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能源 涨价 新能源 全球经济
原油高调唱响2007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 郭海涛
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超过预期,预计全年GDP增速在11.3%左右,这已经是连续5年经济增速超过10%,由
此也带来了对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虽然能源需求弹性系数已经在2006年出现了下降,国家也采取了严格的节能
减排措施,但能源需求增长的绝对规模仍相当可观。由于国内石油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进口原油价格对国
内油品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油品价格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原油价格上涨推动的成品油价格上涨表现出两种
方式:一是政府允许成品油价格进行一定幅度上调;二是在东部省份出现了油荒,有钱买不到油,即隐性涨价。而
供给不足和油价上涨,也引发了煤炭等其他能源品种价格的上涨。在传统能源需求增长和价格上升的同时,新能源
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原油价格频创新高
2007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原油需求量3.5亿t,其中国内生产1.86亿t,同比增长1.5%,比2006
年的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进口1.64亿t,同比增长13.1%,比2006年的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
接近47%,比2006年上升2个百分点。
2007年,价格上涨依然是能源领域最受关注的核心问题。这既涉及由于供求关系紧张引发的国际原油价格上
涨对国内能源价格的冲击,也涉及国内能源价格形成体制的改革问题。2007年初,受全球暖冬气候及美元走强影
响,国际油价曾一度出现回落,但随后很快出现震荡上行的局面。在夏季需求高峰、美国经济前景不明朗、飓风频
发、美元持续贬值、全球流动性资金增加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二季度以来油价一路攀升,甚至一度出现临近100美
元/桶的局面。由于原油价格上涨而可能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的阴影笼罩着全球经济。
二季度以来,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的压力持续向国内市场传递,炼化企业利润率大幅下降,成品油要求提价的压
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一路攀升,迫使政府推迟成品油提价,最终选择了在9月份
CPI增幅趋缓之后上调了成品油价格,但10月份的CPI迅速出现了回升,达到了6.5%。虽然油价上调,国内供需
紧张的局面仍然持续,东部沿海一带出现了大面积的“油荒”。三季度以来,由于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地方炼厂纷
纷停产、工农业生产用油需求增大等原因,国内柴油需求缺口不断增大。进入10月下旬,部分地区供需更为紧张。
11月份CPI达到了6.9%的新高,由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心越来越严重,近期国内油价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具体来说,影响原油价格走高的因素包括:①需求基本面向好是支撑油价高位运行的基础。由于需求增势强劲,
而原油供给增长能力非常有限,全球剩余产能在总产能中的比重已经不足2%,世界石油市场处于一种极其脆弱的
平衡状态中。这种紧张局面决定了任何外来挠动都会将原油价格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位。②美元持续走弱是推动油
价上涨的重要因素。美国经济受房地产市场拖累,增幅将继续放缓。次级贷款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虽然已经超过了半
年,但至今没有释放完全,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还在持续。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累积和9月份以来的联邦储备
利率的两次下调使得美国进入降息通道预期,这进一步导致了外汇市场中美元持续疲软,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也
呈上升态势。③伊朗地缘政治冲突是推高油价的挠动因素。伊朗核问题持续对国际油价施加压力,其对国际原油的
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国际市场担心伊朗原油供给量下降;二是该问题如果恶化可能会危及波斯湾的石油出口。
④飓风频繁是另一个冲击国际原油市场的重要因素。美国地区飓风活跃,从而推动了天然气期货价格强势上涨,并
支撑了石油市场基本面。
新能源成为关注重点
在传统能源价格频创新高、供给不稳定性增加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加速发展新能源、可替代能源越
来越受到关注。事实上,近两年来受环保、节能降耗、能源供给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新能源、可替代能源已成为
国家大力扶持的发展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品种多,分布广,数量丰富,开发潜力大,将是最
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接替能源。因此,我国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新能源的发展。目前国家对新能源产
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二是有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产业政策。正在研究中的“国
家能源战略”对新能源给予了极大关注,石油公司也正在对新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评估。2007年是我国新能源发
展的一个新起点。
2008年油价冲高100美元
从需求面来看,2008年影响能源市场走向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全球经济的走势。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对美国经
济的拖累为2008年的全球经济增长蒙上了阴影。世界经济增长的另一引擎——中国,在2008年也将进入本轮经济
增长的下降阶段。中央政府也已经明确了2008年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
增长幅度较2007年将会出现下降。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速的放缓,将会降低对原油需求的增长。
从供给面来看,2008年全球原油的产能提高有限。伊拉克由于社会动荡,在原油生产方面投资难以正常进行;
沙特原油产量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的能力正在受到怀疑;南美地区不断推进的国有化措施正在对原油生产产生负面作
用,国外投资将继续撤出;俄罗斯和中亚一带的产能提高也有限。
在政治方面,伊朗核问题仍是悬在国际油价上方的一把利剑。伊朗核问题在2008年仍会是一个焦点问题,短
期内很难彻底解决。美国的天气和库存也仍将是影响国际油价的重要因素。
预计2008年我国原油需求增幅将会有所回落,但总需求量将超过3.6亿t。在生产方面,我国虽然在2007年
的原油勘探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但由于形成产能还需要时间,因此2008年的生产仍将基本维持2007年的规
模或略有增加。预计2008年原油生产量可接近1.9亿t,保持低速增长。由此可见,要保证市场供需平衡,2008
年需要进口原油1.7亿t左右,原油对外依存度将稍高于2007年,在47.2%左右。在原油价格方面,由于需求增
幅可能降低和供给增幅不大,国际原油市场仍将维持脆弱平衡,油价上涨的幅度将会缩小。但是,如果美元继续疲
软,那么原油价格超过100美元/桶将是可以期待的。(编者注:1月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
价格达到100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