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9日,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生效13周年。在中国监控化学品协
会的协助下,我刊特邀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科学咨询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研究员夏治强
撰写本文,谨此纪念《公约》生效13周年。
履行国际禁化武公约取得新进展
——OPCW科学咨询委员会第15届会议情况介绍
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科学咨询委员会 夏治强
OPCW科学咨询委员会(科咨委)第15届会议于2010年4月12~14日在荷兰海牙OPCW总部召开。会议由科
咨委主席菲利普·科尔曼博士(Philip Coleman)和副主席迈赫迪·巴拉里·穆德博士(Mahdi Balali-Mood)
主持,科咨委全体25名委员参加了此届会议,其中美国William Kane为新当选的科咨委委员。OPCW副总干事约
翰·弗里曼代表总干事罗赫略·菲尔特大使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一、履约新进展
目前,OPCW共有188个缔约国,6个缔约国(韩国、阿尔巴尼亚、印度、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俄罗斯联邦、
美利坚合众国)宣布拥有化学武器,包括71194t化学毒剂、867万件化学弹药和容器等。截至2010年2月28
日,已销毁40886t化学毒剂,占宣布总量的57.43%;已销毁393万件化学弹药和容器,占宣布总量的45.33%(见
表1),其中第一类化学武器的销毁情况见表2。
目前,已有182个缔约国设立了国家主管部门;126个缔约国为执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简称《公约》)
建立了立法和行政措施;83个缔约国的立法已覆盖所有关键领域。OPCW收到了178项初始宣布,13个缔约国宣
布了化学武器生产设施: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中国、法国、印度、伊朗、伊拉克、日本、利比亚、俄罗斯联
邦、塞尔维亚、英国、美国及韩国,共宣布与化学武器生产有关的设施70处,现已经销毁43处、改装用于和平
目的19处(见表1)。
截至2010年2月28日,OPCW在81个缔约国领土上进行了4051次视察,其中包括2226次化学武器方面的
现场视察。在宣布的总共227处与化学武器有关的地点中,195处已接受过视察(见表3)。
根据《公约》的规定,各缔约国共宣布有5504处工业设施,其中4990 处工业设施有义务接受OPCW视察。
截至2010年2月28日,OPCW在81个缔约国领土上对1103处设施共进行了4051次视察,其中包括1825次工业
设施现场视察(见表4)。
表1 化学武器和生产设施的宣布、销毁及改装情况
项 目 化学战剂/t 弹药/容器/万件 化学武器生产设施/处
宣布 71194 867 70
销毁 40886 393 43
为和平目的改装 不适用 不适用 19
表2 第一类化学武器的销毁情况
宣布拥有化学武器的缔约国 宣布毒剂数量/t 已完成销毁任务的百分比/%
阿尔巴尼亚 15 100(2007年7月11日)
韩国 601 100(2008年7月10日)
印度 1044 100(2009年3月26日)
美国 27772 71.28(2010年2月28日)
俄罗斯 39975 46.31(2010年2月28日)
利比亚 23 0
表3 已进行的与化学武器有关的视察活动
项 目 作设施宣布的缔约国/个 宣布的现场或设施/处 已进行视察/次 已视察现场/处
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13 70 418 67
化学武器销毁设施 6 37 1250 37
化学武器储存设施 7 38 415 36
遗留化学武器 3 35 52 25
老化学武器 13 47 91 30
总 计 227 2226 195
表4 已进行的工业核查
作设施宣布的 宣布的现场 已进行 已视察
项 目 缔约国/个 或设施/处 视察/次 现场/处
附表1 22 27 205 36
附表2 37 431 496 254
附表3 35 479 282 234
其他化学生产设施,包括特定有机化学品(磷硫氟) 80 4567 842 579
总 计 5504 1825 1103
经过正式效能水平测试,OPCW在缔约国中指定了20个分析化学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能进行与化学武器有关
的化合物的分析,目前有18个指定实验室具有样品分析资格。OPCW还建立了分析数据库,该分析数据库经过了
同行鉴定和认证,包括3400多种与化学武器相关的化合物的资料,OPCW 可向缔约国提供最新的OPCW中央分析
数据库光盘(OCAD V.12_2009,2009年12月)。
二、纳米材料和技术可能对《公约》的影响
在2009年11月第14届科咨委会议上,科咨委建议继续密切关注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的发展,及其在药物
传递中的应用。因此,此次会议科咨委邀请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Patrick Couvreur教授进行讲座——《用
于药物传递和靶标的灵巧纳米载体》(Smart Nanocarriers for Drug Delivery and Targeting)。Patrick Couvreur
教授是医学纳米技术领域的权威人物,自1975年开始从事纳米技术研究,他首次发现纳米胶囊能够渗透细胞传
递药物。目前,他主要从事纳米颗粒直接作用于靶标癌细胞的研究。
科咨委还邀请来自印度的Ravi Kumar教授做了题为《先进药物输送基团》(Advanced Drug Delivery Group)
的报告。Ravi Kumar教授自2008年1月在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药学和生物
医学科学斯特拉思克莱德学院(Strathclyde Institute of Pharmacy and Biomedical Sciences)讲授药物传
递的课程。
上述两份报告的内容与《公约》相距较远,但其研究内容值得科咨委和OPCW 继续予以关注。
三、分子印迹聚合物初探及其可能对《公约》的影响
在第14届科咨委会议上,科咨委建议今后关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发展状况。科咨
委邀请来自法国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s Arts et Métiers的Christine Pernelle教授做了讲座——《分
子印迹聚合物初探及其对化学武器公约可能的影响》(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Consideration of their Impact on the CWC)。Christine Pernelle教授从事基因分析。
据她介绍,MIP可用于化学毒剂的侦检、防护和洗消,以及现场监测和样品制备。目前,MIP技术在实验室
应用较成功,但在实际应用中不是很理想,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易被污染、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等。建议科咨委
在下次会议上继续进行讨论。
四、老化学武器的销毁进程
科咨委听取了比利时委员Herbert de Bisschop教授关于老化学武器销毁方法的报告。比利时遗留有大量第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化学武器。目前已收回了6万余枚弹药,经认真鉴别分析大约有1/3为化学弹药。比利时采
用切割、爆炸解体等技术已销毁了16000余枚化学弹药,并保持了设施的安全运行。
五、蓖麻毒素和石房蛤毒素的归属
瑞士委员Sefan Mogl先生提供了一份瑞士Spiez实验室关于石房蛤毒素的评论。澳大利亚委员Robert
Mathews博士提供了一份关于石房蛤毒素基本情况的报告。科咨委认为,目前石房蛤毒素和蓖麻毒素的合成路线
复杂、产量低,但他们作为毒素的代表物被列入《公约》化学品附表1中。多数科咨委委员认为仍应将他们保留
在附表1中。但是,《公约》对附表1化学品的严格控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石房蛤毒素在医疗和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根据《公约》规定, 超过5mg的毒素转让应在转让前30天向OPCW 提交申请。这种限制不利于应急
医疗诊断)。《公约》还不允许附表1化学品的再次转让。因此,也有少数委员提议将石房蛤毒素和蓖麻毒素放入
附表2中,加上两个“**”号,做出严格说明,将转让的数量控制在5~10mg,以便于应急医疗诊断的应用。
六、控暴剂与失能剂的争议
瑞士委员Stefan Mogl先生和澳大利亚委员Robert Mathews博士分别介绍了控暴剂(RCAs)与失能剂(ICAs)
的一些基本情况。目前关于“控暴剂”与“失能剂”的术语与相互关系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控暴剂包括失能
剂,也有人认为失能剂包括控暴剂,还有人认为控暴剂与失能剂相互交叉。问题很复杂,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领
域和相关条约,而且涉及政治、军事、法律等领域。代表认为由于目前《公约》缺少对“执法目的”的定义,才
使得对控暴剂与失能剂认识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俄罗斯委员IgorV.Rybalchenko先生介绍说,2009年下半年曾与OPCW总干事讨论过失能剂问题。OPCW总干
事认为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不能政治化,还多次表示要研究此问题。科咨委建议继续关注控暴剂与失能剂问题,
可以请相关技术专家、法律界人士等进行专题介绍,为下次科咨委会议讨论作准备。、
七、BMS分析第一次建立信心演练
英国委员Robin Black博士介绍了2009年11月~2010年1月OPCW 组织的生物医学样品(BMS)分析第一
次建立信心演练的基本情况。来自17个缔约国的22个实验室参加了此次演练,其中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
究院分析实验室。分析样品基质为合成尿样,分析样品共7个,其中1个为空白样品,其余6个样品分别含有甲
基膦酸乙酯、甲基膦酸异丙酯、硫二甘醇及其β-裂解酶代谢物、硫芥子气β-裂解酶代谢物等,分析样品中被检
测物的浓度在10~100ng/ml。各实验室采用的主要分析仪器见表5。此次演练显示了实验室拥有的BMS分析能力,
部分实验室还有定量分析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一半以上的实验室分析过程受到了系统污染。
表5 BMS分析第一次建立信心演练仪器情况
实验室个数
项 目 三重四极杆 离子阱 单四极杆 其 他
LC-MS/MS* 11 — — 1 Orbtrap 静电场轨道阱
LC-MS — — 1 1 Q-TOF(HR) 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R)
GC-MS/MS 5 3 — 1 linear ion trap 线性离子阱
GC-MS — — 14 —
GC/GC-MS — — — 1 TOF 飞行时间质谱
GC-FPD — — — 2
*有4个实验室将LC-MS/MS作为唯一的技术手段。
OPCW计划在2011年举办一次研讨会,并进行BMS分析第二次建立信心演练。
八、科咨委下一步主要工作
科咨委未来工作的内容主要涉及:纳米技术与纳米毒性;关于控暴剂与失能剂;审议采样与分析临时工作组
关于BMS分析的报告;为2013年OPCW召开的《公约》第三届审议会作科学技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