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可持续发展与化学工业
2008年35期 发行日期:2008-12-01
作者:朱曾惠
可持续发展与化学工业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朱曾惠
    化学工业是现代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除了自身全面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外,化学工业对许多行业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对可持续发展与化学工业之间关系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全面认识和理解可持续
发展的同时,还应根据化学工业自身的特点进一步研究一些共性问题,以利于化学工业在新的形势下抓住机遇,
求得发展。国际化学工业协会联合会发表了一篇题为《可持续发展与化学工业》的报告,从全球化学工业的角度
比较系统地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给全球带来挑战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全世界人民的进步和发展不应当
危害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各种关注需要统一考虑。虽然人们尚不能确定未来几代人
的需求,但是当代领导人必须面对相关的挑战,在政策上确保不要选择影响后代人的方式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必须是经济、环境和社会3方面目标的协调实现,因此要确定对它的认识和必须包含的基本内容,并
通过一系列会议得到社会的广泛接受和认可。
  可持续性有3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内容,指对稀有资源以及相关产业和经济进行有效管理;二是环境意
识,指不能给生态环境施加难以承受的负担,维持生命的自然基础;三是社会观点,指人类是关注的中心,由于
世界人口不断增加,需要尽可能地提供平等的机遇、自由、社会公平和安全保障。
  当前,世界面临着全球性的挑战:从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佳的利益;确保不向生态系统施加过分的压力;世界
人口的不断增长;纠正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可持续发展号召各国人民、政府、行业和组织都要对此采取行动,
全球化学工业已经接受此挑战,并认为可持续性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责任。
  随着化学工业的进步,它正在通过化工产品来提高人类生存条件和自身经营业绩。化学工业对可持续发展持
乐观态度并相信可持续发展可以成为知识、智慧的平台,使化学工业与其他产业以及社会各部门形成共识——如
何提高和改善生活标准及环境。
  2.化学工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化学工业的产品和服务是满足人类各种需求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们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食品到衣着、
住房、交通和通讯,甚至娱乐活动。化学工业还能帮助其他工业部门解决存在的问题,如能源、信息技术、环保
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领域。
  化学工业是社会重要的供应者,它面向广泛的下游工业以及广大消费者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在支持其他工
业的业绩改进、研究开发进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从化学工业本身看,它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创造着财富,
对公众事务和社会责任给予主要的财政支持。由于人们的生活标准在很大程度上由物质所决定,因此具有先进产
能的化学工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居于决定性的地位。
  世界化学工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需要形成文字纳入各家公司的活动规划中,由此建立行业的框架平台。化
学工业的“责任关怀”倡议、自我监测系统和其他自愿性规划(如“可持续技术”、教育和工业参与计划、能源
效率计划等)都是该框架的组成部分。各公司都要面对挑战,担起责任,并积极行动起来,在自身发展规划中必
须考虑社会和下一代。
  世界化学工业认为改进业绩的关键在两方面:一是对达到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二是提高业绩和透明
度。在“责任关怀”概念下,化学工业承诺要在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各个层面不断探求业绩改进,培训职工并
向客户和相关社区交流产品应用和总体运作情况。通过这些工作,化学工业提高了自身效率,降低了对健康和环
境的风险,制造出更好的产品,从而为人类和社会作出贡献。
     3.化学工业在创新中的领先地位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需要许多新的途径。化学工业的贡献就是不断进行产品的创新,使它们满足用户的需
要;同时创新制造工艺,减少对健康和环境的风险。这些贡献的基础来自知识和经验,它不仅能将创新用于化学
产品的制造、储运和应用上,还可用于再加工、回收循环利用和解决环境问题等方面。换言之,化学工业面临的
挑战就是最大限度地进行创新,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化学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对各化工公司而言,需要在以下8个方面做出努力:①坚持产
品、技术和各种工艺的改进须为未来发展提供最大的可能;②开发新型的综合环境技术;③与化学工业的用户保
持密切合作;④适应全球化竞争条件;⑤使产品尽快进入市场;⑥加强研究开发工作,从盈利所得中取得研发经
费;⑦对于社会相关政策的讨论要积极提出观点和建议;⑧提高工艺过程收率。
  4.通向可持续发展经济目标的途径
  经济的全球性竞争不断加剧,经济系统间的关系也日趋复杂。多国化学公司正在用共同标准进行全球投资和
市场开发,以建立世界市场观念,它们要在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骨干作用首先须在国际贸易中体现自由和公平。贸
易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其核心也是可持续发展,贸易环境要求增长能在可预见的透明基础上进行,用长期性的
决策指导投资者,这也包含政府对工业的干涉和协调、用税收提高收入,因此会对工商业带来一定负担。
  创造财富和利润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再投资和研究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新技术、改善环境。为了
获得丰厚的利润,需要创建灵活的企业结构。
  为了在可持续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化学工业的长远未来必须立足于具有发展动力的政策,不仅在创造财富
和就业机会上继续作出贡献,还要不断提高公司的创新和再造能力,保持国际竞争能力。
  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的世界经济将对化学工业带来一定积极的影响,它要求向其他国家或集团(特别是
发展中国家)转让有效技术必须具备环境、健康和安全的高标准;在其他国家的化学工业运作要应用全球性的可
比标准;要求监测并确保达到全球一致的且可被接受的标准;通过培训班在其他国家重组工厂和办公部门,对职
工和用户进行知识培训。化学工业对建立适应上述要求的经济框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也需要管理者的推动。
  5.通向可持续发展环境目标的途径
  为进一步保护环境,社会要求建立一套严格的标准,并提出市场经济中的相关参数,而各工业部门要确定自
身的标准如何达到这些参数要求。对化学工业来说要考虑以下一些参数:
  (1)科学环境监测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坚持环境保护和废物减量化的综合道路,即对产品和工艺进行综合的环境保护考虑,并尽早开始。综合
的环境保护加强了工厂和产品的安全,能改善废弃物的产生状况,提高生产效率。此参数符合化学工业“责任关
怀”承诺制中“产品服务标准”。
  (3)能源成本是化学工业的关键,由于经济和环境方面的优化原料和能源利用政策是各公司最佳利益所在,
公司有责任对此进行贯彻实施,以兼顾环境和经济两方面。此政策也包括产品的回收和再次利用。
  (4)对能源投入进行竞争是必要的。对有限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化学工业通
过产品创新使其他产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化学工业需要有一个能被各国政府采纳的全球性的政治-经济框架,使之有利于公司的
决策。
  6.通向可持续发展社会相关目标的途径
  化学工业的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化工公司在全球市场上进行有效竞争并取得成
功,保证未来有长期的就业机遇,给予业绩认可,坚持劳动保护并显示对发展中国家问题的关注。
  社会的当前需求要由社会本身活动及各种关系进行界定,从而形成舆论。化学工业必须表达自己的意愿,公
开承诺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在对风险的讨论中,参与者的各种意见都可以提出来,不论这些看法或感觉是否合
理。化学工业对环境报告和风险问题的讨论需要公开透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在社会中形成舆论,推动社
会向既定目标前进。
  7.政策的挑战
  化学工业认为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是市场经济唯一的出路,化学工业要求政策上能保证维护市场经济框
架,在此框架中达到既定目标的最佳手段就是将立法、自愿性措施和市场能力组合起来。
  建立与市场经济兼容的环境政策不是单纯地起草详细的法规,而是要确定透明的、可以达到的环境政策目标。
实际上,社会的长期利益与当前的科学水平是确定环境标准的依据,环境政策作为一整套战略不能只是国家行为,
而必须符合科学和社会的变化趋势。
  经济政策必须要促使环境进行结构性变化,从国家层面上考虑收入和就业的分配,并给予结构调整充足的时
间。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重要性,各国单独采取行动并不可行,不应用单边措施来面对境外的环境问题。因此,国
家政策要能促进世界多数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各国必须努力做到和谐一致,至少要保持环境目标一致,这须要
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
  经济和社会政策最重要的工作包括:①用鼓励国家干涉调停的办法保证框架适合市场经济;②促进国际贸易
中的自由公正;③通过促进工业调整改组、减少非竞争性成本(劳力、能源)争论、加固科学和技术基础来提高
国际竞争力;④完善基于合理科学基础的法规和环境政策,并允许自愿的原则;⑤根据长期可预见的原因制订管
理法规。
  可持续发展中的结构性变化要求在政策中及各项政策之间进行密切合作,例如各项措施应当互相协调,不要
矛盾,对总体目标保持一致。这就要求每项政策都相应地确定各自的重点。
  政策的制订工作应当与研究的重点和目的协调一致,政策的制订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公司、研究机构、
大学以及社会中相关团体间的创新潜能。为了取得成功,这些领域中的活动必须集成于全球性科学和信息交换网
络中。
  此外,可持续发展要预先建立一个有效的教育和培训系统,教育和培训相关的政策,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提
出预警性问题,提高人们的能力和意愿,以促进经济和社会中的必要变革。
  8.评价目标和方法的指标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3个层面(经济、环境和社会相关问题)不可分割,要达到这些目标需整体考虑。一国的
行动不可能左右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政治和政策协调框架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预先确定的基本协定不
仅仅是某个目标或通用国家政策所采取的行动,更重要的是遵循国际程序和决策过程,并且一定要明确目标。
  各个目标间的矛盾必须要在各项措施实施前进行解决,由于一些矛盾的复杂性需要逐项进行研究,使目标和
方法能有适当的组合。
  各项目标和方法都必须满足以下指标:
  ● 可实施性:目标必须依据现实制定,既不超越也不落后于系统的可能性和相关能力。
  ● 均衡性:在经济、技术环境指标和社会接受度的基础上做出总体评价,保证工作在均衡情况下进行;
  ● 灵活性:目标和措施的设计必须采用符合变化的要求;
  ● 可逆性:如果出现新情况或是发生意外的相反效应,要能撤回某些目标或采取异常的手段;
  ● 竞争的中立性:目标和方法必须不违反平等原则,更重要的是不能损害国际竞争中的平等机遇,要在最
适合的层面上进行。
  所选手段和方法必须符合市场的法律,不能影响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责任行动不仅是公司不可替代的组
成部分,也须每个公民遵守和履行。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