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推动行业节能工作深入和提升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李勇武
编者按:为深化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工作,充分挖掘重点耗能产品节能潜力,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开展了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建立工作。6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召开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2011年度能效领跑者发布会,推出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2011年度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标志着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迈出了第一步,意味着行业节能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提升。我刊特摘登李勇武会长的讲话,以飨读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发布有关重点耗能产品的能效领跑者名单,标志着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迈出了第一步,意味着行业节能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提升。
众所周知,石油和化学工业是能源产业、基础原材料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国民经济中能源消耗较高的行业之一。近年来,石油和化工行业一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把节约能源作为工作重点,积极贯彻落实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的各项节能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十一五”期间,行业能耗以年均增长2.5%的增速,支撑了行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1%的增速,同时重点耗能产品的单位综合能耗也显著下降,降幅均超过11%,最高降幅达到29%,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国家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线,要求全行业必须把节能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全行业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复杂的情况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节能政策与措施,努力推进节能工作创新,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方法,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8%,行业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4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0%。虽然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有所下降,表明行业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下降幅度偏低,没有完成行业的年度节能目标,行业节能形势不容乐观,节能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新行业节能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在“十二五”时期的后四年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大的力度推进行业节能工作,努力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为行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做出应有的贡献。
能效领跑者制度起源于日本,是指把生产某一产品能耗最低的企业确定为行业标杆,引领其他企业努力达到标杆企业的能耗水平,这一标杆企业被称为能效领跑者,政府部门给予能效领跑者和达标企业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荣誉表彰等多方面的奖励,对于未达标的企业,则采取警告、公告、命令、罚款等措施,从而促进全行业的节能工作,提高全行业的能效水平。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研究确定高耗能产品和终端用能产品的能效先进水平,制定‘领跑者’能效标准,明确实施时限”。为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推进行业节能工作,中国石化联合会在《方案》发布后就启动了相关工作,决定把能效领跑者的发布作为建立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的切入点,在行业内进行了广泛动员和部署。同时,这一工作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认可和支持,也得到了相关专业协会和重点企业的积极响应与参与。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与帮助下,我们经过深入调研,结合重点用能行业已开展的能效对标达标工作情况,选择确定了合成氨、甲醇、磷酸二铵、硫酸、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和轮胎等10个产品试行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明确了能效领跑者的报送原则,并根据这些产品的能耗数据采集与核实结果,经过与有关专业协会以及重点企业的协调研讨,最终形成了首次发布的能效领跑者名单。相信随着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涵盖重点耗能产品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广,必将对行业节能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次发布的能效领跑者是行业推进节能工作的领先者。他们无论在工艺技术方面,还是在节能管理方面,与传统企业相比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发生了巨大变化,能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已明显缩小,其中部分企业的能效已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例如,上海氯碱化工、新疆天业、天津大沽化工等均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离子膜电解技术与装置,中海建滔天然气制甲醇装置的技术与管理水平达到了世界一流,河南心连心、中化涪陵化工、青岛碱业、浙江巨化电石有限公司等也都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这些企业的能效在各自领域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为这些领跑者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与骄傲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行业中大部分企业的能效水平普遍不高,有的企业的能效水平甚至比较低。从行业能效领跑者、平均水平和落后者三者指标对比情况看,行业平均能效水平普遍低于领跑者10%~30%,有的行业的平均能效水平甚至低于领跑者40%以上;而落后者的能效水平还不到领跑者的50%,有的落后企业与领跑者之间的差距甚至达到120%,也就是说,同样生产1吨产品,落后企业消耗的能源是领跑者的2.2倍。我们对10个重点耗能产品进行了初步测算,假设到2015年产量仍维持在2011年的水平,而行业平均能效水平则达到2011年的领跑者水平,那么当年可节能约2100万吨标准煤,这说明行业节能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节能工作的任务还很重。
建立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全行业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要做大量的工作,包括确定领跑者、制订政策措施以及选择提高能效的技术路线、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等等。因此,需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协会、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多方面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参与,形成工作的合力,才能够有效推进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全行业要以这次发布能效领跑者为契机,积极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推动行业节能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一是要不断完善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实现能效领跑者发布的常态化。要跟踪、研究和总结这次能效领跑者发布的效果,进一步完善工作重点、工作原则、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每年都要发布能效领跑者名单,逐步扩大能效领跑者发布的范围,把这项工作常态化。要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企业对能效领跑者制度的认识,激发企业做好节能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是要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淘汰落后产能是提高能效水平最直接的方式,特别是在当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情况下,也是比较有效的方式。能效落后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拖行业节能工作的后腿,下决心淘汰掉落后的产能和装置。联合会将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于三酸两碱、电石等高耗能大宗基础化学品,控制好总量,淘汰或改造其中部分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和装置。要结合建立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做好重点产品能耗限额和清洁生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制订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并加强对标准实施的督查力度,争取在今后4年内,通过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实现总量平衡和行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同时,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努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的精细化率,提高单位能源产出率。
三是要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节能工作的管理与引导。要以发布能效领跑者为基础,积极借鉴能效领跑者的管理经验,进一步推动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效对标工作,通过采取自身“纵向”对标与企业间“横向”对标相结合的方式,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完善措施、持续改进。能效领跑者也要及时总结节能最佳实践,发挥好典型引路的作用,为其他企业节能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引领行业加快节能技术的应用,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效水平。
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是做好行业节能工作,提高行业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全行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扎扎实实把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工作做好,坚决打赢节能减排这场攻坚战,为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