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植根未来 AICM 传播化学工业正能量
2012年45期 发行日期:2012-11-26
作者:□ 本刊记者 吴军

  11月16日,一场以“化学:为绿色地球贡献解决方案”为主题的“2012全国高校化学视频大赛”,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落下帷幕。
  这次精彩的赛事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与中国化学会主办。此次大赛共吸引近百支高校团队的积极参与,最终,14个大学生团队与合作企业共同制作的14个视频作品入围决赛,并在活动当天展开角逐。来自协会、合作企业、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代表组成的评委团,经过严格、慎重的评分,最终评出《化学,创造美好生活》、《我们的粮食》、《醋酸的故事》、《因为化工,所以精彩》、《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传统化学品的创新应用》等最佳视频。
  活动当天,为了更好地搭建公众与化工企业的桥梁,向未来的化工从业者传播化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活动主办方还特别设置了“面向未来的化学”主题论坛、责任关怀/EHS专家讲座等精彩环节,受到了在场的400多位参与者的高度关注。

校企互动   培育未来化工人可持续理念
  据AICM介绍,此次大赛的核心宗旨是通过创建全球领先化学品公司与未来化学从业者互动的平台,传播化学工业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让更多的青年人在关注化学专业的同时,关注绿色地球,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决赛采用高校团队与化工企业一对一结队参赛。评委们表示,学生的决赛作品相较初赛作品进步很大,能看出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学生团队确实学到了很多一线的知识。作品很精彩的,既关注了大的环保问题,也关注了时下最先进的化工产品,同时不乏年轻人的创意和思考。
  通过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一次视频制作的体验,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个全新的国际视野,以及有可能获得的直接实习机会。这种形式对于推进校企结合、加快创新型化工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视频大赛这个活动,我们把企业、高校与协会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借由大学生的视野,看环保问题,看化工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展示现代化工行业为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AICM主席周博世表示,“AICM一直致力于为化工企业及各方创建合作与沟通的平台,这次视频大赛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为化工企业和未来化学从业者提供了共同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青年人才加入到绿色化工的队伍中来。”
  大赛企业合作伙伴亚什兰、博禄、科莱恩、伊士曼、埃克森美孚、苏威,以及赞助企业拜耳、塞拉尼斯、帝斯曼、赢创、凯米拉、默克、梅赛尼斯、瓦克等国际化工巨头给予了这次活动极大的支持。

探讨未来  共话面向未来的化学工业  
  为了使全球领先化学品公司与未来化学从业者有更多零距离沟通的机会,活动当天,以“面向未来的化学”为主题的论坛吸引了众多高校学生和媒体的目光。来自亚什兰、博禄、科莱恩、伊士曼、埃克森美孚化工和苏威集团等六家领先跨国化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在论坛上充分肯定了此次视频大赛的重要意义,诠释了化学工业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未来的化学工业愿景,并与在场的学生和媒体分享了各企业在实现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实践。
  “今天的化学可能面临着我们一百多年以前化学才创立的时候不同的环境,大家对化学的印象、感受可能跟过去也有很大的区别,原因就在于化工在给人类带来发展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原料、产品、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造成了目前社会各界对化工谈‘化’色变。”苏威中国大中华区总裁朱铭岳在发言中谈到,“到底化工该如何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其在人类的发展过程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呢?这就要求我们正在从事化工、学习化工,以及将来要参与化工的同仁们,共同为化工规划一个更好的蓝图,让我们能够更多的融入到整个世界的变化中去。”在谈及化工的未来时,朱铭岳表示,化工的未来不在于我们这些企业的今天,而在于我们将来到底是由哪些人来更多地参与、更多地掌握和管理,这些未来就寄希望于那些有志于贡献于化学事业发展的学生们,这也是AICM举办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
  在论坛的自由对话时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化工信息》杂志社社长李中作为嘉宾主持,从一位资深媒体人的角度谈及企业社会责任,他指出,近一个时期,责任关怀引起了中国公众的关注,就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这是继我国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后的有又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生态文明的建设,为全社会提出了一个共同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行为准则。这也对化工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节能、减排,能够做到原材料再利用?这就要求化工行业除了企业要追求自己的增长和发展,还要能够把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企业长期的战略和宗旨之一。
跨国公司在行动 ——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199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战略。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让环保、安全、负责的态度渐渐植根于整个化学工业。尤其是一些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正在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将可持续发展、责任关怀的理念融入公司的发展战略,共同谱写一幅面向未来化学工业的美好画卷。
亚什兰:优质特种化学奠定美好未来基石
  2011年亚什兰收购了国际特品公司,首次突破近90年的发展传统,将重心聚焦到特种化学品。大刀阔斧的变革,从未改变亚什兰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即员工、产品以及环境)的承诺。今天,亚什兰的全球员工不断创新,着力于解决当今世界以及未来社会所要面临的挑战。
  亚什兰水技术部门的新型监测和控制系统——OnGuardTM系统,能为冷却水和热交换系统提供全天候的性能监控,为造纸业的客户增加了再生水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并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运作。高性能材料部门2011年研发的新型PurelamTM无溶剂复合胶粘剂,帮助食品包装供应商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使得食品更安全,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高性能浇铸树脂、亚克力板材粘接树脂等产品,在为用户带来美观、环保、高品质的生活体验的同时,避免了因开采、高耗能带来的环境破坏。亚什兰消费品部门将胜牌NextGenTM再生机油含有50%的回收成品油,与不含再生成分的机油相比,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比比皆是的新产品、新技术不仅只是亚什兰创新科技的体现,也是亚什兰人齐心协力创造奇迹的见证。责任关怀的理念和承诺是亚什兰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继续成为公司建设美好未来的基石。
博禄:引领风向,以塑料成就未来
       从更加便捷的日常用品到不断提高的技术研发能力,博禄以“创新缔造价值”为己任,始终引领着行业的风向。
       自2001年在阿布扎比建立首个世界一流的聚乙烯工厂开始,博禄凭借独特的Borstar?誖工艺和催化技术,为基础设施应用(包括管道系统、电力和通讯电缆)、汽车零部件和高级包装材料提供各种聚乙烯和聚丙烯塑料解决方案。这些方案致力于解决全球面临的主要挑战,如气候变化、食品保存、水资源、能源、通信以及医疗保健等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博禄的核心承诺之一,也是其发展业务的基础。作为化工行业责任关怀宪章的签约成员,博禄针对宪章核心原则作出以下承诺:不对人类、环境或社会造成损害;将废弃物和排放量降至最低,保护能源;优化自然资源的使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亚洲新兴塑料市场的发展,博禄专门设立年度奖学金并为一些优秀学生提供高额的国际研究生奖学金。 2007年,博禄和北欧化工共同制定了世界水项目活动(Water for the WorldTM);此外,博禄还参与赞助全球斯德哥尔摩水资源奖,在印度创立博禄水资源奖,并与“城市贫困人口水资源和卫生”组织就全球项目展开合作。
        在长期战略的指导下,博禄将继续发展基础设施、汽车和高级包装材料业务,借助行业内最优秀的人才之力,以塑料成就未来。
科莱恩:向未来行业领导者传承可持续发展
  科莱恩在不同的前沿领域都设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不懈追求,同时开展与高校和社区紧密合作,致力于向化学工业未来的领导者——在校的大学生传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今年初,科莱恩与AICM合作,开展社区可持续性意识调查,以集合各行各业对中国化学工业在特定条件下如何界定其可持续性事物的优先顺序的反馈。吸引化学工业未来的领导者——在校的大学生,是科莱恩可持续性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今年以来,科莱恩大中华区已参与了多项学术机构举办的活动。7月,复旦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分别参观了科莱恩位于上海的地区总部和位于镇江的生产基地,深入了解科莱恩在生产环节上的责任关怀?誖实践。8月,科莱恩大中华区责任关怀总监宋榕华和科莱恩亚太区企业传讯总监杨慧参与了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教学活动,并就科莱恩生产基地的责任关怀?誖实践分别做了题为“怎样开展自评”和“提升社区意识”的演讲,该演讲视频将被编辑作为全国化工厂工人的入厂培训资料。
  科莱恩开展责任关怀活动可追溯至2009年,当时科莱恩总部签署了全球责任关怀?誖宣言。在大中华区,科莱恩也于2010年9月签署了北京宣言,强调了其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承诺。
伊士曼化学:洞见创造非凡
  2010年1月海地发生地震后不久,联合国携手美国水化技术创新公司(HIT)向灾区投放了2.4万个 HydroPacksTM用于救灾和补充医疗设施。
  HydroPackTM是一种能净化水资源的产品,它薄如纸片,比Mini iPad还小,丢入任意污水,即可在8~12个小时后变成一包富含营养且口味甚佳的饮用水。就像水从土壤移动到树根是因为液体被细胞壁分开时会自动寻找化学浓度平衡一样,HydroPackTM的工作原理正是这种自然的正向渗透。无需任何泵压力,不同于许多传统复杂的过滤系统,无需过多的外界能耗,即能够过滤重度污染的脏水,甚至含有高固体浓缩物也不会令其堵塞。
  而这项伟大的构想最终能成为现实,依赖的就是由伊士曼化学公司生产的醋酸纤维素做成的专用膜。醋酸纤维素天生喜欢水,通过对它成形的设置,将其制成一张超薄且平整的膜,从而能把一个阻挡层放在其表面。这使水在通过膜的同时,所有的污染物都被阻挡在外。没有这张膜,就没有HydroPackTM。
埃克森美孚:用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
  埃克森美孚化工在历经时间考验的业务实践的基础上,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包括在决定如何经营业务和推广产品时,需要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埃克森美孚化工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通过以下五个关键方面转化为行动:①环境——致力于在所有的经营中提高能效,减少排放。自从其化工和炼油业务部门使用全球能源管理系统 (GEMS)后,仅在2006 ,就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约800万吨。②管理系统—— 运营完善性管理体系(OIMS) 沟通期望、衡量进展和帮助确保结果符合公司对于安全、安保、健康和环境的承诺;③产品安全与监管——有100 多名科学家按照确定的流程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评估,确保产品可以安全用于预期的用途。④基于科学的方法——在开发产品时应用关注环境的生命周期方法。⑤技术——注重生产和产品创新以支持具有环保特性的产品的开发。如更薄的塑料、 使用寿命更长的轮胎以及毒性更低的溶剂。
  埃能宝TM茂金属聚乙烯(mPE)这项突破性的技术便很好地体现了埃克森美孚化工一贯履行环境责任及支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埃能宝TM mPE生产的薄膜具有薄、轻、强度好及可回收的优点,降低了每次薄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此外,因为其低温低压的加工性能,加工时可进一步节能减排。对于需要大面积覆盖薄膜的农膜业而言,更轻薄的埃能宝TM mPE每年能为该行业节省20万吨薄膜。
苏威:以科技创新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苏威目前研发新产品和工艺的主要目标是:在维持相同甚至更高的性能的前提下,为客户带来更为节能环保可持续的产品。具体体现是:开发新产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降低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量及水质污染;通过运用安全工艺与材料,保护员工的健康;运用替代物降低环境污染。
  苏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其在上海设立有亚太地区唯一的研发中心,也是集团第五大全球研发中心。多年来,苏威可持续发展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苏威白炭黑事业部研发的Zeosil?誖系列是为橡胶产品(尤其是轮胎)专门设计的,在不影响轮胎性能的前提下,该技术可使轮胎滚动阻力降低 25%,相当于节省 7% 的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香料及功能化学品事业部研发的LiTFSI产品,适用于电动交通工具,可以明显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促进电池的循环再生利用。稀土事业部研发的Optalys材料专门针对汽车及其三元催化转化器,减少贵金属用量的同时,提高了催化转化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面对全球挑战及市场竞争,苏威着眼未来发展的需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塑造持续领先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为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地球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