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发出可吸附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催化材料。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病毒灭活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直接吸附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灭活效率为96.5%~99.9%。在该实验环境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浓度为5微克/毫升,远高于实际生活场景中的病毒致病浓度。此类固体催化材料无毒,且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可以制成颗粒或担载于各种载体之上,有望应用于抗疫产品及日常空气及水净化用品上,实现对病毒的吸附灭活,提高防护水平。
从化学的观点看,病毒所包含的蛋白质、核糖核酸、脂肪膜等生物大分子没有一般的有机物小分子稳定,易于水解或氧化失活。因此,基于固体材料的吸附性能、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化学特性,实现对病毒的吸附和灭活在理论上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