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化工这一传统而深厚的行业中,女性从业者往往被视为“少数派”。然而,正是这些“少数派”,正以她们的智慧、坚韧和创新,不断书写着中国能源转型中的“她力量”。卢静,霍尼韦尔可持续解决方案业务中国高级业务拓展经理,正是这股力量的杰出代表。
卢静在石油化工领域拥有扎实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谈及为何选择这一行业时,她笑称:“最初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因为高中时化学成绩优异,便顺理成章地选择了相关专业。”然而,正是这一看似偶然的选择,却让她在这个女性从业者稀缺的行业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2021年,正值中国“双碳”目标明确提出的第二年,霍尼韦尔审时度势在中国成立了可持续解决方案业务部门。卢静积极拥抱变化,离开了工作九年的工作岗位,转岗成为公司该业务在中国的首位业务拓展经理,到一片新鲜的领域中寻找商业契机,开拓市场。
作为全球技术领军企业之一,霍尼韦尔在能源管理、碳捕集和存储(CCS)、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塑料循环利用等领域的技术都处于市场前沿,能够助力石化、航空、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当时在中国,这些技术对市场来说都是新的。“其实最初领导问我是否愿意转岗,我还是有些犹豫。当时这块业务在国内是空白,没有人知道未来能做成什么样。但我知道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全球共同的议题,中国也不会例外,而我们的技术也一定能够在其中发挥起重要作用。”卢静说道,“所以我也没有考虑很久就决定要接受这一挑战。”
然而,如何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这些先进技术并非易事。过去,卢静所接触的客户主要集中在传统石油化工领域,而新业务则需要面向更广泛的行业受众。同时,霍尼韦尔的技术极具前瞻性,本土相关应用案例稀缺,这无疑增加了技术推广的难度。
面对新业务带来的挑战,卢静勇敢地跳出舒适圈。她分享道:“转岗初期,我学着去深入了解不同行业的需求和痛点,将霍尼韦尔的技术与客户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接着我又尝试去参加各类研讨会、行业论坛、高校讲座等,从碳减排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分享各行业减排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我们在全球各地的成功案例和应用经验。在同大家分享的同时我也得到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并得以不断打磨自己的内容,融入更广阔的视角。”
“业务成立后,公司紧接着成立了霍尼韦尔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低碳中心,让我们在行业内树立起更大的影响力,这样也有了新的契机可以将我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同仁。”作为低碳中心的团队成员,卢静参与了多份覆盖氢能、可持续航空燃料、碳捕集、循环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报告,为中国企业的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提供了实时方向和参考。“只有通过不断的宣传和交流,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这些先进技术,”她表示。
同时,卢静也积极协助相关行业政策和标准的深入推进,为先进技术在中国市场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她举例道:“在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应用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在产能规模方面,根据相关咨询机构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需求量将达到300万吨/年,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8600万吨/年。我们非常看好可持续航空燃料在中国的发展潜力。”
早在2016年,霍尼韦尔EcofiningTM工艺技术就率先实现了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商业化生产。目前,全球已有50多座工厂获得了霍尼韦尔可再生燃料生产工艺许可,预计全部投产时总产能将突破50万桶/天。
依托霍尼韦尔的全球资源优势,卢静在转岗后的几年中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本土产业链,通过构建与上游原料供应商、下游航空公司、油品公司以及行业认证机构等多方面的紧密联系,促进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在国内的落地生根奠定基础。
2022年,霍尼韦尔宣布携手嘉澳环保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打造大型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该项目选用霍尼韦尔EcofiningTM工艺技术、催化剂和设备,以厨余油和动物脂肪为原料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采用EcofiningTM工艺技术并率先投入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装置之一。这是霍尼韦尔可持续解决方案业务在中国落地的第一个项目,卢静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团队成员,从项目的技术选型到设计实施的每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卢静说:“从0到1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未曾预料的挑战。比如,由于饮食习惯的迥异,作为生产原料的厨余油,也就是常说的‘地沟油’,成分与国外差异明显,这为我们项目推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项目施工期间还正值疫情,总部技术专家无法亲临现场,只好由我承担起技术端的对接工作。我尽所能调动起自己在化工领域的专业积累,也为总部同事们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可以不断优化出适合中国客户的工艺技术。在团队的共同协作下,目前嘉澳环保项目已经投料成功,顺利产出符合产品标准的合作产品,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本土经验。”
也是在2022年,霍尼韦尔开始连续三年举办“绿色发展峰会”。这一平台汇集了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和企业代表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转型的路径和策略。作为霍尼韦尔的代表之一,卢静三年都参与了峰会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努力串联产业链的每一个关键点,助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此外,当可持续航空燃料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市场蓬勃发展之际,卢静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她表示下一个目标将锁定在解决中国每年高达7000万吨的废塑料问题上。霍尼韦尔UpCycle工艺能够让废塑料实现“变废为宝”,扩展可回收塑料的种类,实现塑料到塑料的闭环循环,并减少制造原生塑料过程中的化石燃料消耗和碳足迹。
最后聊到她如何看待自己在化工行业中的“她力量”,她笑着说道:“在跟客户开会时,我常常成为会议室中唯一的女性,很容易被他们忽略。但是随着交流的深入,仰仗霍尼韦尔扎实的技术实力,我就会开始从被忽略的角色转变为被重视的对象。”
“现在经常会有人主动找到我,说他们听过我在某个场合的分享,希望与我进一步交流。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也让我更加坚信,性别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只要有足够的热情和努力,女性同样可以在能源化工这个传统行业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