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石化工业:发展与挑战并存
尽管拉美各国化工和石化工业的发展仍然不平衡,但是该地区蕴藏着较大潜力。随着拉美地区的经济逐步健康增长,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将表现强劲。拉美各国政府正努力支持石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因为拉美各国拥有开发具有成本优势原料的潜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各国希望减少对进口石化产品的依存度。
在成本和原料的压力下,巴西仍然是拉美最大的石化市场,而且巴西巨大的盐下层油气资源的开发将为巴西石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墨西哥正准备受益于能源改革和北美页岩气革命带来的石化工业复兴;随着政治局面和经济形势的改善,哥伦比亚的油气和石化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而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大获成功正在复兴美国化工业,拉美石化工业将受到美国低成本石化产品出口的冲击。当务之急,拉美应开发页岩气资源,以获得廉价的原料供应,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盐下层油气资源开采将
支撑巴西石化工业发展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简称巴国油)已经在桑托斯和坎波斯盆地的盐下层日生产逾40万桶的石油,预计2017年盐下层石油日产量将达到100万桶,这将为巴西石化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优势。巴西国内石化产业主要采用石脑油作为原料,但该国已拥有一套乙醇脱水制乙烯装置以及一套天然气裂解装置。
拉美地区计划中最大的石化项目巴西Comperj炼化一体化项目已经多次推迟投产时间。该项目的炼油厂项目部分正在由巴国油建设当中,预计2016年完工。由巴西布拉斯科公司(Braskem)负责建设的石化部分尚未得到批准,该部分将包括一套世界级的裂解装置和下游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生产装置,预计最快投产时间将在2018~2020年。Comperj石化项目原计划使用石脑油为原料,但是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如项目获批,将使用来自巴国油正在开发的海洋盐下层油气构造的乙烷作为原料,该公司愿意以相对较低的美国乙烷价格向Comperj 石化项目供应乙烷原料。
巴国油位于巴西伯南布哥的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已经开始投产。该装置是巴西国内唯一的PTA装置,设计产能64万吨,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该联合体还将生产用于包装应用领域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此外该工厂已经在生产拉伸变形丝(DTY)。巴西当前每年进口约10亿美元的PET和聚酯衍生产品。
墨西哥能源改革将惠及石化产业
由于地域优势,墨西哥可以获得北美地区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乙烷原料。此外,墨西哥能源改革方案已于2013年12月获得通过,标志着墨西哥能源领域将向私人投资开放,届时墨西哥的油气产量将出现大幅增长,为该国石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料保障。
布拉斯科公司和Grupo Idesa公司正在墨西哥夸察夸尔科斯加紧建设乙烯XXI合资项目,该项目包括一套产能105万吨的乙烷裂解装置、两套设计产能分别为35万吨和40万吨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以及一套30万吨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装置,预计在2015年中期投产。这也是拉美地区唯一一个赶在美国新建石化项目投产前建成运营的石化项目。布拉斯科公司和Grupo Idesa公司已经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简称墨国油)签署一份为期20年的原料供应合同,墨国油将向该项目供应6.6万桶/天的乙烷原料,合同还可以选择延长15年。当前该项目的建设进程已经过半。乙烯XXI项目的主要市场是墨西哥,当前墨西哥每年进口120万吨聚乙烯,2015年该项目投产时,国内需求将接近160万吨,届时墨西哥的进口量将大大减少。
业内对此次墨西哥能源改革普遍持乐观态度。近来墨西哥化工集团(Mexichem)和墨国油签署协议,对Pajaritos-Coatzalcoalcos石化联合体内的氯乙烯单体(VCM)进行扩能就是例证。同时,墨国油将投资2.3亿美元对墨西哥莫雷洛斯的环氧乙烷(EO)装置进行扩能,产能将从当前的28万吨扩至2018年时的36万吨;该公司还将投资2.4亿美元对位于墨西哥La Cangrejera的芳烃装置进行扩能。
据IHS称,墨西哥经济与美国密切相关,因此将受益于2014~2015年期间美国经济的恢复。
投资环境改善助力哥伦比亚石化工业
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已经改善了哥伦比亚的投资环境,目前哥伦比亚的油气和石化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尽管过去几年南美其它国家的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但是哥伦比亚的经济仍然维持令人惊讶的较快增长速度。哥伦比亚政府预计2014年的经济增速将达到4.5%~5%。外资在哥伦比亚油气行业中的占比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10%增至2013年的35%以上。
近年来,哥伦比亚石油业发展迅速,成为拉美第4大产油国。2007~2012年,哥伦比亚的原油产量增加了77%。2013年底,原油日产量突破100万桶,跃居全球第18位。原油已经成为哥伦比亚主要的出口产品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但同时也令政府在提高石油储量和产量水平方面承受更大的压力。由于哥伦比亚的石油储量据估计只能开采不到七年的时间,该国正在积极地刺激石油生产和吸引新的投资。
哥伦比亚的石化工业预计也将出现显著的增长趋势。1990年初,为了提高卡塔赫纳炼油厂的竞争力和支持石化工业的发展,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Ecopetrol)开始研究一个名为Development Master Plan (PMD)的项目。该项目的预算成本接近65亿美元,预计2015年完成,将令卡塔赫纳炼油厂成为保证哥伦比亚能源安全的战略性资产,同时刺激哥伦比亚加勒比海沿岸地区的发展。届时该炼油厂的处理能力将从当前的8万桶/天扩大至16.5万桶/天。此外,哥国油还计划扩大巴兰卡贝梅哈炼油厂,总投资35亿美元,将其加工能力扩大至17.5万桶/天。
受这些炼油扩能项目的影响,一些聚合物生产商也已宣布将扩大石化产能。拉美地区最大的聚氯乙烯(PVC)生产商Mexichem公司计划2014年前在卡塔赫纳新增约6万吨的PVC糊树脂产能,令Mexichem公司在全球的PVC产能达到150万吨。
开发天然气资源 提升拉美石化行业竞争力
虽然拉美各国的石化行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是原材料方面:一方面拉美地区的常规油气储量正在下降,另一方面相对于其它市场,尤其是与美国市场相比成本增加。其次是物流成本:基础设施投资的缺乏已经导致拉美地区在物流和运输领域的竞争力下降。
美国石化项目的大规模建设也将对拉美地区的石化工业形成新的挑战,因为拉美被认为是美国石化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受益于北美地区廉价乙烷原料的优势,一些化工巨头正在寻求通过新建项目扩大乙烯产量,陶氏化学(DOW)就是其中一家。陶氏计划2017~2019年期间在美投产六套新建乙烯裂解装置。其它计划建设裂解装置的企业还包括Axiall、雪佛龙菲利浦斯化学公司(Chevron Phillips)、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ExxonMobil Chemical)、台塑、壳牌化学(Shell)、Occidental/Mexichem、Odebrecht、壳牌和信越化学公司(ShinEtsu)。
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拉美地区石化生产商需要继续走差异化道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得生存。2013年11月16~19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召开的第33届拉美石化协会(APLA)大会上,与会人员纷纷讨论了来自于美国石化业竞争的威胁。与会人员认为,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影响了整个石化产业链。对于拉美而言,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尽快开发自己的天然气资源来提升石化工业的竞争力。
与会人士表示,与美国页岩气开发的火箭速度相比,拉美地区的页岩气开发远远滞后。以与美国接壤的墨西哥为例,其拥有全球第四大页岩气储藏,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钻取首个页岩气生产井。一位与会代表称:“页岩气勘探技术并不是高尖技术,能源公司需要的仅仅是激励。” Pipa咨询公司的古兹曼估计,如果墨西哥能源领域能够完全向私有投资开放,那么墨西哥的石油产量将增至当前的3倍,天然气产量将增长11倍。但他同时认为墨西哥能源改革方案并不彻底,不足以刺激这种增长速度。(庞晓华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