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经济大萧条以来,英国化工业、制药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经济及化工业的复苏之路显得十分艰难而漫长。但是经济的不景气并不是导致英国经济及化工行业增长率下滑的唯一因素。
发展紧缩但有所好转
2012年,英国经济免于陷入二次衰退,但是英国及欧洲市场需求的下降导致化工行业(除制药业)再一次陷入衰退期。但是数据显示,2014年的增长率达到4%。其中,肥皂、洗涤剂、香水,以及洁厕用品部门的发展回到了2011年之前的水平,并且不再下滑。总体来说,2014年英国化工业的发展有所紧缩,但是降幅呈现经济萧条以来的最低值,仅为1.3%。
下游行业出现贸易逆差
英国的化工业是英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国最大的制造业部门。2013年,英国化工业的附加值为240亿美元,占整个英国制造业的近10%,以及整个英国GDP的1%。化工业所销售的产品金额达740亿美元,其中包括购买后未经加工的再销售额。就业方面,2014年英国化工业创造了1.1万个工作岗位,同比增加8%,这一数值几乎已达到大萧条前的水平。
由于近年来的经济增势较弱及部分产品的生产外包至低人力成本国家,整个英国化工行业总体“缩水”,国际地位受到严重影响。2010年,英国化工业曾在世界排名第10位,欧洲第4位,该排名在2013年分别下降至第14位和第6位。
进出口方面,2014年出口额达774亿美元,以当时价格计算,化工业实现贸易逆差61亿美元。然而,考虑到自2011年以来,化学产品的价格就有所下降,进口价格相对增高,扣除物价因素,2011年化工业实际实现贸易顺差35亿美元。2014年,由于进口到英国的非法药物的影响,制药业仍然出现了贸易逆差。如果除去非法药物的进口值,制药业乃至整个行业都将实现贸易顺差。
发展前景充满希望
尽管困难重重,英国化工业的前景仍然充满希望。能源及原料的高成本由于油价下跌而减少,英国石化行业正在为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年初从美国进口乙烷做准备,这将有望帮助缩小乙烯制造成本与美国的差距。为了从北美进口乙烷,英力士(INEOS)正在格兰杰默斯港筹建乙烷储蓄罐。项目预计于2016年8月完工,并得到相关政府的支持。新的原料来源也将帮助英国聚合物生产商增加其在快速发展的汽车及航天部件制造行业的市场份额。
然而,长期依赖美国天然气进口是一步险棋,英国化工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埃利奥特表示,“无论从经济、社会还是环境角度来讲,启动我们自己的页岩气开采才是长久之计。这样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天然气供应并创造工作岗位,能够帮助英国完成向绿色经济过渡的阶段。从能源角度考虑,天然气与煤炭、石油相比,更为低碳环保。”
调查结果表明,英国化工界在如今这个极具挑战性的经营环境中仍然持乐观态度。目前,能源成本和安全问题依然是化工公司最主要的障碍。此外,英国化工业在科研方面的投资与美国、德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全球竞争环境中英国化工行业必须继续努力前行。 (坤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