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孔径可调纳滤膜问世
近期,Helmholtz-ZentrumGeesthacht聚合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孔径可调的纳滤膜,可用于脱除水中微量的医药残留。
这种新型的聚合物膜按照其孔径的不同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不仅可用于水的净化,将来还有望用于医疗领域,如过滤激素、蛋白质及核酸等不同尺寸的生物分子,血液净化等。这种纳滤膜的制备过程如下:研究人员首先在pH敏感膜上涂上聚多巴胺粘合剂,然后利用化学反应在在粘合剂层上涂布一层温度敏感的聚合物。此聚合物在25℃以下处于溶胀状态,当温度在35℃左右时将收缩,从而膜的孔径将增大,实现了纳滤膜的孔径可调。
研究所Juliana Clodt博士表示,该膜的孔径在20~30纳米之间,其扩大或缩小可通过调节温度和pH值来实现,在分离过程中可用作分级分离膜,最先通过小分子,然后较大的分子再通过。目前,Juliana Clodt博士正在进行膜孔径定制方面的研究。此项研究为欧盟自组装聚合物膜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该新型膜的制备方法已申请专利。(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