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节能减排企业当先技术、资金谁来买单——加快重点技术攻关、产学研结合助力减排目标顺利实现
2008年10期 发行日期:2008-03-17
作者:无鸣
节能减排企业当先技术、资金谁来买单
——加快重点技术攻关、产学研结合助力减排目标顺利实现
    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主要污
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为实现这一约束性指标,2006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
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工
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2006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同时强调,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我国多个行业开始大规模节能减排,启动了十大重点节能工
程,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一方面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
2007年依法淘汰一大批落后生产能力,关停小火电2157万kW、小煤矿1.12万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t/a、
炼钢产能3747万t/a、水泥产能8700万t/a、造纸产能449.6万t/a、酒精产能42.1万t/a、味精产能7.2万
t/a、柠檬酸产能2.3万t/a,大大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2007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27%,节能8980
万t标准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了4.66%和3.14%,首次实现了双下降。
  但在日前召开的“两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表示,从目前看,今后三年要完成“十一五”节能减
排的目标任务还很艰巨,要保证每年平均单位GDP能耗降低5%以上,减排总量减少到7%以上。节能减排是由多
种因素所决定的,目前主要是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偏快,产业结构重型化格局还没有改变;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
和放慢“两高”产品生产的动力还不足,节能减排的一些重点治理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从工作层面看,还存在着
认识尚没有完全到位,政策机制还不完善,所以企业节能减排的自觉性还没有全部激发出来;监督管理和处罚力
度还没有到位,再加上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特别是节能统计工作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需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和
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监督、监管力度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提升全社会节能减排意识。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众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发展中存在着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
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是节能减排的重点改造群体。但大部分中小企业技改、研发能力相对薄弱,资金不足,因此
需要各级政府必要的引导资金予以支持,加之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等,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
发,大力推广共性节能减排技术,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
改变现有落后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加快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工作进程,长远来看是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持续、
深入进行的有效保证。(无鸣)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