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石化行业“低碳”道路任重而道远
2010年21期 发行日期:2010-06-02
作者:李勇武
石化行业“低碳”道路任重而道远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李勇武
  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与发展挑战。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已成为当前各国面对的共同课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已于2009年11月25日正式宣布了碳减排目标:
到2020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
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是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导致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
放大幅增加,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越来越严重。2008年,全行业能源消费量折合标煤约为3.7亿吨,占全国能源消
费总量的15%,位居工业领域前列;二氧化碳排放也处于较高水平,据我们初步测算,全行业年排放二氧化碳约
8.8亿吨,约占全国排放量的32.6%。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也是转变行业增长方式,降
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在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上进行了大量投入,取得了显著效
果。每年大约有4000万吨二氧化碳得到回收利用。石化行业在不断实践低碳增长模式的同时,也为其他行业碳
减排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根据科学论证,石化产业每减排1个单位的温室气体,可以帮助其他行业或消费者
实现2~3个单位温室气体的减排量。由此可见,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碳减排目标的完成,石油和化学工业任
重道远、大有可为。
    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只从概念到概念,必须与行业的实际相结合。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以降低单位GDP碳排放为目标,落实到每个分支行业、
每个生产和建设项目。二是要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工艺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装备,提高生
产过程中的物料控制水平,降低生产运行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三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综
合利用,特别是推进化工园区的能量物料平衡和能源梯级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四是要大力发展
新产品、新材料,提高产品的精细化率和附加值,为相关行业碳减排做出贡献。
    2010年是石油和化工行业任务艰巨、充满希望的一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进入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
发展方式为主要特征的战略转型期。当前行业经济企稳回升,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从今年1、2月份的情况看,
行业经济开局顺利、运行良好,生产继续增长,市场进一步回暖,价格明显上升,骨干企业的经济效益继续改善。
预计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可能出现两位数增长。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行业经
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相互交织,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综合判断国内外经
济形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这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
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
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为保持石化行业的健康发展增添推动力。
  因此,石油和化工全行业应紧密联系实际,把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融入行业发展的每个环节,确实起到理念
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使发展低碳经济真正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成
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行业可持续增长的有效手段,为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为人
类社会的美好明天做出贡献!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