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盘点《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八周年
2005年16期 发行日期:2005-09-01
作者:夏治强
盘点《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八周年
     编者按  2005年4月29日,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以下
简称《公约》)正式生效8周年。8年来,在各缔约国的积极参与和
共同努力下,《公约》得到全面实施并取得明显成效。我国作为《公
约》的原始缔约国,积极履行《公约》的各项义务,维护了我国在履
约中的良好形象。展望征途,实现《公约》的宗旨和目标还有漫长的
路程,继续做好履约工作,维护《公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促进《公
约》的全面、有效实施,是全世界共同的努力方向。在中国监控化学
品协会的协助下,我刊特邀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科学咨询委员会委
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研究员夏治强先生特撰此文,谨此纪
念《公约》生效8周年。
    《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
(以下简称《公约》,CWC)于1993年1月13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
科文总部开放签署,3天里有130个国家签署了《公约》。中国政府
代表、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在《公约》上签字,并发表了声明。
声明称: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一切化学武器及其生产设
施,《公约》的宗旨、目标和原则应得到严格遵守;关于质疑核查的
规定不得被滥用,在外国遗留化学武器的国家须切实履行《公约》的
有关规定,承担销毁义务,《公约》应促进化工领域的和平利用和科
技交流合作。
    为了确保《公约》的履行,《公约》规定建立专门执行机构——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这也是《公约》与其他任何军控条约的
显著区别之一。
    根据《公约》的规定,《公约》将于第65个缔约国批准《公约》
后180天生效。匈牙利就是第65个批约国,《公约》于1997年4月
29日正式生效,当时共有87个缔约国。至2005年2月28日,《公
约》共有167个缔约国;有16个国家签署了《公约》,但尚未向禁止
化学武器组织交存批准书,还有11个国家没有签署《公约》。
《公约》生效8年来,在各缔约国的积极参与和禁止化学武器组
织良好运行下,《公约》得到了全面的履行与实施,彻底销毁化学武
器一整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履行义务,缔约国做出国家宣布
    自《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以来,它的普遍性得到了极大的加
强,目前已有167个缔约国。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于2003年4月28日~
5月8日召开了《公约》第一届审议大会,大会注意到,《公约》已
被确定为反映联合国基本宗旨的核心条约之一,它是维护国际和平与
安全的一项重要工具,为在严格和有效的国际控制下的全球裁军、不
扩散、援助和化学武器防护以及《公约》不加禁止的化学领域的合作
确立了新的标准。第一届审议大会还确认了《公约》对建立缔约国之
间的信任和合作、对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对缔约国的国家安全所作的
重要贡献。
    至2004年12月1日,已有156个缔约国向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提
交了初始宣布,有136个缔约国建立了国家主管部门,96个缔约国
完成国内履约立法,59个缔约国承诺根据《公约》第十条第7款提
供援助,51个缔约国根据《公约》第十条第4款提交了国家防护计
划资料,有32个缔约国向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自愿援助基金提供了捐
款。2004年,有78个缔约国提交了2003年度活动宣布,有38个缔
约国提交了2005年预期活动宣布。
    目前,仅有27个国家尚未成为《公约》缔约国,并且其中的16
个国家已签署了《公约》。未签署《公约》的11个国家包括安哥拉、
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朝鲜、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纽埃、
所罗门群岛、叙利亚和瓦努阿图。目前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成员包括
所有欧洲国家、所有南美洲和北美洲国家、几乎所有中美洲国家、东
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这些缔约国境内的人口远远超出世界人口的
90%,其化学工业在全球化学工业的份额达到98%以上。
至2004年12月1日,有俄罗斯、美国、印度、一个缔约国、阿
尔巴尼亚和利比亚等6个国家宣布拥有化学武器,其中化学武器毒剂
共71373t,化学武器弹药和容器867万件;12个缔约国宣布拥有化
学武器生产设施64个、储存设施36个、化学武器销毁设施42个。
至2004年4月29日,21个缔约国宣布拥有《公约》附表1化学品
生产设施27个,35个缔约国宣布拥有附表2化学品生产设施414个。
详见表1。
表1 缔约国根据《公约》规定进行的宣布情况     个宣布内容            
缔约国数量  设施数量    统计时间
化学武器                     6           —    2004年12月1日
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12           64    
化学武器储存设施            —           36    
化学武器销毁设施            —           42    
老化学武器                10           42    
遗留化学武器                 3           15    
附表1化学品生产设施        21           27    2004年4月29日
附表2化学品生产设施        35          414    
附表3化学品生产设施        31          471    
其他化学品生产设施        66         4553    
化学武器销毁与核查进展
    根据《公约》规定,拥有化学武器的缔约国应在《公约》生效后
10年内,即2007年4月29日前全部销毁其拥有的化学武器;应缔
约国请求,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批准,销毁期限至多可延长5年,即应
在2012年4月29日前完成销毁任务。《公约》还具体规定了销毁化
学武器的进度,如《公约》生效3年内应销毁1%、5年内销毁20%、
7年内销毁45%、10年内销毁100%。截止2004年11月30日,宣布
的71373t化学武器毒剂仅销毁了10351t,占14.5%;867万件化学
武器弹药和容器仅销毁了215万件,占24.8%。
    在2004年11月运行的化学武器销毁设施共有7座,其中美国5
座、俄罗斯1座、另一个缔约国1座。但由于受技术复杂性、安全性
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以及所需经费庞大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化学武
器销毁工作进度比《公约》规定的要慢得多,老化学武器和遗留化学
武器的销毁进程也十分缓慢。美国、俄罗斯和另一缔约国在化学武器
销毁计划中发生了拖延,他们请求延长销毁期限并得到了第八届缔约
国大会的批准。印度在《公约》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了45%第1类化学
武器的销毁,比原计划提前了6个月,并已全部销毁了其第2类化学
武器储存。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销毁符合计划要求:目前在宣布的64
个化学武器生产设施中已有35个被销毁,13个经批准被转用,还有
7个将在2007年4月29日前被销毁。
    根据各国提交的宣布,截止2005年1月31日,禁止化学武器组
织对《公约》要求监督的各种设施共进行了1963次核查,详细情况
见表2。
    2004年1月1日~12月10日,共对221个现场进行了322次视
察。其中遗弃化学武器视察1次,老化学武器6次,化学武器销毁设
施95次,化学武器生产设施29次,化学武器储存设施44次,特定
有机化学品生产设施69次,附表1化学品设施15次,附表2化学品
设施42次,附表3化学品设施21次。
   表2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历年视察情况统计     个
设施类型       拥有可视察设施  可视察  已进行的     视察员
                 的缔约国数     设施    视察/次   工作日
化武销毁设施             5             13          488      75693
化武生产设施            6             29          327       6703
化武储存设施         6             33          264       8310
危险化武销毁         —             —            8        357
化武紧急销毁            —             —            1         10
遗弃化学武器             3             16           24        720
老化学武器             8             21           57       1151
附表1化学品设施        21             27          140       2460
附表2化学品设施        22            144          277       7367
附表3化学品设施        33            399          139       2567
特定有机化学品/
磷、硫、氟            71           4417          238    
总计                                         1963     109395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指定实验室与中央分析数据库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建立有自己的分析实验室和禁止化学武器组织
中央分析数据库(简称中央数据库,OCAD)。至2004年12月31日,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在17个国家共指定了18个分析实验室(见表3),
他们具有进行现场外分析样品的能力。为了保持各指定实验室的分析
能力水平,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不定期组织正式效能水平测试,目前已
进行16次测试。中国防化研究院分析实验室在历次测试中均取得了
优良成绩。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继续扩大中央数据库数目。表4显示了历年来
中央数据库每种分析方法的分析数据数目。在第七届科学咨询委员会
上,委员们建议继续扩大中央数据库内容,不仅要包括现有化学战剂、
附表化学品,而且还应包括现有杀虫剂和工业有毒化学品,以增强在
未来突发事件中化学样品的分析鉴别能力。
表3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指定实验室一览表
国家                  实验室名称                     指定时间
中国    防化研究院分析化学实验室                    1998
韩国    防护发展局高技术研究中心                 1998
芬兰    化学武器公约核查研究所                    1998
荷兰    TNO莫里斯王子实验室                        1998
瑞士    防护采购局核化实验室                        1998
瑞典*    瑞典防护研究实验室                        1998
美国    艾奇伍德化学与生物毒物分析中心            1998
英国    化学与生物防护研究所                        1999
德国    蒙斯特研究所                                1999
波兰*    化学与辐射军事研究院《公约》核查实验室    1999
捷克*    有机合成研究所                            1999
法国    布歇研究中心                                1999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化学防护军事科学实验室    2000
美国    加利福尼亚大学国家实验室                    2003
新加坡    化学防护中心(CCD)核查实验室            2003
比利时    国防部实验室(DLD)                        2004
南非    Protechnik实验室                        2004
西班牙    Fabrica Nacional La Maranosa                2004
  注:*由于在以往分析测试中出现失误,该实验室尚不能承担现场
外分析样品的工作。
     表4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中央数据库分析数据数目    个
数据类型             截至各年底中央数据库里的分析数据数目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质谱                      900  1169        1495      2138      2824
红外光谱                  329   422         670       670       713
核磁共振谱              966  1058        1255      1305      1391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      175   805        2011         2598      3482
保持核查能力,关注国际合作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尽管至今还没有进行质疑性视察和指称使用调
查,但视察团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准备和演练,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保
持了在一旦接到请求即进行质疑性视察的常备状态。
    在2004年10月召开的第38次执行理事会上,禁止化学武器组
织提交了《关于请求澄清与宣布有关的信息报告》。报告指出,2003
年全年技术秘书处向93个缔约国发出了205份关于澄清宣布的请求,
其中86份得到完全澄清(占42%)、46份得到部分澄清(占22%),
并且缔约国的响应速度比以前要快,只有10份澄清在超过60天后仍
没有答复。自2000年1月以来,有关附表化学品转让,包括缔约国
之间的进口和出口的澄清请求增长较快。
    随着国际反恐形势的发展,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更加关注与联合国
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尤
其是化学恐怖活动。第一届审议大会注意到化学设施可能成为攻击目
标,从而造成有毒化学品的蓄意释放或被盗。目前部分缔约国已采取
措施尽可能降低这种危险,而有几个缔约国则寻求禁止化学武器组织
的指导和帮助。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可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裁军和不扩散领域。联合国安理会1540号
决议清楚地认识到了《公约》不扩散体制在国际社会防止非法获得和
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所做出的关键性贡献,要求联合国所有成
员国有义务采取行动、法律和行政措施来防止恐怖分子将化学品作为
化学武器使用。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
继续鼓励缔约国间进行合作与信息交流,致力于和平利用化学品,早
日彻底销毁化学武器,防止恐怖分子将化学品作为武器使用。
    2005年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预算为7569.5万欧元,比2004年
增长3.5%。2005年核查费用超过了预算的一半,为3809.7万欧元,
行政和其他费用合计为3709.8万欧元,其中用于化学武器和化学武
器生产设施的核查费用为441.76万欧元,比2004年增加13.3%。    
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和全体缔约国的共同努力下,《公约》生效
8年来为销毁化学武器做出了实质性的努力,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与《公约》的宗旨和进程要求相比,还面临着不少问题,需要国际
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彻底销毁化学武器。
    1.《公约》普遍性仍需加强
    自1997年4月29日《公约》生效以来,尽管已有167个缔约国,
但是仍有11个国家没有签署《公约》,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
还有16个国家虽然签署了《公约》,但还没有向禁止化学武器组织递
交批准书,即还没有成为《公约》的缔约国。在这两类国家中,有部
分国家科技发达,具有发展化学武器的能力,或者涉嫌拥有化学武器
技术。总之,《公约》的普遍性仍需进一步加强。
    2.化学武器销毁进程缓慢
    根据《公约》规定,在公约生效10年即2007年4月29日前各
拥有化学武器的缔约国应销毁其拥有的全部化学武器。目前有6个国
家宣布拥有化学武器,并且《公约》已生效8年了,但至今两个拥有
最大化学武器储存的国家——俄罗斯和美国销毁进程都没有达到《公
约》规定的要求。这两个国家都提出了延长销毁期的申请,并获得了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批准。即使根据《公约》规定,化学武器销毁期
限最多可延长5年,部分国家的化学武器也难以如期完成。因此,化
学武器的威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仍然存在。
    3.关注科学技术发展对《公约》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对《公约》产生影响。借助科学
技术发展,核查技术、手段都可能得到改进,从而增加核查的有效性
和提高核查效率。但是,也应该关注新的合成技术、生物技术、基因
工程等对潜在有毒化学品的影响。国际社会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加强
道德伦理教育,防止科学技术滥用,制止恐怖分子和其他组织、个人
研发新的有毒化学品,确保化学品的和平利用。
    和平与发展是人心所向,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必将迎来一
个没有化学武器威胁的新世界。同时,《公约》为全面、彻底、销毁
一整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建立的严格核查监督机制,也必将为其他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裁军树立光辉的典范。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