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环氧氯丙烷反倾销:提高竞争力才是硬道理
2012年26期 发行日期:2012-07-02
作者:□ 仲伟科

环氧氯丙烷反倾销:提高竞争力才是硬道理

□ 仲伟科       

     627日,我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的进口环氧氯丙烷继续按照2006年公告的征税范围和反倾销税税率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进口货源对我国的环氧氯丙烷市场影响几何?反倾销的“篱笆”是否能抵挡住国外技术进步的冲击?

 

进口货源影响几何?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环氧氯丙烷进口自1997年开始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最高峰14.5万吨,19962006年间年均增长率为58.4%2006628日起实施的反倾销措施效果明显,自2007年开始进口量逐年下滑,2010年为4.28万吨,2011年只有2.74万吨。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2010年,国内环氧氯丙烷产业的表观消费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分别为25.47万吨、32.37万吨、33.76万吨、34.29万吨和42.44万吨。

  按商务部的表观消费量数字计算,2010年进口环氧氯丙烷在表观消费量中所占比例仅约10%。按常理推断,这个比例不足以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反倾销呢?商务部在公告中描述的理由是20062010年,“被调查产品对国内的倾销行为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仍然较低,且有先降后升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且“国内产业同类产品对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变动敏感,容易受到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变化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原产于美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的被调查产品有可能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被调查产品的价格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国内产业将进一步受到被调查产品的影响,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价格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

  国内环氧氯丙烷产业到底有多脆弱,以至于其对占市场份额10%的进口货源如此敏感?

 

需要“保护”的产业

  环氧氯丙烷主要用途为生产环氧树脂,目前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大约消耗了85%左右的环氧氯丙烷。世界范围内复合材料产业快速增长,环氧树脂的需求日渐扩大。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增长尤其突出,2000年产量不足6万吨,表观消费量不足20万吨;2010年已超过80万吨,表观消费量超过100万吨。10年间,产量年均增长率接近30%

  环氧树脂生产的快速增长,高额的利润率,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也带动了作为环氧树脂主要原料环氧氯丙烷的投资热,对于急于把多余的氯平衡掉的氯碱企业来说更好比天上掉馅饼。20062007年,我国掀起了环氧氯丙烷建设热潮。产能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已有环氧氯丙烷企业11家,总产能为57.7万吨。据中国化工信息周刊报道,2010年底我国环氧氯丙烷总产能为67万吨。国内最大生产厂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能达32万吨,几乎占国内一半。根据斯坦福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环氧氯丙烷消费量占世界1/3强。

  有人说反倾销是“双刃剑”。反倾销发起后的2005年,环氧氯丙烷市场价格一路走高,最高时达2.6万元/吨,较2004年上涨了约60%,赢利空间放大。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保护并促进了国内环氧氯丙烷行业的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导致部分企业盲目扩能,引发无序竞争,产能过剩。

  产能已然过剩,国家只能采取进一步保护措施,有点儿企业绑架政府的味道。那么这个“篱笆”有用吗?

 

新工艺的冲击

  今年611日,世界第三大环氧氯丙烷生产商苏威公司宣布,其泰国子公司将在我国泰兴投资1.55亿欧元建设一个10万吨环氧氯丙烷新装置,2014年下半年投入运营。新厂将采用苏威公司专有的生物基Epicerol技术,使用生产生物燃料的副产物天然甘油作为原料。泰国Vinythai采用Epicerol技术的10万吨环氧氯丙烷工厂,也已于20122月在泰国投产。陶氏化学也有在上海兴建12万吨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的计划。

    反倾销的“篱笆”也许能挡住进口,但挡不住技术的更新和进步。在我国2011版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甘油法环氧氯丙烷与过氧化氢氧化丙烯法环氧丙烷一起列入鼓励类。

  目前我国67万吨的环氧氯丙烷总产能中,除江苏扬农化工、宜春凯美特化工和江西全球化工等3家共9.0万吨采用甘油法生产工艺外,其余均采用氯丙烯法生产工艺。

  随着生物柴油的生产迅速发展,副产了大量的甘油,而传统的制备环氧氯丙烷制备工艺对环境影响比较严重。甘油法工艺流程短,投资少,无需昂贵的催化剂,生产成本较低,副产物少,废物处理成本低,污染大大降低,对环境友好,不消耗丙烯,原料资源丰富,还可以再生,易形成循环经济。苏威公司也表示:与传统的丙烯技术路线相比,甘油法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六成。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宣称新建甘油法环氧丙烷装置的企业有7家,总产能约30万吨。主要企业有江苏扬农化工、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益海油化、益海天成(兖州)化工有限公司、福建豪邦化工有限公司等。若国内这些计划建设项目部分建成投产,预计到2013年我国环氧氯丙烷产能将达到100万吨。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