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欧盟生产商如何做好REACH法规下的供应链信息管理工作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曲静波 陈超 王春娇 李玮
随着欧盟REACH法规逐步实施,注册工作目前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年生产量或者进口量超过1吨的分阶段物质需要在2018年6月1日之前完成正式注册。经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注册工作,欧盟市场上的主要化工产品基本已经注册完毕,第三阶段的重点工作将集中在注册信息如何正确使用、高关注物质(SVHC)通报、安全数据表(SDS)传递和贸易监管等方面。而这些工作则集中体现在供应链信息管理当中,尤其是对非欧盟生产商来说,要做好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
REACH法规下供应链上各个角色的责任和义务
唯一代表(OR-Only Representative) OR除了必须具备是欧盟境内的法人或者自然人的法律资质之外,还需要具备能为所代表的非欧盟生产商处理实际物质信息的能力,并能确保更新进口吨位和欧盟进口商信息,证明哪部分进口吨位是被OR所涵盖,哪部分是被进口商所涵盖。此外,还需协助非欧盟生产商提供最新的安全数据表,并及时更新信息,保证非欧盟生产商的贸易不受影响,并将相关资料保存10年以上。
非欧盟生产商(Non-EU Manufacture) 在REACH法规下没有直接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和唯一代表和进口商签订的相关协议间接承担REACH下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及时向OR提供其EU进口商的最新清单以及覆盖的吨位,并将指定OR的信息提供给EU进口商。
但在实际贸易当中,由于非欧盟生产商身处欧盟之外,除了保证出口到欧盟的产品符合REACH法规相关规定之外,为了保证贸易顺利进行,这些企业需要对相关的供应链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欧盟进口商 欧盟进口商需要从非欧盟制造商处获得产品注册信息、OR信息和SDS文件等,否则需要自行进行注册。
非欧盟分销商(Non-EU Distributor) 非欧盟生产商委托OR完成的REACH注册号除了自己出口产品到欧盟是可以使用之外,如果同一供应链上的下游用户(非欧盟分销商)从该非欧盟生产商处采购产品并向欧盟出口,并且OR可以确定跟踪该供应链信息时,该注册号也可以供该供应链中的下游用户使用。
唯一代表、欧盟进口商、非欧盟制造商、非欧盟分销商之间相互配合是确保REACH法规顺利运作的最重要的基础。
欧盟成员国执法处罚类型
欧盟成员国对于不合规企业的处罚手段总体可分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大类,其中行政处罚形式包括罚款、扣押、销毁货物和勒令停业等,而刑事处罚形式包括罚款、关押监禁、没收财产和禁止贸易等。欧盟成员国中奥地利、保加利亚、捷克、希腊、爱沙尼亚、匈牙利、意大利、立陶宛、拉脱维亚、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会对不合规企业采取行政处罚;爱尔兰、马耳他、英国会采取刑事处罚;而比利时、塞浦路斯、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列支敦士登、卢森堡、荷兰、挪威、波兰、萨尔瓦多既有行政处罚也有刑事处罚。
自REACH法规实施以来,欧盟已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联合执法行动,此外,还有一些小范围的定向执法行动。第一次联合执法主要针对25个成员国中1600个公司的预注册和SDS文件开展,这1600个公司共涉及878个生产商、666个进口商、83个OR和858个下游用户身份,28%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规问题;第二次联合执法主要针对29个成员国中1181个法人实体的下游使用者的义务进行执法检查,涉及6900个物质、4500个配制品和4500份SDS文件。其中,67%的企业存在不合规问题,包括:企业提供的SDS不合规、未履行(预)注册义务和未履行CLP通报义务。
执法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执法行为包括口头警告、整顿和罚款等。
非欧盟生产商如何做好REACH法规下的供应链信息管理工作
非欧盟虽身处欧盟外部,但时时涉及到有实际贸易与欧盟进口商和非欧盟分销商之间进行。特别是一些大型非欧盟生产商,为了避免贸易受到影响、扩大市场以及更好进行供应链信息管理,会选择指定OR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注册。这样一来除了原有庞大的生产和贸易信息流之外,他们还有增加REACH相关信息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原料供应商信息管理、生产信息管理、销售信息管理、下游用户信息管理、OR信息管理、欧盟进口商信息管理、注册信息管理、SDS文件和化学品安全报告(CSR)管理、高关注物质(SVHC)信息管理等等。在REACH法规下,这些环节中最主要的是CSR和SDS文件管理,因为他们几乎涉及所有供应链环节的信息,包含了要传递给下游用户、执法当局和REACH注册人的化学品关键的安全使用等信息,相关信息的清晰度和精确性至关重要,是非欧盟生产商应对REACH法规的主要难题之一。因此,非欧盟生产商需要有合适的途径来进行供应链信息管理。
(1)利用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和相关权威组织的现有IT工具和指南进行管理
ECHA作为REACH法规的官方管理机构,一直致力于帮助企业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针对供应链信息管理工作,ECHA提供化学品安全评估和报告工具Chesar (CHEmical Safety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tool)软件,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化学品安全评估(CSAs)、编写CSR和供应链上暴露场景(ES)搜集工作。该软件定期升级,目前已经升级到2.2版本。
目前,新版化学品安全评估和报告工具Chesar2.2,经过升级,完善了欧盟化学品生态毒理学和毒理学中心(ECETOC)开发的目标风险评估(TRA),可更好的帮助注册人开展综合性的CSA并制作CSR,从而可以记录和控制化学物质对工人、消费者和环境的潜在危害。而且注册人在CSR中通过几步简单的鼠标点击就能直接生成用于供应链传递的暴露场景,从而避免了注册人手动将信息转换到SDS系统中或直接复制CSR中的章节作为SDS的附件。这样,注册人不仅可以制作出内容综合的CSR,也可以制作出与CSR保持一致的扩展的SDS(eSDS),从而为下游用户在控制化学物质对工人、消费者和环境的风险上提供指导;此外,Chesar 2.2还能导入兼容格式下的由CEFIC发布ESCom标准术语,使用者可以在标准化的模式下便捷的完成信息导入和输出,避免重复工作,实现信息共享。Chesar 2.2还可以对废物释放进行报告,可以更好的描述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性、爆炸性或氧化性等特性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此外,ECHA与一些利益相关方包括欧洲化学工业理事会(Cefic)、化学品下游使用者合作团体(DUCC)、欧洲石油化工协会(Concawe)和一些欧盟成员国联合编制了旨在提高CSR和eSDS信息质量的指南文件和邮件模版等,他们还会给出一些实际案例,非欧盟企业可以随时跟踪这些信息,对做好供应链信息管理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这些工具比较专业,但有可能与非欧盟企业的实际生产贸易以及原有信息管理工具不匹配,企业可以参考使用这些工具做些适当的结合和开发。
(2)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管理
非欧盟生产商可以委托一些专业机构来进行供应链信息管理,这一步适用于中小型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委托OR完成注册工作的同时附加供应链信息管理。好处是:中小型企业省去开发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大量工作,节省人力,OR处理各种问题比较专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由于不专业性带来的法律风险。弊端是:企业永远没有自主权,客户信息保密性差,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贸易环节,费用一般较高。
(3)自主开发供应链信息管理工具进行管理
大型的非欧盟生产商可以选择自主开发供应链信息管理工具进行管理,因为企业本身也需要相类似的工具进行原有供应链信息管理,只要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些适用于REACH法规相关规定的功能,就可以实现有效管理。例如,中国石油就开发了CNPC-REACH供应链信息管理工具,该工具与企业原有的ERP系统可以实现功能嵌入,可以集成于企业信息化平台中,实现了REACH法规下的供应链信息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支持服务。这种做法的最突出优点是可以全方位的实现从供应商、生产商、贸易商到下游用户信息的有效管理,并保证客户信息安全,可以提升企业信息化综合管理水平。
总之,在REACH法规下,非欧盟生产商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做好企业的供应链信息管理工作,避免由于不合规而带来的法律风险,从而影响生产和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