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原料多元化及轻质化对全球乙烯市场的影响
2015年23期 发行日期:2015-06-19
作者:zhoukan2012
fiogf49gjkf0d

  塑料、橡胶、纤维这些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工产品,很多都是由乙烯作为原材料生产的。因此,乙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乙烯的生产规模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石化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乙烯供应格局的变化
  乙烯常见的原料有石脑油、乙烷、丙烷、丁烷、煤/甲醇。其中,石脑油裂解是乙烯重要的来源。在2005年之前,全球通过石脑油裂解制乙烯的产量能够达到乙烯总产量的55%左右。但随着北美页岩气革命带动了乙烷裂解的快速发展,到2014年石脑油裂解占比下滑到46%。而乙烷裂解占比则增长到35%,成为第二大乙烯来源。丙烷和丁烷裂解也发展迅速,占比达到14%。未来几年,随着北美乙烷裂解新增产能的释放,乙烷裂解占比会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在全球乙烯供应中,石脑油和乙烷裂解路线都将在40%左右。

 乙烷裂解的快速发展,其背后有原料成本优势的推动,特别是在原油价格高企的阶段。早在2000年左右,天然气和原油的价格,若都换算成热值单位的话,两者的价格都大约在5美元/MMBTU,也就是原油价格大概在30美元/桶左右。但在2005年之后,两者的价格走势开始背离。2007年开始,北美页岩气的快速发展,大幅拉低了天然气的价格,同时也明显增加了乙烷的供应。到2014年,北美天然气价格依然维持在5美元/MMBTU以下,而原油价格虽然在2014年下半年大幅下滑,但平均价格依然要明显高于天然气的价格。中国的煤化工也正在成为重要的乙烯来源。其原料煤的价格走势相对平稳,也明显低于原油价格。今后几年,随着需求的恢复,预计原油价格会逐步回升,而天然气和煤的价格,由于供应过剩,预计仍然会维持相对低的水平。未来5年,由于新建乙烷裂解装置建成投产,对乙烷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再加上乙烷出口量的增长,北美乙烷的价格会逐步高于天然气的价格,但其增长速度要低于原油价格,因此乙烷的价格优势依然会继续维持。

  原材料成本一般能够占到乙烯生产成本的70%。原材料的价格走势,将会引领全球乙烯产能的投资方向。投资者普遍看好具有明显成本优势的乙烷裂解和煤化工,以期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在2020年之前,全球乙烯的新建装置将主要是在北美和中国。
  自2007年开始,北美乙烷裂解成本优势开始显现,投资者开始加大对乙烷裂解装置的投资,北美乙烷裂解装置的产能产量发展迅速。2014年,北美乙烷裂解制乙烯产量超过2000万吨,占比能够达到北美乙烯供应量的74%。2020年之前,预计北美市场还会有7套乙烷裂解装置建成投产,新增总产能达到870万吨,包括Braskem和Idesa合资公司的100万吨,雪佛龙菲利普(Chevron Phillips)150万吨,陶氏(Dow)150万吨,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150万吨,台塑115万吨,沙索(Sasol)155万吨和信越(ShinEtsu)50万吨。其中有6套装置位于美国。可以看到,绝大多数装置属于世界级规模,达到150万吨。到2020年,北美的乙烷裂解占比能够从目前的74%,进一步提高到82%。
  除了北美之外,在欧洲的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和英力士公司(Ineos)计划从北美进口乙烷用于乙烯生产。2014~2019年,西欧的乙烷裂解制乙烯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3%。印度诚信公司(Reliance)已经在从北美进口乙烷用于乙烯生产。相比较而言,中东虽然已经放缓乙烷裂解项目的投资,但预计还会有3套乙烷裂解装置建成投产,包括沙特萨达尔化工(Sadara)150万吨的装置和伊朗的两套装置,新增产能约300万吨。其中,萨达尔化工150万吨乙烯装置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建成投产。原油价格的大幅下滑,短期内影响到乙烷裂解装置的盈利水平,延缓一些新建装置的进度。但从长期看,乙烷裂解装置的成本优势依然明显。
  而中国的煤化工路线,相比石脑油裂解也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煤化工装置主要是在中国发展,且发展极为迅速。截至2014年,煤制烯烃及甲醇制烯烃的乙烯产能超过200万吨。低油价并没有浇灭中国对煤化工产业的投资热情。未来5年,煤化工乙烯总产能将会超过900万吨,产量将会超过全国乙烯产量的25%,从而成为中国市场最重要的乙烯来源之一。届时,不同工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原料轻质化影响乙烯副产品供应
  由于石脑油裂解中乙烯的收率是30%左右,而乙烷裂解中乙烯的收率则高达80%左右。因此原材料轻质化的趋势,除了直接影响到乙烯市场之外,也给乙烯副产品,如丙烯、碳四、芳烃等,带来不小的冲击。以丙烯和丁二烯为例,在石脑油裂解中,理论上生产1吨的乙烯,会有大概530kg的丙烯和180kg的丁二烯产出。而在乙烷裂解中,只有36kg的丙烯和25kg的丁二烯产出。很明显,原材料轻质化的趋势,将会影响到乙烯副产品的供应。所以,这几年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非传统生产工艺的出现,如生产丙烯的丙烷脱氢装置、甲醇制丙烯和烯烃转化装置。乙烯副产品的供应,也在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陈伟明博士,有6年从业经验。于2012年加入IHS,目前在IHS化工部门负责中国烯烃市场和亚洲市橡胶市场研究,并为客户提供相关产品的市场分析咨询。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