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田伟生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完成双氧水代替铬酐氧化降解剑麻皂素百千克的洁净技术工业化试生产后,与江苏常州佳尔科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甾体皂甙元洁净氧化降解技术转让合同。中科院有关专家表示,该项清洁新技术实现了甾体皂素原材料的百分百利用,并从源头上消除了污染物的产生,是化工产品生产零排放的一个成功实例。
据介绍,利用甾体皂素合成甾体药物首先需要氧化降解它们成为相应的甾体药物关键合成中间体双烯或单烯。目前,我国企业采用的氧化降解甾体皂素的技术仍然是上世纪30年代发明的铬酐氧化降解法。该技术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为彻底解决原有技术困扰我国甾体药物工业发展的难题,田伟生的科研团队从1990年就开始系统研究甾体皂素与双氧水和氧气(最洁净的氧化剂)的各种反应条件与机理,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反复优化生产工艺条件,终于完成了甾体皂甙元洁净氧化降解技术的产业化试生产。新技术不仅可以制造单烯等合成甾体药物的重要中间体,而且可对企业降解过程中的副产物进行加工,得到价值更高的手性试剂。这些手性试剂是合成手性药物(如麝香酮、阿加曲班等)、高效手性农药(昆虫信息素和保幼激素)和名贵香料的重要原料,在产业链上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专家表示,此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打通甾体药物工业全产业链,在彻底解决甾体皂素生产及深加工中存在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为上下游产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甾体皂素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力,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同时也会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