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客户需求实现对亚太区市场的坚定承诺
——专访陶氏聚氨酯业务亚太区商务总监 史嵩迪(SUDHIR SHENOY)先生
□ 本刊记者 赵晶
如果说陶氏化学红色的菱形标志宛如一颗钻石,聚氨酯业务就如同这颗钻石上最闪耀的折射点。2013年,在陶氏化学570亿的销售额中,聚氨酯业务所在的功能性材料部门达到134亿美元,占据了近1/4的比例。同时,陶氏聚氨酯业务在全球拥有40个生产点,3800多种产品,令陶氏化学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领先的环氧丙烷(PO)、丙二醇(PG)和聚醚多元醇生产商。
在亚太地区,随着行业需求的不断增长,近年来该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市场。陶氏聚氨酯业务依托自身强大的科研创新力量,专注于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建立了客户创新中心和24/7的全天候服务网络,积极为本土客户提供丰富的创新解决方案,并随时准备为客户解决各种问题。此外,陶氏聚氨酯业务还在亚洲投资建造了多个一体化生产基地,提高了产品的持续化供应能力。
尽管目前聚氨酯市场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挑战,陶氏对市场的开拓仍然信心十足。陶氏聚氨酯业务亚太区商务总监史嵩迪先生表示,这种信心来源于对市场的有力把握,更来源于陶氏强大的创新实力。未来,陶氏聚氨酯业务将在亚太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对本土客户的更佳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承诺。
核心竞争力:以市场需求为创新导航
从应用于工业市场的复合材料、弹性体、胶粘剂,到能源市场的建筑保温隔热、保温、保冷材料,再到地面材料、人工草坪、鞋类、家具、床垫等消费品市场解决方案……陶氏聚氨酯业务的应用领域和高效解决方案覆盖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而这些令我们生活更美好的领先技术都来自于陶氏化学的“客户创新中心”。在这里,陶氏化学一方面在产品本身和产品延伸领域进行持续性深入研发,另一方面也专注于聚氨酯下游应用方面的创新。陶氏聚氨酯业务亚太区商务总监史嵩迪先生表示,陶氏化学非常注重从本土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市场需求驱动创新研发,为客户量身打造全方位的优化解决方案。同时,陶氏化学也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坚持以更高效的方式使用资源,还力争通过产品的持续创新帮助客户减少对全球环境的负面影响,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陶氏化学与中国的家电企业领导者之一——海尔公司的合作就是其创新理念的最佳代言。通过对海尔产品的全面调研,陶氏化学专为海尔电器制造定制研发了PASCALTM聚氨酯真空发泡技术,并以稳定的设计质量和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了生产能效和产品质量。2011年4月,海尔公司引入第一条陶氏PASCALTM技术生产线以来,其生产效率提高了50%,并且在原材料成本相近甚至更低的情况下,将节能效率提升了10%。今年9月,海尔集团再次成功启用第二条PASCALTM生产线,用于其青岛工厂相关产品的生产。陶氏聚氨酯业务的创新实践不仅帮助海尔集团更快地向市场推出符合最新消费趋势的绿色家电产品,也使本地企业看到了聚氨酯创新解决方案的社会意义。
除了传统领域内的开发,陶氏聚氨酯业务还尝试在不同层面进行拓展,例如,利用复合材料领域的聚氨酯缠绕技术,成功推出了高性能创新型聚氨酯复合材料VORAFORCETM TW 1100系列。该系列的PU材料专用于打造纤维缠绕型圆柱结构,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圆柱形或圆锥形结构输电杆的强度和韧性,还可满足110千伏大型复合电线杆的应用要求,同时便于安装和维护,有效促进中国电网建设与配套。
一体化:实现对亚太区市场的承诺
随着亚太地区对聚氨酯需求的不断增长,特别是中国聚氨酯市场的迅猛发展,陶氏化学及时抓住了这个全球最显著的增长点,在亚太区陆续投资建设了两大世界级一体化生产装置项目,显示了陶氏聚氨酯业务开拓亚洲市场的决心。
2011年,陶氏化学与沙特阿美公司(Saudi Aramco)强强联手,组建了Sadara合资公司,由陶氏化学提供生产技术,沙特阿美提供原料,合作开展一体化装置的建设。其单期完成的大型综合性生产装置由26个生产单元组成,主要包括乙二醇、丙二醇、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在内,整体产能超过300万吨。第一套装置将于2015年下半年投产,整体装置将于2016年全面开工。Sadara将为亚洲市场提供其产品总销量的60%,助力陶氏化学在亚洲快速增长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消费品市场中把握增长机遇。
在泰国,陶氏化学从1993年开始运行了Map Ta Phut投资项目。2011年,采用HPPO技术(丙烯氧化制环氧丙烷)的环氧丙烷生产装置开工,年产能达到39万吨;2012~2013年期间,陶氏化学又投产了丙二醇生产装置,产能15万吨;明年一季度,运用DMC技术的聚醚多元醇装置将投入生产,产能近17万吨。Map Ta Phut项目逐步实现了一体化,并将全面为亚洲市场服务。
“如何给客户带来最大的利益,是陶氏化学考虑的首要问题。”史嵩迪先生说到。而整合原材料供应,深化开发下游应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都是陶氏聚氨酯业务在亚太地区服务的重点。由于亚洲聚氨酯市场一直以来以进口为主,持续供应对客户而言显得尤为重要。随着Sadara和泰国Map Ta Phut项目的陆续投产,陶氏化学确保了环氧丙烷、丙二醇、聚醚多元醇等产品的稳定供应,同时还加强了异氰酸酯的生产,实现了支持亚太区市场发展的有力承诺。
除了生产基地的投资建设,陶氏聚氨酯业务还致力于打造高效、配套的物流链,并将在亚太地区新增200名营销和客服人员,建立覆盖面更广的24/7全天候服务网络,随时为客户解决每个节点遇到的各种不同问题。同时在深入服务客户的基础上,不时地跟踪客户的反馈,实时做出调整,快速反应,灵活应对。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聚氨酯技术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根据史嵩迪先生的介绍,陶氏聚氨酯业务不仅加强了直接销售、技术服务支持、供应链管理等团队的建设,下一步还将把销售业务拓展到华北,甚至重庆、成都等西南的市场,不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持续为中国本土企业提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直面挑战:倡导社会责任型企业
近年来,聚氨酯行业的从业者们都面临着共同的难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危机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散;原材料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价格长期波动;各地政府针对能耗、环保与产业升级等相关的管治政策逐步趋紧。而陶氏聚氨酯业务身处其中,能直面挑战,迅速反应,从全球性思维的角度出发,通过建造世界级的工厂,推进可持续性产品技术的研发,积极进行上下游资源整合等举措来促进自身的业务发展,同时也推进行业的持续繁荣。因为在陶氏化学看来,只有促进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进步,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才是一个负责任企业的使命所在,也才是真正的成功。
在采访中,史嵩迪先生表示,聚氨酯行业依然年轻,充满活力,让他对聚氨酯业务在亚太地区的前景抱有很大的信心。而在聚氨酯行业工作的20年间,史嵩迪先生亦见证了聚氨酯市场在全球、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的兴衰变迁与快速发展。尽管目前遇到的问题不容忽视,但对于陶氏聚氨酯业务来说,这既是挑战,亦是机遇。
展望未来,陶氏正在以“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为愿景,向倡导科技、推行可持续发展、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企业转变。结合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陶氏将持续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