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创益群英汇TM上海站聚焦应对城市生活挑战
2015年11期 发行日期:2015-03-27
作者:zhoukan2012

  本刊讯(记者吴军)3月20~27日,巴斯夫(BASF)为期一年的全球系列活动创益群英汇TM,在上海举行,聚焦如何应对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挑战。
  “2015年既是巴斯夫诞生150周年,又是巴斯夫进入中国130周年。除了全球庆祝活动和历史回顾,巴斯夫还以此为契机,以‘共创’这一新模式加深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集力共创模式在推动巴斯夫和中国以及全球合作伙伴联合创新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巴斯夫亚太区总裁(职能管理)、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侯宇哲博士表示。
  此次巡回活动是巴斯夫全球共创计划创益群英汇的一部分。通过当地巴斯夫内部及外部跨领域专家的讨论,创益群英汇巡回活动的每一站都会探讨当地社会的焦点问题,覆盖商业、科学、技术、政府、艺术、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继首站活动于今年1月在孟买举行之后,巡回活动抵达上海,之后将登陆纽约、圣保罗、巴塞罗那和路德维希港。主题涵盖可持续消费、未来住宅、能源价值链上的智能解决方案等。
  “巴斯夫 150 年的历史就是化学推动新理念和新解决方案的创新史。在周年庆之际,巴斯夫秉持‘创造化学新作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企业宗旨,更进一步汇聚群英,集思广益,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巴斯夫执行董事会副主席、负责亚太地区的薄睦乐博士说道。

  据了解,创益群英汇巡回活动上海站将包含为期两天的创益群英汇峰会——让选择塑造未来,汇聚了技术、政策、生活质量和消费行为领域的专家,旨在开展密切合作,为应对食品、纺织和电子领域的挑战出谋划策;员工极创(jamming)制定员工志愿服务以及与社区组织合作的计划;公众极创(jamming)探讨通过堆肥处理厨余垃圾的更佳方法;此外还就运用新技术提升汽车的可持续性,应对未来交通的需求开展客户创新研讨会;并组织24小时创意马拉松、亚太区博士挑战赛、巴斯夫小小化学家、电影之夜等一系列活动。在创益群英汇巡回活动上海站,500多名城市化专家、工商界、非政府组织、学术界人士和热心市民将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解决城市化问题,及其相应的重要挑战。
  作为创益群英汇TM巡回活动的一部分,巴斯夫还会在路德维希港、芝加哥和上海举行三场高端科学研讨会。今年11月,来自各学科的全球知名科学家将汇聚上海参加研讨会,探讨可持续的城市生活。
  此外,创益群英汇在线平台已于2014年9月上线,通过网络与现实连接进行共创。2000余人正在针对城市生活、智慧能源和食品这三大周年纪念主题实时交换意见。这些线上的构思和解决方案将与其他周年庆活动相互借鉴。
  
    而自1885年成立20年的巴登苯胺苏打工厂(巴斯夫)把一位名叫Theodor Sproesser的经理派往中国开始,巴斯夫就开启了其在中国的发展之门。3月23日,由曾长期担任巴斯夫媒体关系部门负责人葛睿齐(Michael Grabicki)历时两年多进行调研,采访了德国和中国的巴斯夫现任和前任员工,大量查阅巴斯夫企业档案馆资料之后所撰写的《拓新之旅》(Breaking New Ground)中文版在北京首次举行了独家发布活动。该书以英语、德语和中文出版,为读者展示在过去 130 年里,巴斯夫对中国持之以恒的信心和投入,及其在与中国共同成长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新书发布会现场,薄睦乐和多位专家分享了各自对于德中合作、共谋未来发展的观点,以求帮助应对全球发展大趋势所带来的挑战。到2050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其中 70% 居住在城市。中国某些特大型城市的人口可能达到 5000 万~6000 万人,将给能源、原材料和食品的供应造成巨大的压力,而化学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推动力。巴斯夫在亚太区扩展业务,制订了亚太区“智能成长”战略:到 2020公司计划投资 100 亿欧元,巴斯夫全球近 25% 的研发工作将在亚太区进行。
  “通过拓展巴斯夫强大的全球研发网络,我们将大力加强亚太区的创新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服务本地区各行业的客户。”薄睦乐说。
  现在,巴斯夫直接在中国开发创新化学品以服务全球市场。今年,上海亚太创新园二期将落成启用,作为巴斯夫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基地,它同时也是巴斯夫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薄睦乐还透露,从 2016 年起,巴斯夫先进材料和系统研发全球总部也将落户上海。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