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远近高低各不同—— 全球化工展望(三)
2014年7期 发行日期:2014-02-28
作者:zhoukan2012

远近高低各不同—— 全球化工展望(三)

□ 宋玉春     

石化:  几家欢乐几家愁

  2014年全球石化市场区域分化明显,不同地区的情况各不相同,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这一点可以从烯烃和芳烃市场前景管中窥豹。页岩油气的影响将继续主导北美石化市场;欧洲生产商将继续适应疲弱的经济环境和高企的成本压力;亚洲石化市场将与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内生产同步发展。天然气凝析液(NGLs)将成本小幅上扬,这将使得美国乙烯利润水平低于2013年,但是直到2016年,美国乙烯生产利润至少能维持在20美分/磅。在未来数月内,美国市场上现金成本预计将略有增加,但增加幅度有限,不足以对石化产品价格构成压力。  
  IHS预计北美丙烯供应将继续吃紧。自2007年以来,北美蒸汽裂解丙烯供应至少减少了30%。今年,天然气将继续取代石脑油作为烯烃裂解原料。通过流体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炼厂丙烯不足以弥补这个缺口。由于美国汽油消费量下降,北美催化裂化装置增速空间极为有限,不断增多的加氢裂化装置还将与催化裂化装置争夺原料。直到2015年底新建的丙烷脱氢装置投产之前,北美丙烯供应紧张状况不会得到显著改善。尽管如此,HIS仍预测美国聚合物级丙烯平均月度合同价格大约为2美分/磅,比2013低,原因在于原油价格可能会回落。
  由于向天然气凝析液裂解方向转变,北美的芳烃生产也深受影响。甲苯和二甲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供应不足。改用天然气凝析液作为原料的裂解商的经营利润很低,这就使得甲苯和二甲苯的价格对石脑油价格改革非常敏感。石脑油价格改革的力度将会加大,从而推动甲苯和二甲苯价格攀升。  
  2014年欧洲乙烯需求预计不会大幅提高,主要是因为下游市场疲软。部分裂解商持续不断地收缩业务将使得欧洲乙烯市场处于平衡。欧洲乙烯裂解商的利润与2013年持平。国际油价预计将震荡下行,这将使得欧洲乙烯价格小幅回调。欧洲丙烯市场与乙烯市场基本相似,只是丙烯市场平衡对价格更为敏感。2013年,欧洲丙烯市场保持了相当高程度的平衡,这种市场平衡很可能会延续到2014年,但中国新增丙烯生产能力将会使得这一过程难度增大。
  在最近生产发生停顿之前,欧洲的苯供应一直是十分充足的。未来数月内,没有迹象显示欧洲裂解装置会发生新的大规模停产,而且热解气体的供应状况良好,不会出现中断或者紧张。未来,欧洲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供应将会增加,从而有助于满足拜耳在德国Dormagen新建的TDI装置的投产需求。总体上看,欧洲苯市场预计将保持相对平衡。  
  中国对烯烃自给自足的不懈追求继续重塑亚洲的烯烃贸易格局。2012年,中国的乙烯进口量同比增加40%,但2013年增加不到20%,并且还将继续下降。中国进口的乙烯大部分来自韩国,但这种状况在2014年将会不复存在。数家韩国生产商为了应对中国烯烃进口需求降低而开始增产乙烯衍生物,却不再增加乙烯生产。
  由于中国一套新建丙烯装置于今年初开始投产,亚洲丙烯供应预计将增加。近年来,中国丙烯进口增速比乙烯进口缓慢,2014年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今年日本会有一座裂解装置关停,2015年中期台湾也有一座裂解装置关闭,这些都有助于亚洲丙烯市场供求平衡。预计亚太地区烯烃行业经营利润较为乐观,但是今年东北亚石脑油价格预计为比2013年低。  
  亚洲地区的不少对二甲苯工厂改造已经完成,开工率大幅提高,石脑油裂解装置运转率也处于高水平,因此苯的生产一直较为繁忙。但是随着美国市场苯价格走软,亚洲市场苯价格也将从2013年的高点走下坡路。尽管目前亚洲市场苯价格是全球最低水平,但与美国市场苯价格的差距还没有足够大,市场套利的空间不大。
  与苯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市场苯价格预计在未来数月内将处于世界最高水平。汽油和溶剂用甲苯不断被对二甲苯工厂生产的高烷基化产品替代,甲苯需求将出现季节性低迷。到2014年二季度,在韩国Ulsan将建成一座100万吨对二甲苯工厂,届时,亚洲甲苯市场将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塑料:  前景错综复杂

  2014年,全球聚乙烯产能将达到10170万吨/年,比2013年增长4%。全球聚乙烯产量预计将上升5%,平均开工率预计将升至84.2%,比去年同期高出1个百分点。在2015年新建生产装置投产之前,北美聚乙烯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适度增长态势,北美聚乙烯装置开工率将维持在90%的高位。需求增长将使得北美聚乙烯产量超过2007年的历史高点。在中东地区,尽管由于受到西方禁运的影响,伊朗已经推迟了新建聚乙烯工厂投产,伊朗仍计划在今明两年投产5座聚乙烯生产厂;阿联酋也将在今年建成三座石化厂,新增大量聚乙烯产能。
  2014年,全球聚丙烯产能将增长6.5%以上,从6790万吨/年增至7240万吨/年;全球聚丙烯产量也将上升,但增速比产能稍低,为4.9%。全球聚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将下降0.8个百分点,至81.1%,这主要是由于新建装置投产。全球新增聚丙烯产能大部分在中国。由于中国煤炭价格相对较低,且供应充足,因此中国新增聚丙烯产能主要是煤基聚丙烯。随着中国聚丙烯供应逐渐实现自给自足,聚丙烯出口商将不得不寻找替代市场。
  然而,2014年全球聚氯乙烯市场却充满挑战。悬浮聚氯乙烯产能将增长6%,增至5900万吨/年。由于聚乙烯生产将削减产量以应对需求低迷,2014年全球聚氯乙烯装置开工率预计仅为64.8%,比2013年滑落1.1个百分点。同时,全球聚氯乙烯市场需求预计将达4015万吨,同比增长4.15%,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供应过剩的不利影响。
  西欧聚氯乙烯行业仍然高度分散,但有迹象表明行业开始整合。该地区最大的两家聚氯乙烯生产商——英力士和Solvin公司(索尔维和巴斯夫的合资公司)计划在今年将其各自的聚乙烯业务进行整合。这两家悬浮聚氯乙烯的生产能力分别为180万吨/年和120万吨/年。2014年欧洲聚氯乙烯行业最悬而未决的问题是欧洲第三大聚氯乙烯生产商Kem One能否走出财务困境。另外,北美聚氯乙烯生产商由于成本降低将加大出口,中东仍将是世界聚氯乙烯出口主要地区。
  与全球聚氯乙烯行业类似,聚苯乙烯行业2014年前行的道路上也布满荆棘。最大的问题是原料苯和乙烯的价格将会发生宽幅波动。全球聚苯乙烯装置开工率预计将降低20%,但产量将增长1.9%,增至1060万吨;市场需求也将增长1.7%,增至1060万吨。

特种化学品:  蓄势待涨

  由于美国经济攒力回升和新兴市场中产阶层消费拉动,大多数市场分析家认为全球特种化工将继续强势增长。美国化学委员会预计美国特种化工在经历了2013年4.8%的增长之后,2014年将继续增长,增速预计为3.2%。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美国特种化工市场将变得更大。全球化工市场亦是如此。到2017年,全球特种化学品市场价值将达到5867亿美元美元。
  从2008年至2013年,全球特种化工的增长大部分只是找回了在经济危机中失去的。而且,实际上,美国特种化工市场直到去年还没有恢复到2007年的高峰状态。
  分领域来说,涂料、建筑化学品、食用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和医药化学品市场在2014年最具发展前景。尤其是涂料和建筑化学品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中的应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同时,食用化学品和医药化学品市场的发展则严重依赖着在发达国家的老龄化人口和和新兴国家。可以作为营养成分的化学品,如ω-3脂肪酸,在全球市场上都看到旺盛的需求。在发达国家,消费者需要新的获取蛋白质的途径,食品中间体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中国和印度,食品中间体价格较高,市场接受度不高。
  然而,一些终端市场正在进行结构调整。随着半导体市场已经连续三年基本上零增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转向高增长的产品领域,如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材料。陶氏先进材料公司的电子材料业务2013年实现的增长,基本来自于LEDs和有机LED以及用于半导体的包装材料。明年,这些产品业务预计仍将继续增长。陶氏化学预计2014年半导体工业销售收入将会增长3%,2015年将增长4%~5%。
  在北美市场,水力压裂的繁荣正使得油田化学品市场空间急剧扩大。但是,油田化学品的增长将会高度分散在不同的生产商手里。水力压裂正使得生物杀灭剂、水溶性聚合物、钻井添加剂和其他材料的市场需求大大增加。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