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14年IHS世界石化大会亮点采撷(下)
2014年18期 发行日期:2014-05-16
作者:zhoukan2012

 

2014年IHS世界石化大会亮点采撷(下)
 庞晓华
(上接第15期)
北美页岩革命将改变全球化工业利润分布格局
  IHS公司高级副总裁兼IHS化学公司总经理戴夫·维特表示,北美页岩革命将显著影响全球化学工业的利润分布格局。他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化工业的赢利乏善可陈,但在2013年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展望未来,全球基础化学品和塑料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有望在2014年出现回升,但幅度有限,化工行业的景气低迷期将延长至2018年。尽管如此,行业内一些属性正在发生变化。西欧地区化工业的息税前利润将继续位于全球平均水平之下,亚太地区会出现大幅波动。IHS公司对亚太地区复苏持悲观态度,同时预测化工利润最大的改变将发生在北美。北美地区化工业的利润从2009年起开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估计这种趋势将持续到2018年。从利润的角度来看,全球化工业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北美地区拥有显著的原料优势,化工业的赢利正在显著回升;另一方面,在全球的一些地区化工业正面临困境,赢利疲软。
  维特认为IHS公司对合成氨和乙烯利润的分析结果已经体现了全球化工业利润格局变化趋势。分析表示,2008年北美合成氨产量占到全球合成氨产量的10%,利润占到全球的8%;到2018年,预计北美合成氨产量将占到全球合成氨产量的12%,但是利润将占到20%。对于乙烯而言,2008年北美乙烯产量占到全球乙烯产量的25%,利润占到全球的19%;到2018年,北美乙烯产量占全球乙烯产量的比例将降至24%,但是利润所占比例将增至30%。
  良好的赢利前景将令北美地区的海外投资显著增加。维特认为:“北美页岩革命的成功正刺激企业加大该地区的投资力度,这不仅限于美国当地企业,海外企业也在逐渐认识到这种优势,正积极地寻求在北美的投资机会,以抓住赢利的黄金机遇。”
  维特表示,离岸外包(offshoring)趋势的减缓或逆转将给北美地区的化工生产商创造新的机会。据IHS预测,在岸外包(on-shoring)和近岸外包(near-shoring)将推动北美地区化学品需求增长0.5%~1%,而供应链强度在其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低供应链强度市场如服装和鞋类等仍将维持离岸外包模式,其中服装市场将影响包括乙二醇、聚酯和尼龙等产品,而鞋类市场将影响的产品则包括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供应链强度市场如家具等将维持近岸外包模式,这将影响到包括聚氨酯、聚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等产品;而高供应链强度市场将为北美地区生产商提供最大的市场机遇,这类市场拥有生命周期较短、运输成本和质量需求较高等特性,如汽车、电子、电器和航空等,消费产品包括聚丙烯、ABS、尼龙、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甲醛、碳纤维、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等。
 
全球石化生产商需适应快速改变的石化格局
  受非常规能源产量大幅增加的影响,美国石化生产商已进入了增长和投资模式,而全球其它地区的石化生产商需尽快适应这种现状,以应对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和研发、成本和原料竞争等挑战。
  陶氏化学公司负责原料、性能塑料和供应链业务的执行副总裁吉姆·费特灵表示,美国石化行业的投资不断激增,投资规模比预期中更大。化工巨头们正在通过新建项目扩大乙烯产量,而受益于该地区廉价乙烷原料的优势,生产商们已经宣布新建至少10个裂解装置和相同数量的扩能项目计划。除陶氏化学外,计划建设裂解装置的企业还包括Axiall、雪佛龙菲利浦斯化学公司、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台塑、壳牌化学、Occidental/Mexichem、Odebrecht、壳牌和信越化学公司等,这是生产商们普遍对美国石化产业前景持乐观态度。预计2017~2019年,美国或将有6套新建裂解装置建成投产。
  费特灵同时认为,美国石化产业的复兴存在一定风险和潜在的“减速”因素,而缺乏接受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培训的熟练技能工人是风险的主要来源。目前,熟练建筑工人的短缺已经集中显现,由于美国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一代人即将进入退休年龄,争夺劳动力已成为美国化工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墨西哥,能源政策限制了外国投资进入该国能源行业,而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预算有限,主要投资都集中在原油生产领域,因此该国三分之一的天然气需要从美国进口。墨西哥Alpek公司董事长Jose Valdez Simancas表示,由于石油产量下降,基础石化原料供应也受到了限制。自2005年以来,墨西哥的石化产量年均增速仅为2%,而同期需求年均增速达到4%。虽然当前墨西哥原料供应受到限制,但是随着能源改革的进行以及美国页岩革命的成功推进,未来墨西哥在原料供应上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在欧洲, 生产商们表示乙烷进口或许是解决该地区竞争力低下的短期解决方案之一,但不应成为长期战略或最终解决方案。意大利油气巨头埃尼公司旗下化工子公司Versalis公司首席执行长丹尼尔·法拉利表示,对于欧洲那些没有太多投资改造项目的生产商来说,进口乙烷可能会在短期内解决一些问题,包括产能的合理化调整。但长远来看,生产商们需要在能源政策和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目前,除了在法国敦刻尔克和意大利Bridisi投资新建适用于多种原料的裂解装置外,Versalis正通过多个合资企业的形式投资生物基化学品,包括一个生物基丁二烯项目和一个天然橡胶生产项目。
  法拉利认为,欧洲石化生产商们需要适应战略转变。目前全球化工业的产值已经达到4.3万亿美元,而排名第二的汽车产业产值才1万亿美元,可见化工行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非常突出。欧洲化工业如果被淘汰出局,不仅将对欧洲经济造成严重打击,还将带来政治动荡。因此,无论从战略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化工行业都应该成为支柱产业。虽然欧洲化工业在技术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当前全球化工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具有竞争优势的能源和原料成本,光靠技术领先已经不能拯救欧洲化工业突破困境,在需求、创新以及具有成本竞争力的能源和原料之间寻求合适的平衡点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全球石化产业的格局变动在中东地区也表现突出。受天然气原料供应短缺的影响,该地区的石化生产商们正在加快转变,以更加重质的原料作为裂解原料,这也为该地区增加专用化学品和芳烃产量开启了机会之门。沙特阿美公司负责下游和化学品业务的执行董事沃伦·怀尔德表示,使用更加重质的原料正在令沙特石化工业从主要生产大宗化学品向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转变。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