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欧美油气巨头业绩回升 但仍面临油气产量下滑
2014年7月,埃克森美孚总裁迪勒森面对二季度公司财务报表,紧锁已久的眉头终于舒展。在经历了过去几个季度的业绩大幅下滑后,公司管理层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这并不是个案。受到油气产量逐步下降和炼油业务表现疲软的影响,欧美石油巨头在过去几个季度业绩普遍表现不佳,受到了投资者的责难。但是今年二季度,欧、美油气巨头业绩出现了一定回升。
欧美油气公司业绩显著回升
二季度埃克森美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8%至87.8亿美元,合每股收益2.05美元,上年同期利润和每股收益分别为68.6亿美元和1.55美元。当季收入增加4.7%增至1116.5亿美元。这一业绩高于分析师们的预期,之前分析师预计埃克森美孚第二季每股收益1.86美元,收入1083.8亿美元。
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二季度实现利润56.7亿美元,合每股收益2.98美元,去年同期的利润为53.7亿美元,每股收益2.77美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略低于1%至579.4亿美元。
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第二季度实现利润增长1.5%至20.8亿美元,合每股收益1.67美元,上年同期利润和每股收益分别为20.5亿美元和1.65美元。
欧洲石油巨头表现也相当不俗。二季度壳牌公司按当前供应成本计算的利润(相当于美国石油公司报告的利润)达到51.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3.9亿美元。不包括一次性项目,按当前供应成本计算的利润为61.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6亿美元。二季度壳牌的销售收入为1152.7亿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1143.5亿美元。
二季度BP公司置换成本利润达到31.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4亿美元。置换成本利润就是不计库存损益的利润,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净利润相似。
意大利埃尼公司二季度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75亿欧元大幅跃升至6.58亿欧元。去除石油库存价值变化和一次性损益后的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51%至8.68亿欧元。二季度公司的净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7%至273.5亿欧元。
油气产量下滑成为发展硬伤
尽管二季度欧、美主要油气公司的业绩普遍出现回升,但油气产量仍然是各大企业心中之痛。近年来,受成熟油气田产量下降以及新建油气田项目未能及时跟上的影响,油气产量日趋下降。二季度除了个别石油公司的产量出现增加外,这种趋势仍在持续。
埃克森美孚二季度油气产量同比减少5.7%至384万桶/天,创下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水平,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96万桶/天。由于欧洲和亚洲原油产量萎缩,俄罗斯北极地区丰富的石油储量成为埃克森美孚扭转产量下滑的工具之一。今年埃克森资本项目投资398亿美元,其中计划在喀拉海投资近亿美元开发一口勘探井,这也是埃克森于2011年与Rosneft 签署的为期29年协定的一部分。但是欧、美在7月29日宣布限制向俄罗斯出口能源生产技术的制裁有可能威胁到埃克森项目进展,目前还在等待制裁的更多细节出台。
雪佛龙公司二季度油气产量小幅下滑至255万桶/天,去年同期为258万桶石油当量,主要是因为位于哈萨克斯坦的Tengizchevroil公司进行计划停工检修。
BP公司二季度油气产量下降6%至211万桶/天,公司还警告三季度的油气产量将低于二季度。
当前西方石油巨头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一方面油气产量已经连续出现下滑,要反转这种局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油气勘探和开采,且在短时间内不会取得很好的成效;另一方面受油气开发成本日益上涨的影响,企业需要严格控制成本,减少开支。在这种两难境地下,石油巨头们只有尽可能地削减成本,推进油气项目的开发。
油气公司
正在寻求安全边际
由于中东和非洲等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政局不稳,油气生产经常性地出现非计划中断。因此欧、美石油巨头已开始有计划地撤离这些地区,重新加大油气资源丰富且政局稳定的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
壳牌首席执行官范伯登今年7月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在尼日利亚经历了多年与输油管线破坏活动的斗争后,壳牌公司将投资扩大第一世界国家的油气生产,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同时,壳牌正寻求出售尼日利亚的资产。
另据消息称,7月份壳牌已经宣布或计划退出沙特和卡塔尔的天然气项目。7月7日壳牌表示,公司已经退出沙特Kidan含硫天然气项目,而据此前预计,这个等待已久的开发项目即将启动前端工程和设计招标。7月17日消息人士表示,壳牌计划退出卡塔尔的一个天然气项目。2010年壳牌与卡塔尔石油公司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一份勘探与产量分成协议,勘探开采目标是卡塔尔巨型海上气田北方气田的Pre-Khuff构造区。
康菲石油公司7月30日表示,公司已经完成了向尼日利亚当地企业Oando公司出售其价值15亿美元的尼日利亚石油资产的交易。根据协议,Oando公司将收购一系列油气田、勘探许可证、天然气工厂、管线和一个主要的石油终端的股权。分析人士表示,猖獗的盗窃活动以及与之而来的破坏正在迫使包括埃克森美孚、康菲石油、壳牌、埃尼、雪佛龙和道达尔在内的国际石油巨头关闭尼日利亚的生产油井。
(庞晓华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