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加拿大油砂开发:香饽饽变凉馒头
2013年43期 发行日期:2013-11-08
作者:zhoukan2012

加拿大油砂开发:香饽饽变凉馒头

■ 宋玉春     

近些年来加拿大的油砂一方面风头十足,赚足了眼球,另一方面因其诱发环保问题而饱受争议。再加以国际石油市场格局生变,加拿大油砂开发由热逐步转冷。虽然加拿大油砂行业的发展近期不会停步,但如果无法有效解决面临的问题,则有可能面临生产停滞的风险。

加拿大油砂     曾经的香饽饽

  近年来,加拿大的石油储量由世界第15位一路飙升至世界第2位,其中油砂功不可没。加拿大的油砂资源丰富,遥居世界首位。世界上85%的油砂集中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北部地区,主要集中在阿沙巴斯克、冷湖与和平河三个油砂区,面积分别达430万、72.9万和97.6万公顷,总面积与比利时的国土面积相当。现已查明,加拿大的油砂中沥青的总含量达4000亿立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沥青资源,其中240 亿立方米分布在表层,3760亿立方米分布在深层。
  2003~2008年是加拿大油砂行业经历的爆发性增长的典型时期。尤其是2008年,国际油价高达120美元/桶,为加拿大油砂开采提供了丰厚的利润空间。来自全球的石油公司持续对加拿大能源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些兴趣越来越快地转化为大批的新投资项目。国际石油公司纷纷涌入加拿大。
  2005年,金德尔摩根公司同意出资 56 亿美元,收购加拿大沥青砂企业特拉森公司(Terasen)。协议公布后一天,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Total)拨款 11 亿美元,收购另一家加拿大企业——迪尔克里克能源公司。2007年,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宣布以66亿加元(约合62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卡尔加里的西部油砂公司。西部油砂公司拥有阿尔伯塔省北部Atha basca油砂项目20%的股权。2009年,韩国石油公司斥资41亿美元收购了卡尔加里的Harvest Energy Trust。该协议允许韩国国有企业可以日采大约5万桶的石油产品和 15400万桶当量石油储量。这不是韩国企业第一次来到阿尔伯塔。2006年,韩国公司在加拿大卡尔加里成立了一个办公室,并购买阿尔伯塔的一个黑金油砂矿,这个协议保证了韩国在未来 25年内日采1万桶的产量。2009年9月,中国石油宣布出资17.3亿美元购买加拿大两处油砂项目60%股权。2010年6月,中国石化集团国际勘探开发公司以4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康菲公司持有的加拿大油砂项目9.03%的权益。2011年7月,中海油宣布收购OPTI公司的股权,OPTI拥有35%权益的Long Lake项目拥有34万桶/天的沥青产量。在OPTI工作权益下(扣除矿费前)的沥青储量和资源量估计达到1.95亿桶探明储量、5.34亿桶控制储量、11亿桶潜在资源量和3.35亿桶远景资源量。加拿大油砂开发可谓一片红火。

竞争激烈                   危机四伏

?荩出口通道收窄
  加拿大油砂开发前景虽然一片光明,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前几年高歌猛进的加拿大油砂产业,如今危机重重。加拿大石油出口通道收窄是困扰油砂开发的大问题。加拿大国内市场狭小,生产的大量油砂需要出口至国外。对美洲能源生产国而言,美国往往是他们的重要能源市场,加拿大、委内瑞拉、墨西哥的大部分重油均出口到美国。长期以来,由于上述两个拉美国家竞争力较弱,在抢占美国能源市场上,加拿大一直占据上风。但随着委内瑞拉、墨西哥新政权的建立及发展瓶颈的突破,加拿大油砂产业已显露出危机。
  过去,由于生产效率低下、技术落后、投资不足,委内瑞拉国油及墨西哥国油根本无法与加拿大竞争。然而,新钻井技术和外国投资将改变这一切。对加拿大油砂产业而言,一旦这两个拉美对手迅速增产,加拿大将四面楚歌。届时,加拿大运往美国的原油价格将大打折扣。
  当然,委内瑞拉和墨西哥要全面整改油气产业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成功,加拿大将成为最大失意者。届时,将有更多来自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原油涌入美国市场,加拿大将面临激烈竞争。

?荩成本高企
  现如今高企的用工成本及运营费用正让加拿大油砂行业不堪重负。石油生产商协会一份报告显示,到2030年油砂日产量将从现在的180万桶上升300万桶。要实现这一增长,加拿大必须保证足够的资金注入。未来10年,加拿大需要约6500亿美元用于油砂投资,这是过去50年总和的5倍。能否及时吸引这么多投资成了众人心中的疑问。如果无法及时解决飙升的成本问题,加拿大的油砂产业将举步维艰。过去10年,该国油砂产业的总成本已翻番。

?荩环境问题成绊脚石
  环境问题一直是阻碍加拿大油砂开采的绊脚石。今年,加拿大接二连三发生了与油砂开发相关的环保问题,给油砂行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2013年初,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表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北部油砂田污染邻近湖泊,毒物含量最多增23倍。3月,德国科学家撤出了与加拿大合作的一项国际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寻求在开发加拿大艾伯塔省的油砂时,能使环境污染减至最小的方法。撤离事件的原因是有许多人认为这些科研实际上是在破坏环境。
  环保问题还招致了国际压力。据加拿大石油行业的一份最新报告,2009~2010年,从加拿大油砂矿中每提炼一桶石油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同比增加2%。所有这些数据矛头都指向了加拿大引以为傲的油砂。发展油砂产业一时间仿佛成了增加排放的代名词。这让加拿大政府备感压力。此外,环保问题更是大大影响了对加拿大油砂产业的投资。美国拒绝加拿大提出的输油管道建设项目的理由就是美国反对进口从油砂中提取出的石油。无独有偶,不仅原本十分依赖加拿大石油的邻居美国“拆台”,远在大西洋对岸的欧洲对加拿大油砂产业也是“落井下石”。2011年10月,欧盟委员会“效仿”美国加州,提议将油砂提取的原油归类为比从常规油井中提取的石油更脏的燃料来源。并且,欧盟在其新推出的燃料质量控制规定中认定,油砂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传统原油产品的排放量高22%。按照这种计算方式,2013年后,欧洲的碳交易机制全面实施后,为应对碳排指标,加拿大油砂炼油的成本势必将要上升。如此一来,大大削减了油砂对诸多炼化厂商的吸引力。

推动石油贸易多元化             着眼亚洲

  加拿大国家能源署预计,在新型采矿技术及热能工程的助推下,加拿大的油砂产量将由目前的150万桶/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达到510万桶/天。而原油总产量将在2035年增至目前产量的两倍,达到600万桶/天。
  加拿大国内石油消费市场相对较小,无法消化国内的产量。对加拿大油砂产业而言,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途径是扩大现有市场,同时开辟新市场。
  美国是加拿大当前原油出口的主要市场。然而,在美国政府宣布将审议加美石油管线的时间推迟到2013年后,加拿大政府意识到其对美国原油需求的高度依赖性。此外,美国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开发获得了跨越式发展,这将极大挤压加拿大石油出口到美国的市场空间。加拿大将不得不为其生产的大量油砂寻找新的买主。
  加拿大对石油市场多元化的问题逐渐开始重视,其能源市场的重心正在向东方转移,加大转向亚洲出口能源产品的努力。加拿大总理哈珀曾表示,加拿大已向中国方面表示“向亚洲出口能源具有优先重要的地位”。
  目前,加拿大亚伯达省的石油生产商正支持建设几个管道项目,到2017年,这些管道就能够将石油通过港口输送到海外市场。其中,安桥公司(ENB)的北方通道管线将日输送52.5万桶重油到卡提马特等地,然后通过油轮运输到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