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石化生产商走上多元化发展道路
经历了逾三十年的快速扩张后,中东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具有成本优势的石化生产中心。但是受天然气供应日趋短缺、北美石化工业依靠廉价页岩气重新复苏以及中国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中东石化生产商正在被迫重新思考其扩张战略和业务多元化战略。
原料供应短缺危机浮现
中东地区尤其是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简称GCC)国家(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的石化生产商以原油生产过程中的大量廉价伴生天然气为原料,建立了大规模且赢利可观的石化业务。GCC国家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基于乙烷原料的乙烯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国和供应国,当前沙特的乙烷原料仍然执行75美分/百万英热单位的超低价格。然而,这些国家的电力生产、海水脱盐和工业应用领域对于能源需求的强劲增长,已经大大减少了石化领域的天然气供应。截至目前,GCC最大的石化生产国——沙特用于石化产业的天然气配额一直没有调整。因此,石化生产商只能被迫增加包括石脑油在内的液体原料来满足原料需求,而此举已削减了它们的竞争优势。
据BP 2014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称,中东拥有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该地区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球探明总储量的47.9%和43.2%。伊朗位居全球天然气储量国首位,随后是俄罗斯、卡塔尔、美国和沙特。2013年,中东地区天然气产量同比增加4.5%,达到5682亿立方米,占全球总产量的16.8%。同时,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加4%达到4283亿立方米,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2.8%。
一些分析师们认为,尽管GCC地区拥有巨大的油气资源,但是受石化大幅扩能,以及其它能源密集型应用项目上马的影响,2015年将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因此,中东地区未来多数裂解装置项目将采用混合进料装置。例如,萨达尔石化公司(Sadara)将利用石脑油作为一半原料,剩余一半的原料则利用乙烷。
多元化发展战略成为大势所趋
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和住友化学(Sumitomo)的合资企业拉比格炼化公司(PetroRabigh),以及沙特阿美和陶氏化学的合资企业萨达尔石化公司已经投资或正在规划一系列的下游产业。一个命名为“拉比格技术园区”的石化产品加工园区已经开始在位于沙特拉比格的拉比格炼化项目附近建设。萨达尔石化公司也计划在位于朱拜尔的投资200亿美元并正在建设当中的联合体附近创建塑料化工园区,该园区将致力于化工和转化工业,利用来自萨达尔和其它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作为原料。
沙特其它石化生产商也正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帮助建立劳动更密集型的下游产业。截至目前,中东地区最大的石化生产商——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已经通过海外业务收购和在国内建设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方式实施多元化战略。其在海外的收购交易包括收购GE塑料部门、亨斯迈(Hunstman)位于英国的石化资产以及帝斯曼(DSM)在荷兰的石化业务。同时,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已与中国石化组建了一家合资生产企业。此外,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和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e)正联合投资34亿美元建设Kemya弹性体工厂,该联合体预计将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生产卤化丁基胶、EPDM橡胶、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等产品,这将刺激沙特橡胶加工业的发展。
阿联酋的石化生产商们也通过业务收购和新建装置投资,实施业务多元化战略。阿布扎比国际石油投资公司(IPIC)已经收购了加拿大诺瓦化学(Nova)和西班牙Cepsa公司,同时拥有了北欧化工(Borealis)的控股权。北欧化工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合资建设了博禄石化公司(Borouge)。博禄石化是一家大型的聚烯烃生产商,当前正在阿联酋鲁韦斯试运行三期工程。该三期工程满负荷投产后,将新增250万吨的石化产能,从而令博禄公司的聚乙烯和聚丙烯总产能达到450万吨。此外,阿布扎比正在开发的另一个大型石化项目是ChemaWEyaat Tacaamol芳烃联合体,设计年产140万吨的对二甲苯和40万吨的苯,预计在2018年建成投产。该项目是与泰国因多拉玛公司(Indorama)的合资项目。
拥有全球最大天然气储藏之一的卡塔尔也正在扩大石化业务和实施业务多元化战略。该国正投资250亿美元发展石化产业,预计在2020年前完成,此举是该国多元化经济战略的一部分,同时也将提高卡塔尔在全球化工和石化产品市场的份额。但是卡塔尔近来取消了两大型石化项目中的其中一个:由卡塔尔石油公司(QP)和卡塔尔石化公司(Qapco)计划合资建在拉斯拉凡的Al Sejeel项目因投资成本过高已被取消。卡塔尔另一个主要的石化项目是由卡塔尔石油公司和壳牌公司(Shell)在拉斯拉凡开发的Al Karaana项目,其正在等待最终的投资决定,可能将在2018年下半年建成投产。该项目设计年产110万吨乙烯和17万吨丙烯,同时还将包括一套产能150万吨的乙二醇装置、一套30万吨的线性α-烯烃装置和一套25万吨的羰基合成醇装置。另一方面,卡塔尔石化公司正投资3.3亿美元,对位于梅赛义德的乙烯装置进行扩能,预计2016年前将新增40万吨的乙烯产能。
中东地区石化产业前景乐观
尽管原料受限,但是中东地区石化行业前景依然乐观。陶氏化学商业运营副总裁詹姆斯·费特灵表示:“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中东地区仍然是具有高竞争力的地区,包括其位于全球一些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的中心位置,特别是在地理位置上接近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如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费特灵指出,能够获得低成本的乙烷原料并不是萨达尔石化项目的唯一优势,其项目选址也是一个显著的优势。该项目位于沙特朱拜耳,基础设施完善,同时临近世界级的港口。
此外,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包括基础设施、营养、消费品和制造业在内等领域的标准和预期提高也将支撑中东石化产业的发展。非洲正寻求从中东地区进口大量的石化产品来支撑自身的持续发展。
IHS化学最新报告预测,中东的乙烯产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将继续增长,到2019年中东乙烯产量将占据全球总产量的22%,而2014年则预计为18%。但是受页岩气革命刺激石化工业复兴的影响,美国乙烯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比例将从当前的18%增长至2019年时的24%,从而超越中东。然而,IHS化学负责烯烃及衍生物业务的高级经理Matthew Thoelke表示,与除美国之外的全球其它地区相比,中东地区仍将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同时其正在加快原料资源的开发。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商沙特阿美公司已于2011年启动了“加快转型计划(ATP)”,旨在成为全球主要的石化生产商,以及到202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能源和化工公司。沙特阿美近来已经与中国电建所属的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签署了一份重要合同,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将为沙特阿美公司设计和建设一个主气系统增压气体压缩站,帮助其将沙特东部省份生产的天然气输送至该国西部地区,包括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拉比格炼化厂和西海岸的一个电厂。该项目将令沙特东部——西部管线的输送能力从当前的84亿标立方英尺/天扩大至2016年底时的96标亿立方英尺/天,到2018年将进一步扩大至125亿标立方英尺/天。
中东地区的石化生产商对未来的前景非常有信心。萨达尔公司首席执行长Ziad Al Labban表示,中东地区主要致力于乙烯产量的继续增长。当前中东地区乙烯产能占全球乙烯产能的约20%,成为全球第三大乙烯生产地区,而在五年前这一比例仅为12%。通过利用充裕的天然气资源、合理的原料定价、工业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以及临近需求增长市场,中东石化生产商对未来前景非常看好。(庞晓华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