停”等手段相比,工信部已联合国家发改委和银监会制定更加市场化的政策,以“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控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推动化解产能过剩工作,迫使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范的企业最终退出市场。据悉,一方面,工信部将对符合产业政策和规范的企业,支持其开展区域兼并重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改造等结构调整工作,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奖励和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对不符合的企业,则运用差别电价、严控信贷、监管部门查处、考核问责等经济和法律手段,逐步压迫其生存空间,最终迫使其退出市场。(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