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导致欧盟化工行业前景堪忧
据欧洲化学委员会(Cefic)最新发布的化学品趋势报告称,受出口下降和国内需求疲软的影响,2014年欧盟化学品产量仅增长0.2%,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1%,这主要源于2014年欧盟化学品销售价格相比去年下降1.8%。Cefic的最新月度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欧盟化学工业的表现让人担忧,1月份欧盟化学品产量同比下降0.3%,而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6%。同时,从化学品订单情况来看,今年一季度的形势趋于恶化。1月份欧盟专用化学品产量同比增加4.2%,但是石化产品产量同比下降7.6%,基础无机化学品产量同比下降1.2%,聚合物和日用化学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0.6%和0.2%。
产品出口下降
2014年欧盟化学品贸易净盈余降至441亿欧元(折合467亿美元),与2013年创纪录的482亿欧元的化学品贸易净盈余相比下降8.5%。其中与非欧盟国家的化学品贸易净盈余从2013年时的148亿欧元降至117亿欧元,降幅高达21%;与俄罗斯的化学品贸易净盈余下降4.03亿欧元,降幅为4%;欧盟与亚洲(不包括日本和中国)的化学品贸易净盈余增加5.44亿欧元,不过与中国的化学品贸易净盈余从2013年时的13亿欧元大幅下降至6.71亿欧元,降幅高达49%;欧盟与美国的化学品贸易净盈余也出现下降,2014年为54亿欧元,比2013年减少8.89亿欧元,降幅达14%。
Cefic会长休伯特·曼得里表示:“2014年欧盟化学工业陷入停滞部分原因在于出口下降,虽然欧洲石油价格已经大幅下挫,降低了化工企业的成本,但是长期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在获得可负担得起的能源供应方面的挑战。”
原料成本高昂
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表示,欧盟需要与其它国家一样拥有安全的能源供应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才能与其它地区和国家进行竞争,尤其是与北美和中东地区。当前市场普遍存在的担忧是欧盟单边政策行动将推高能源和碳排放的价格,从而令欧盟工业处于竞争不利的地位。
Cefic呼吁欧洲需要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能源供应以及令企业能够负担得起的气候政策。其表示,美国的天然气和电力成本分别仅为欧盟的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如果欧盟希望在2020年前实现工业对于欧盟GDP的贡献率达到20%的目标,那么工业不应受到欧盟新增政策成本的束缚。休伯特·曼得里表示:“欧盟竞争委员会应该考虑欧洲工业的竞争能力,为欧洲工业企业争取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能源供应,这对于欧洲能源密集型的工业来说是优先选择。能源和气候政策必须让企业能够负担得起,否则随着欧洲工业竞争力的下降,该地区工业化水平将倒退。”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
德国巴特尔银行集团近日表示,中国经济加速下滑是欧洲化工行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中国官方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7%,这是过去六年中增速最慢的一个季度。中国国家统计局称,一季度工业产值增速从去年同期的8.7%降至6.4%。
该银行表示:“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4%,这是过去24年中增速最慢的一年。中国代表着全球约35%的化学品需求,同时欧洲多数化工企业在华拥有生产能力和出口业务,这也是我们担忧中国经济增速加快下滑对于欧洲化学工业影响的原因。” (晓华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