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塑料(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类合成高分子材料已与钢铁、木材、水泥一起构成现代社会中的四大基础材料,是支撑现代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新型材料之一,是信息、能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乃至航空航天和海洋开发等国民经济各重要领域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的消费资料,大到高铁、汽车,小到电脑、手机,无处不存在橡塑材料的身影。橡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仍将会深刻影响我们的未来。值此CHINAPLAS 2012 国际橡塑展举办之际,我们特推出本期橡塑专刊,管窥橡塑发展现状的同时,更期待与读者分享橡塑新材料将为我们带来的美好未来……
工程塑料大放异彩
工程塑料是目前塑料领域高附加值、高性能材料的热点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机械、汽车、建材、轻工等领域。2011年我国工程塑料的消费量约超过270万t,比2010年增长10%以上。在《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工程塑料已经明确地被列为今后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未来4~5年,我国工程塑料的需求量预计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以汽车行业为例,随着汽车节能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材料轻量化成为发展趋势,工程塑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了解,目前发达国家平均每辆汽车塑料用量达120kg,世界平均水平在105kg左右,而我国平均每辆汽车的塑料用量仅为78kg。据估算,汽车自重每减少10%,燃油的消耗可降低6%~8%,因此,从低碳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汽车塑料大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在电子电器等传统领域,行业对于塑料材料的耐冲击、绝缘性能、阻燃性能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工程塑料产品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同样是大势所趋。
虽然市场空间广阔,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在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应用的工程塑料产品大多数还是来自大型跨国公司,基础树脂的生产以及下游领域的认证门槛依然困扰着国内的工程塑料产业发展。如何学习借鉴国外企业的技术及产品开发模式与经验,提升自身发展水平,依然需要行业人士付出智慧与努力。幸运的是,本次展会上帝斯曼、泰科纳、罗地亚等行业巨头不约而同地带来了各自在工程塑料领域的创新成果,而这些高科技产品正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
生物塑料引领趋势
随着世界化石能源日益紧张,由传统塑料自身长期发展累积及导致的“白色污染”所引发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以秸秆、淀粉等生物质为原材料的生物塑料越来越受人瞩目。虽然目前生物塑料比传统石油基塑料的生产成本高出很多,但因其不依赖石油并且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受到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高度重视。目前,世界生物塑料的消费主要集中于欧美等地,生产消费正在逐步形成规模;我国的生物塑料产业目前还整体处于起步期,PLA(聚乳酸)、PHA(聚羟基脂肪酸酯)等领域拥有自主专利技术,并正实施工业化,此外,产品的下游消费还有待启动。
业内人士预测,到2015年全球对生物塑料的需求将较目前增加3倍以上,未来生物塑料的需求缺口巨大。很多企业意识到这一点,都摩拳擦掌,争相投资生物塑料市场。如德国巴斯夫集团、韩国SK集团近期先后高调宣布推出生物塑料新品;IBM也称将重金研发“可完全降解塑料”等;中国的金发科技、华丽环保等纷纷通过融资上市、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等一系列措施开拓市场。为了顺应强大的“生物”潮流,CHINAPLAS 2012主办方特设“生物塑料专区”,其展出面积比预计增加40%以上。澳格、丹尼斯克、意可曼、易生、海正、金发、MirelPlastics、NatureWorks等都会带来自己的新品。
特种橡胶及热塑性弹性体受宠
特种橡胶作为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重点扶持的化工新材料之一,“十二五”期间将大有前景,国家将重点建设北京、广东、湖南、甘肃、吉林、山西及重庆等特种橡胶基地。特种橡胶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汽车用橡胶制品主要有汽车用胶管、胶带、减震制品、骨架油封、密封胶条,刹车皮碗、皮膜,安全气囊等。氢化丁腈橡胶(HNBR)、氟橡胶(FKM)、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丙烯酸酯橡胶(ACM)、氯醇橡胶(ECO)等特种合成橡胶在汽车中的用量呈快速增长的势头,其用量约占这些橡胶总消耗量的50%~80%。此外特种橡胶在国防、航天及航空工业、医疗、电子等领域起着巨大作用。
热塑性弹性体是弹性体工业上的一次材料革命,是一种介于橡胶和热塑性塑料之间的新型材料,不仅能取代部分橡胶,还能用于塑料改性。它能够使橡胶工业生产流程缩短25%,节能25%~40%,提高效率10~20倍。其产品可使用的范围较广,包括胶鞋、胶布等日用品和粘合剂、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胶管、涂料等工业用品。除了不能制造充气轮胎外,轮胎橡胶制品都能被热塑性弹性体取代。我国热塑性弹性体TPO/TPV的消费结构中,有60%以上用于汽车行业,主要用作汽车的保险杠、挡泥板、仪表板等零部件。有关报告显示,受益于全球汽车产业的复苏,热塑性弹性体TPE未来五年的市场增速可能超过前五年的增速,预计2015年全球热塑性弹性体的年需求将高达560万t,年均增长速度为6.3%。届时亚太地区的需求将占全球总需求的一半左右,仍是规模最大的TPE市场。我国现已成全球热塑性弹性体最大消费国,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强劲增长。近年来,朗盛推出的生物基橡胶、绿色轮胎等前沿产品,埃克森美孚开发的VistalonTM 三元乙丙橡胶、山都平TM 热塑性硫化弹性体 (TPV)等特种橡胶及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等代表了该领域发展的前沿。
纵观橡塑发展的历史,人们对其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可以提供便利、实用的初级阶段,研发生产绿色、节能、高效的高端产品魅力,以定制化理念、高端化产品引领未来趋势将成为主流。对此,《中国化工信息》周刊也会不遗余力地予以关注,希望通过“橡塑展专刊”等多种形式,与读者共同分享橡塑的更多精彩。
《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