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中国精细化工中间体热点透视
2004年22期 发行日期:2005-09-05
作者:徐京生 沈永嘉
中国精细化工中间体热点透视
    伴随全球化学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精细化工取得了长足进
步,门类已达25个,品种达3万多种,已建成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中
心10个,生产能力近1350万t/a,年产值约960亿元,并且已成为
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同时我们也
应看到,尽管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有机中间体产业已经形成一定
的规模和水平,但产品质量低、加工技术与装备落后、环保问题严重
等弱点也一直阻碍着我国有机中间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我国
始终无法成为国际市场上有机中间体用户的首选来源,而控制世界有
机中间体市场的仍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为此,本刊记者根据在近期
召开的“第四届国际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市场研讨会”上采访的信
息,约请有关专家就我国急需发展的精细化工中间体新产品、新技术
等情况加以介绍,以飨读者。

        国内市场急需发展的中间体
   中化信息深达公司咨询事业部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业协作组常务副理事长  徐京生
    1.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
7-ADCA是合成头孢类抗生素的母核之一,主要用于合成头孢氨苄、
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克罗和头孢他美酯等。目前,国内7-ADCA
生产厂家有新华-肯孚制药公司、石家庄市永兴柠檬酸厂(100t/a)、
哈尔滨制药集团(200t/a)、华北制药集团倍达公司(250t/a)、山东
鲁抗集团(140t/a)、广州白云化工厂(100t/a)、四川制药集团
(220t/a)、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200t/a)、上海医药
公司(200t/a)等,实际产量远小于需求量,每年的进口量都在400t
以上。
  对7-ADCA的原料成本构成主要影响的是青霉素、去酰胺酶、六
甲基二硅脲的价格。目前,青霉素的价格比较低迷,而且在相当长的
一段时期内不会上涨。尽管去酰胺酶的价格较高,但是通过精心控制
反应条件(避免因条件恶劣造成酶失活)、增加套用次数、或使用大
厂使用过的产品(仍然有一定活性)可使其成本明显降低。按照生产
厂家的说明,酶的套用次数应该在3000~5000次,但在实际使用过
程中,只有几十次或几百次,远远达不到厂家提供的指标,这与操作
过程中出现的过冷、过热、pH值突变等因素造成酶过早失活有关。
在实际生产中,大型制药厂也使用去酰胺酶生产6-APA(6-氨基青酶
烷酸),在循环使用一定次数后,酶的活性会降低到一定程度,由于
大型工厂的设备运行费用高,继续使用将造成成本上升,因此将酶更
新,而被替换下来的酶,只要延长反应时间,仍然可以起到很好的作
用,所以在小型工厂中,可以继续使用。目前,氨基保护剂六甲基二
硅脲的价格已由4万元/t上涨到6万元/t,对7-ADCA的成本构成一
定影响。企业可以将使用过的硅烷回收,自行加工成六甲基二硅脲,
或重新出售给加工厂,可以降低一些成本。
    2.维生素B12
  近几年由于价格攀升我国维生素B12的生产能力呈跳跃式增长,
2002年的产能已达8t/a,占全球总量的1/3。生产企业有华北制药
集团、石家庄制药集团和河南开封制药厂。由于维生素B12的国内外
市场还在继续增长,市场需求依然较大,所以维生素B12有可能成为
我国原料药生产的又一个优势品种。
    3.吡啶及其衍生物
  吡啶在农药上主要用于生产百草枯、吡虫啉、毒死蜱、啶虫脒等,
3-甲基吡啶在医药上用于合成烟酸、烟酰胺等。随着农药与医药产品
向杂环类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开发和使用含吡啶化合物。我国已有
多家药厂和化工厂生产烟酸、烟酰胺,但产量不大。其中瑞士Lonza
公司与广州农药厂的合资企业广州龙沙化工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烟
酰胺生产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产品主要供应出口。
近几年国内烟酸和烟酰胺的需求量呈增长之势,虽然美国瑞利公司在
南通建设的1.1万t/a吡啶装置于2001年投产,但其产品主要供应
出口,对国内3-甲基吡啶的供应量十分有限,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
了我国烟酸和烟酰胺的生产。
  除南通瑞利一家企业,国内基本没有规模化的甲基吡啶生产厂
家,鞍钢和宝钢是从煤焦油中提取2-甲基吡啶,产量很小。其余几
家自称可以合成甲基吡啶的企业都只有小试或中试的规模,产品质量
不稳定,技术也不成熟。阻碍我国甲基吡啶生产能力提高的最主要的
因素是没有成熟的生产技术,建议有意投资甲基吡啶项目的企业,首
先要选择好生产技术,尤其是产品的分离工艺。
    4.对氨基苯酚
  对氨基苯酚主要用于合成扑热息痛。目前国内对氨基苯酚的生产
基本采用铁粉还原工艺,该工艺成本较低,价格便宜,但产品纯度仅
能达到97%。目前国外普遍采用对硝基苯酚加氢法的生产工艺,其产
品纯度可达98%和99%,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采用该生产工
艺。由于该工艺使用昂贵的铂金属催化剂,每吨产品的成本比铁粉还
原法高数千元。此外,国内对硝基苯加氢法的工艺尚不成熟,一些采
用该法的企业多处于停产或技术改造状态。对硝基苯酚加氢法工艺的
技术完善和改造将是今后主要发展方向。
    5.D-对羟基苯甘氨酸
  D-对羟基苯甘氨酸广泛用于合成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如阿莫西
林、头孢羟氨苄、头孢曲嗪等药物。近年来,此类药物发展很快,D-
对羟基苯甘氨酸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而国内传统生产方法是以昂贵
的对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并使用氰化纳等剧毒原料,因而生产
成本较高,环境污染严重,此外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还需进行复
杂的拆分过程,从而导致产品成本偏高,供应紧张的形势加剧,许多
企业不得不以高价进口产品维持生产。目前,已有企业采用酶法合成
新工艺来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该工艺的优点是不需要拆分,因
此将大大降低产品成本。
  6.无水哌嗪 
  无水哌嗪是合成氟哌酸、吡哌酸、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和利福平等哌嗪利福霉素抗生素的中间体,哌嗪与有机酸生成的盐可
作为人体驱虫剂使用。我国无水哌嗪生产厂家只有石家庄合佳保健品
有限公司、常州山峰化工有限公司和河南新乡巨晶化工有限责任公
司,2002年的产量为2000t,而我国哌嗪的年消费量在3000t以上。
从目前国内生产状况来看,现有产量与品种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每
年进口无水哌嗪1000t。
  7.7-苯乙酰胺基-3-氯甲基头孢烷酸-4-甲氧基苄酯(GCLE)
  GCLE是日本大冢公司开发的由青霉素G钾制备头孢类抗生素用
的母核,主要用于生产头孢克肟等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是继7-ACA、
7-ADCA之后开发的头孢菌素抗生素母核,其中以7-ACA为中间体制
备的头孢菌素有60%以上可用GCLE来生产。由于近期福州抗生素厂
7-ACA项目停产,使得国内市场7-ACA供应十分紧张,价格由年前的
600元/kg涨到1000元/kg左右,而且产品供不应求。这是由于国内
制药业长期以来过分依赖7-ACA造成的。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利用GCLE
开发成功头孢克肟,成本比其他路线低20%左右。采用GCLE生产的
头孢菌素收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因此GCLE的开发与生产是我
国医药中间体的发展重点。
    8.间甲酚
  间甲酚在农药上用于生产杀螟松、速灭威、倍硫磷以及菊酯类农
药中间体间苯氧基苯甲醛(醚醛)等,在医药上用于生产2,4,6-三
甲基苯酚,进而合成三甲基氢醌(合成维生素E的主环)。2002年我
国合成维生素E的产量达1.5万t,间甲酚的用量为7000~8000t。
我国间甲酚的工业规模装置只有江苏溧阳溶剂厂1套,产能为
3000t/a,近几年的产量在1500t以上。燕山石化化工三厂1978年曾
经从国外引进1套1.2万t/a装置,由于技术原因,直到1995年才
正式投产,其后断断续续生产至1997年后停产。由于国内间甲酚生
产供不应求,2002年的进口量近7000t。今后维生素E的产量将有所
增长,因此有必要发展间甲酚的生产。
  9.辅酶Q10
  辅酶Q10又名“泛醌”,是一种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的脂溶性天
然维生素,是细胞自身产生的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研究表明,辅酶Q10有抗肿瘤作用,临床对于晚期转移性癌症有一定
疗效。日本是最主要的辅酶Q10生产国,全球90%的辅酶Q10来自日
本。在日本辅酶Q10已成为上市药物,但在美国和欧洲市场,辅酶Q10
只能以“食品添加剂”的名义销售。近几年来美国形成了天然保健品
热,仅辅酶Q10在美国市场的年销量即达40t,年均增长率为15%~
20%,而且在美国的超市、食品连锁店和药店自由出售,无需医生处
方。预计2005年,全球辅酶Q10的消费量将达到100t。辅酶Q10在
我国的产量很小(仅几百千克,采用提取法生产),尽快开发含辅酶
Q10的保健品制剂会给厂家带来可观的利润。
  10.辛基酚
  辛基酚与甲醛缩聚生成的辛基酚硫化树脂和辛基酚醛增粘剂都是
我国生产子午胎必需的配套加工助剂,随着子午胎产量的快速增长,
这两种助剂的需求量也会有较大增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是优良的非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目前市场需求量也非常大。但受原料影响,辛基
酚生产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进口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以
上。现在我国的辛基酚生产企业都采用二异丁烯为原料,使用白土催
化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新建辛基酚装置需要解决原料二异丁
烯的生产或能够保持稳定低价的原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
质量。2003年我国辛基酚产量4180t,进口量3411t,表观消费量为
7591t;预计2008年分别为7000t、5000t、12000t。
    11.巴豆酸
  我国共有巴豆酸生产厂5家,总能力超过2900t/a,2002年产量
约1400t,平均开工率48%;主要厂家有天津捷鑫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和郑州市利丰化工厂,他们的产能和产量占全国总产能和产量的90%
以上。巴豆酸在国内消耗量很小,主要用于出口。巴豆酸在国外主要
用于生产聚醋酸乙烯等高档涂料,而国内在此领域至今没有进展;此
外由于国内医药行业对巴豆酸系列医药中间体的开发和应用仍处于探
索阶段,其应用还没有大规模开始。预计未来2年,巴豆酸仍将以国
际市场为主。
  12.对氨基苯甲醚
  对氨基苯甲醚的用途非常广泛,国内主要用在染料、医药等方面,
年产量1万多吨,近50%出口。我国生产对氨基苯甲醚的老工艺产品
收率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含硫、氯化钠和对硝基
酚钠的大量碱性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影响饮用水的质量及水产养殖业
的发展。国外普遍采用加氢还原法生产,国内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等正在开发。
  13.对甲氧基苯乙酮
  对甲氧基苯乙酮主要用于香精香料、医药中间体(生产对甲氧基
苯乙酸,用作葛根素的中间体)和液晶单体(高档的炔类液晶合成,
目前国内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的生产,是比较有市场前景的精细化
工产品,尤其是在防晒剂中间体方面,国内外的需求量都将增长。国
内的生产厂家虽有近10家,但能稳定生产且产品有竞争力的不多,
造成总体开工率不高。建议欲投资该项目单位:①首先应考虑从生产
工艺上改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质量;②新建装置应可同时生产苯
乙酮系列产品并延伸下游产品,根据用户需求切换生产;③根据目前
该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国外的特点,应把市场开拓的着力点放在国外市
场。
    14.间苯二甲酸
我国间苯二甲酸的消费目前正处于开发阶段,用量不大,所需产
品主要依靠进口,进口价格约为1.7万~1.9万元/t。随着我国建筑
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饱和聚酯、建材、卫生洁具、玻璃
钢制品及高级聚酯涂料和高档聚酯面料等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目前我
国共聚酯还处在开发阶段,生产尚处于空白,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
高档化必然激发聚酯向多级耐热型聚酯瓶、食品包装、高档涤纶面料
等品种发展。间苯二甲酸制醇酸树脂高性能油漆涂料国内还是空白,
用其替代苯酐不仅可使涂料性能升级,还可节省1/3的原料成本,推
动适应绿色环保需求的高级涂料发展。

         有产业前景的几个中间体
    华东理工大学制药工程系主任、博导、教授 沈永嘉
  1.高性能颜料DPP中间体
  红色的高性能颜料DPP,即吡咯并吡咯二酮(化合物1),是CIBA
公司的专利产品。此类颜料具有着色力高、色泽鲜艳等特点。它们在
应用介质中还具有流动性好、耐晒牢度、耐气候牢度以及耐热稳定性
高等优点,能与苝红颜料、喹吖啶酮等高性能颜料媲美,自它上市以
来给CIBA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003年以前由于知识产权的问题,世界上除了CIBA公司以外,
其他公司都不能生产。现在,DPP系颜料中的C.I.颜料红254和264
的专利保护期已过,因此许多颜料生产商都想生产这类颜料,我国的
颜料生产商也不例外。DPP颜料的合成是丁二酸二烷基酯与对氯苯腈
(或取代苯腈)在醇钠的介质中,经加成、闭环、脱醇后生成DPP的
构造,整个反应过程可一步完成。相对于其他有机颜料的生产过程,
DPP颜料的生产过程是相当清洁化的。在整个合成过程中,仅用到4
种化学原料,即丁二酸二烷基酯、腈、溶剂和碱。反应的产率又相当
高,所以对环境的污染很小。正因为如此,加上DPP颜料的专利保护
期有的已经到期,有的将要到期,所以在发达国家正在酝酿用这类颜
料代替其他在生产过程中污染较严重的品种。由于其他的红色高性能
颜料制造工艺相对较为复杂,所以它们的生产成本比DPP颜料要高,
这样用DPP颜料取代它们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比较容易。
此外,还有一类中档的红色偶氮颜料,例如C.I.颜料红112、146、170
等,尽管它们现在的价格低于DPP颜料,但是它们的应用性能比DPP
颜料差许多,因此正在考虑使用DPP颜料与它们制成“混晶”颜料,
一是提高它们的品质;二是减少其产量,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国外的颜料专家预测:尽管DPP颜料在2002~2003年度中的产量仅
为3000t,但是在5年内,DPP颜料的年产量将达到7000t。
要生产C.I.颜料红254和264,就必须有中间体对氯苯腈(化合物3)、
对苯基苯腈(化合物4)以及丁二酸二异丙酯(化合物2)。
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国内的生产企业虽然能够生产丁二酸二异丙酯和
对氯苯腈,但是在质量与数量上均不能满足生产DPP颜料的需要,而
且国内企业目前还不能生产对苯基苯腈。CIBA公司生产DPP系颜料
的平均成本(原材料+设备折旧+工人工资)不超过15美元/kg。但是
采用国内现有的原材料生产C.I.颜料红254仅原材料成本就超过150
元/kg。主要差距:①国内生产的丁二酸二异丙酯和对氯苯腈价格偏
高,国际市场上丁二酸二异丙酯的价格在25元/kg左右,对氯苯腈
价格在40元/kg左右;②这2个产品的含水量偏高,杂质量也偏高。
生产DPP系颜料由于是在醇钠介质中进行的,所以对原材料中的水分
要求十分严格,要求低于100ppm。而国内的产品经实际测试水分含
量均在1000ppm以上。水分含量高的后果就是反应的产率低,一般低
于75%,而CIBA公司生产DPP颜料的收率至少在85%以上。
  (1)丁二酸二异丙酯
  丁二酸二异丙酯可以由丁二酸与异丙醇经酯化反应制得,这个反
应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如果不采用功效强大的催化剂,则反应的产
率非常低,甚至低于45%,而国外公司生产丁二酸二异丙酯的收率在
90%以上。可见催化剂在该反应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要生产丁二
酸二异丙酯,首先必须筛选催化剂。
  (2)对氯苯腈
  需要指出的是,对氯苯腈除了用于生产DPP颜料之外,还是一个
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它可以由多种方法制得,但是由对氯甲苯催化氨
氧化生产是最为经济的。上海石油化工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
了一种性能良好的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可以非常有效地将对氯甲苯
转化为对氯苯腈,对氯苯腈较易水解成对氯苯甲酰胺。再则,生产DPP
颜料用的对氯苯腈需要极低的含水量,所以如何在生产乃至储存过程
中保持它的低水分含量极为关键。
  (3)对苯基苯腈
  对苯基苯腈不仅仅是合成DPP颜料的中间体,也是非常有用的医
药中间体,国内尚没有生产。它的合成也有多种方法,但是起始原料
都是联苯:①联苯可以经硝化、还原、重氮化-氰化得到对苯基苯腈;
②联苯也可以经溴化(或氯化)再用氰化钠置换得到对苯基苯腈;③
或者用最传统的方法,联苯经甲基化、氧化、酰胺化得到酰胺再脱水
得到对苯基苯腈;④其中最经济的应当是对联苯直接催化氰化,即在
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下,联苯与氯化氰经傅-克反应生成对苯基苯腈,
这条路线比较简单,但是危险性极大,在合成过程中要用到毒性极大
的氯化氰,只有生产三聚氯氰的厂家才有可能用这种方法生产。
  2.1-氨基-环烷-1-羧酸
  它们是一类非常有用的农药中间体,广泛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
也可作为新一代的农产品保鲜材料,国内至今没有生产。合成路线如
下:甘氨酸(氨基乙酸)酰胺与光气作用生成异氰基乙酰胺,后者与
二溴乙烷(或丙烷)作用生成异氰基环烷乙酰胺,最后在碱性介质中
水解得到产品。这类化合物由于合成方法古怪,而且步骤很长,所以
价格很高,一般在200美元/kg以上。
   3.3,5-二羟基甲苯
  它本身是一个天然产物,可以从苔藓中提取,用于生产抗过敏性
的医药。由于靠从苔藓中提取的数量极为有限,所以有必要用人工合
成的途径得到这个产品。
  它的合成方法有很多,例如3,5-二溴甲苯、5-氯(或溴)甲苯-
3-磺酸在280~300℃时于碳酸钾中进行碱熔,3-羟基-5-氨基甲苯经
重氮化水解,以及4,6-二羟基-2-甲基苯甲酸的脱羧等等。但不论用
什么方法,生产成本都很高,因为这些起始原料本身就不易得到,所
以3,5-二羟基甲苯的价格非常高,国内的生产厂商报价都在3000元
/kg以上,但是在国际市场它的价格并没有这么高,因此国内的生产
厂商有必要改革生产工艺。据报道,国外的生产厂商使用间甲酚的氯
代物在苛性钾中经碱熔反应可一步转化为3,5-二羟基甲苯,如下:
  4.3-丁烯酸
  3-丁烯酸是一个用途很广的中间体,既可以用于生产医药,也可
以生产农药。它最大的用途是生产*9酌-丁内酯,进而用于生产2-吡
咯烷酮。我国目前没有生产。
  (1)氰化法  氯丙烯与氰化亚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氰基丙烯,
后者在浓硫酸中进行水解反应得到3-丁烯酸。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含氰废水很难处理,因而抑制了3-丁烯酸的生产。
  (2)压力法  丙烯醇、醋酸和一氧化碳在PdCl2的催化下,在压
力反应器中经羰基合成一步制得3-丁烯酸,但是反应的压力很高
(8.97MPa),时间很长(21h),反应温度仅80℃,产率82%。从技术
上看,这种方法的生产成本很低,对环境友好,只是反应压力太高。
    5.1,2-二甲基-4-异丙基苯
  1,2-二甲基-4-异丙基苯是溶剂法生产铜酞菁的溶剂,目前全部
依赖进口,价格在2万元/t。我国铜酞菁的年产量在2万t以上,以
每吨消耗50kg1,2-二甲基-4-异丙基苯计,需要1000t以上。合成方
法:以邻二甲苯为原料,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以丙烯为烷基化试剂,
经傅-克反应生成1,2-二甲基-4-异丙基苯。
    6.2-甲基-4-甲氧基苯基苯胺
    2-甲基-4-甲氧基苯基苯胺是合成黑色荧烷热敏染料的关键中间
体,而荧烷类热敏染料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品种,占热敏染料总量的
1/3。2-甲基-4-甲氧基苯基苯胺类热敏染料因其优良的性能和广阔的
市场空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们的开发和生产也成为热敏染
料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国内生产2-甲基-4-甲氧基苯基苯胺成本在120元/kg以上,但
在国际市场上,它的价格仅为10美元/kg,这样就使得我国的产品在
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也不能获得市场份额,而日本厂商一直垄断
该市场,每年的产量在800t左右,而国内的产量仅3t。因此必须对
2-甲基-4-甲氧基苯基苯胺的合成路线进行全面改进,使生产成本更
加低廉,打入国际市场。

        有机氟中间体热度不减
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江建安
  1.含氟硝基苯系列
  对氟硝基苯是含氟硝基苯中较重要的品种,我国已有4~5家工
厂生产。该系列中比较重要的还有:2-氟-4-硝基甲苯、2-氟-6-硝基
甲苯、1,2,3-三氟-4-硝基苯、2,4-二硝基氟苯、5-氯-2,4-二氟硝
基苯及5-氟-2,4-二硝基苯甲酸(合成环丙氟哌酸的中间体)等产
品。2-氟-4-硝基甲苯、2-氟-6-硝基甲苯是合成农药杀虫剂的中间体。
2-氟-4-硝基甲苯的合成从邻甲苯胺出发经硝化生成对硝基邻甲苯
胺,重氮化氟化后即得目标产品;2-氟-6-硝基甲苯则从2-氟-4-硝
基甲苯出发,先将硝基转化为氨基,再经硝化得到邻位硝基,使对位
的氨基经重氮化和醇解而消去,最后得到2-氟-6-硝基甲苯。这两种
化合物国内已投入工业化生产。
    2.氟苯甲醛系列
  2,4-二氟苯甲醛、2,6-二氟苯甲醛、2-氯-6-氟苯甲醛都是有很
好市场前景的中间体,可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的生产,它们的合
成均可从对应的硝基甲苯出发,转换成所氨基后经重氮化成对应的二
氟(或氟氯)甲苯,进一步将侧链上甲基经(光)氯化法转换成二氯甲
基,然后再氧化为对应的氟苯甲醛。2-氯-6-氟苯甲醛和2-氟-4-氯
苯甲醛分别用于生产氟氯苯菊酯和氟氯氰菊酯,国内已有3家以上企
业生产。
  值得一提的中间体还有对氟氯苄、2,6-二氟苯甲腈和2,6-二氟
苯甲酰胺,它们是多种高效无公害杀虫剂的中间体,如多种苯酰脲类
杀虫剂,除虫脲(敌灭灵)、氟灵脲、伏虫隆、氟虫脲(卡死克)、杀
虫隆、氟优脲等。2,6-二氟苯甲腈和2,6-二氟苯甲酰胺的合成从2,6-
二氯苯甲腈出发用KF氟化即得2,6-二氟苯甲腈,进一步水解即得2,6-
二氟苯甲酰胺。国内已有至少2家以上企业生产。
    3.杂环含氟化合物
  吡啶类已形成生产能力的有:2-氯-3-氟吡啶(用于氟啶酸系列
药物合成)、2-氯-5-三氟甲基吡啶、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2-羟
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2氯-5-三氟
甲基吡啶等。5-氟脲嘧啶用于药物合成,更多的是用作含氟染料合成
的中间体。
  四氟磺内酯和六氟环氧丙烷(HFPO)也可列入杂环含氟化合物,但
他们主要不是用于医药中间体,而是用于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精细
化学品如表面活性剂和含氟油脂等。四氟磺内酯是由四氟乙烯和三氧
化硫反应制得,主要用于合成全氟磺酰树脂,再进一步制磺酸膜,可
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离子膜法制碱的电解槽隔膜。四氟磺内酯
开环后可用于合成表面活性剂。六氟环氧丙烷是六氟丙烯在较高温度
和压力下同氧反应制得的,可用于生产PPVE、PSVE、PEVE、PMVE等
重要含氟单体和含氟醚油和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
    4.含氟醇类化合物
  三氟乙醇在医药方面主要用于合成含氟麻醉剂(如异氟醚),用
于其他药物和染料合成,还用于合成除草剂三氟硫甲基,在有机合成
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国外总产能在2000t/a以上。由于较早期的合
成要从三氟乙酸用H4LiAl还原制得,成本较高,后来研究了很多方
法,其中最适合工业化生产、成本较低的方法是以HCFC-133a(即
CF3CClH2)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经水解制得。众所周知,HCFC-133a
是以三氯乙烯为原料生产HFC-134a的中间体,也是生产HCFC-123的
副产物,成本低且易得,因此三氟乙烯的成本和售价大大下降。国内
已有6家以上企业生产三氟乙醇,由于其良好的出口前景,应当还有
一定的发展空间。
  另外,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重要含氟醇是六氟异丙醇(HFIP)和四
氟丙醇(TFP),六氟异丙醇是新型含氟麻醉剂七氟醚的中间体,国外
已较多使用该麻醉剂,国内也有不少于2家企业正在开发该产品,国
内外对六氟异丙醇的年总需求量约数百吨,其合成方法是用六氟丙酮
催化加氢。四氟丙醇是四氟乙烯同甲醇在催化剂存在下的调聚反应产
物(n=1),主要用作特种溶剂,目前国内正在迅速发展,主要用于出
口,年需求量超过2000~2500t。
    5.含氟酮
  含氟酮中最有价值的是六氟丙酮(HFA),除用于合成六氟异丙醇
外,还是合成六氟双酚-AF的中间体。后者作为氟弹性体的交联剂使
用。随着氟弹性体的快速增长,六氟双酚-AF的全球年需求量估计在
250t以上。六氟丙酮还是含氟聚酰亚胺的主要原料6FDA的中间体。
六氟丙酮还用作合成透明氟树脂(Teflon-AF)的共聚单体PDD,这
些都是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可见,发展六氟丙酮生产具有较高的
商业价值。六氟丙酮常温下是气体,通常以三水化合物(液态)的形
态出现。合成方法较多,最简便的方法是将HFPO在催化剂存在下异
构化,可得到很高的转化率和收率,产品纯度高,但成本相对较高。
工业化的生产方法还包括六氯丙酮用氟化剂氟化成六氟丙酮,此法得
到的产品纯度稍差。成本最低的方法是将六氟丙烯生产中的剧毒副产
物八氟异丁烯(PFIB)通过氧化制得HFA,但反应较复杂,且需处理
的三废也较多,资源的数量有一定的局限性。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含氟酮是4,4'-二氟二苯甲酮(DFBP)。DFBP
是新型高效脑血管扩张剂氟苯桂嗪和治疗老年神经性痴呆症药物的中
间体,我国正在建设200t/a规模的生产装置。以二对苯氨基甲烷为
原料,经重氮化、氟化后成为二对氟苯基甲烷,同硝酸反应即得目标
产物。
    6.三氟甲苯系列
  三氟甲苯系列中间体不仅用于药物合成,更多地是用于合成农用
化学品,特别是除草剂。现已生产的主要品种有三氟甲苯、邻氯三氟
甲苯、间氯三氟甲苯、对氯三氟甲苯、间溴三氟甲苯、2-氯-5-间溴
三氟甲苯、间硝基三氟甲苯、间氨基三氟甲苯、间羟基三氟甲苯、2,4-
二氯三氟甲苯、3,4-二氯三氟甲苯、间二(三氟甲基)苯、3,5-二硝
基三氟甲苯、3,5-二氨基三氟甲苯、对三氟甲基苯胺、2,6-二氯-4-
三氟甲基苯胺(氟虫腈即锐劲特的中间体,该杀虫剂全球年销售额达
1亿美元以上,在90多个国家销售,国内已建立合资企业,年产300t)、
4-氯-2-三氟甲基苯胺、4-三氟甲基苯胺(有1000t/a以上产能)、2-
氯-4-三氟甲基苯胺、2-三氟甲基苯甲酰氯、间三氟甲基苯异氰酸酯
(TMPI)等。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