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石油和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建设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 李勇武
一、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资源消耗高、容易造成污染的行业。长期以来,广大企业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在节能降耗、
清洁生产、综合利用、“三废”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具备实施
循环经济的起步基础。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对循环经济理念认识不足,转变经
1.济增长方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还没有摆到行业工作的重要位置
虽然不少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有一些企业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但就大多数企业来讲,对
循环经济的认识还仅停留在从节约出发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上,而不是站在整个社会资源和环境的高度,主动减少
废弃物,同时考虑不同产品或相关工业领域间的代谢和共生关系,以形成封闭的循环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和环境的
改善。因此,从行业整体上看,实施循环经济的工作还只是初步的,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差距很
远。行业中,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优化,重利润增长、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的倾向还有相当的市场。现在,“十一五”规划已经启动,一些专业规划、区域规划和企业规划陆续编制完成,从
了解的情况看,有些规划还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实施循环经济工作的目标、重点和措施还不
明确。
2.整体工艺技术水平落后,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完善
目前,在整个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偏低,传统产业仍居主导地位。改革开放20多
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必须看到,这个发展主要靠的是引进技术的支撑,特别是石油化工和化工
重点产业,长期依赖引进技术。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工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成套技
术很少,出口产品大多是低档的初级原料,而且以重污染、高耗能为代价。从化工行业的状况看,大批高能耗、高
物耗、高污染的落后工艺和设备还在运行;环保投入少,设施落后,生产过程缺少控制;资源再生、能源回收利用
技术较少,产品深度开发力度小。虽然有了一批比较成熟的能源节约、清洁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的新工艺和新
技术,但总体上讲数量比较少,水平也比较低,特别是缺乏关键共性技术,难以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力支撑。
3.结构不合理,行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
据统计,目前石油和化工行业年消耗各种能源折合标准煤2.5亿多t,约占全国耗能总量的16%,排放工业废
水30多亿t,工业废气1.4万亿m3,产生工业固体废弃物8400多万t,分别占全国工业“三废”排放总量的16%、
7%和5%,位居第1、4、5位。其中,氮肥、纯碱、烧碱、电石、黄磷等五大高耗能产业的能耗,约占行业总能耗
的60%。这些高耗能产业,单位产品能耗与国外平均水平比都有较大的差距,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又排放大量
的废气、废液和废渣,给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耗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巨大浪费和环
境压力,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4.企业管理薄弱,政策环境及科学评价体系尚不配套
近年来,企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企业管理滑坡的问题也十分严重。有的企
业急功近利、粗放经营,忽视资源消耗定额管理和统计核算及物料平衡,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意
识淡薄,只抓生产,不重视环保投入和安全管理,环境污染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还有的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即
便有也不认真执行,没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和激励约束机制,难于调动职工节约降耗、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企业是实
施循环经济的主体,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强企业的资源和环境管理。此外,石油和化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产
业,在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技术支撑体系、标准规范、产业化示范和推广,以及科学评价体系等涉及行业循环经
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还缺乏认真的研究和思考,更没有形成适宜的政策培育环境。
二、强化工作重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实施循环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发展循环经济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摒弃传统的模式,把发展观统一到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
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开放20多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
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增长奇迹,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面对行业发展存在的严
峻问题,我们必须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既充分认识资源对行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支撑作用,又要看到资
源对经济增长的重要约束作用,把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2.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增长方式
我们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坚决遏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
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以及化工园区的盲目发展。要加快淘汰能
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工艺和技术,鼓励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少的产品。要通过
延伸产业链,增加加工深度,提高产品的精细化率,扩大高端产品的比例。对氮肥、纯碱、烧碱、电石、黄磷等高
能耗行业,要通过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整合和产品延伸,提高经济规模,降低资源消耗。对铬盐、农药、染
料等高污染行业,要严格准入条件,加大治理力度。对国家已经或正在采取调控措施的部分过热产品,必须坚决地、
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3.依靠技术进步,为循环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要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开发和推广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
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
技术等,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再向零增长转化,
使污染排放从正增长向零增长、再向负增长转化,从源头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的巨大压力。
4.加强企业管理,把循环经济工作落到实处
企业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体,也是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源头,加强企业资源环境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
础。2003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清洁生产、节能节水、“三废”处理、能效标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循环经济
促进法》及资源综合利用、废旧产品回收利用等有关法律法规也将陆续颁布实施。化工企业要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
性,积极承担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强消
耗定额、排放控制、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的管理,逐级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岗位职责,完善计量、统计、核
算制度。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形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风尚。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机制,坚持节奖超罚,调动职工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5.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是抓好重点行业。化肥、两碱、电石、黄磷以及农药、染料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综合治理的难度很大,
也是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认真制定各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任
务,突出抓好结构调整,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淘汰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落后工艺及装置,同时积极推进企业改
革和整合、重组,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为实施循环经济奠定基础。
二是抓好重点企业。在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全国1000家高耗能企业中,石油和化工有340家;在国家第一批循
环经济试点单位中,有12个化工企业和两个化工园区。抓好这些重点企业,就抓住了行业一半以上的能源消耗。
三是抓好化工园区。化工园区以集约化生产方式,代表着现代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实施循环经济理
念、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重要模式。化工园区要按照“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思路,
把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让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四是抓好民营企业。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行业最有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成分。要引导
民营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选择产品新、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项目,
围绕主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6.加快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科学评价体系
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应该有一套
科学的评价体系,应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来客观公正地评价和衡量一个地区、一个产业或一
个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贡献,以此推动行业抛弃传统的发展模式,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