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分享 开放红利 创新 绿色磷化工
2013年23期 发行日期:2013-06-14
作者:zhoukan2012

 

分享 开放红利 创新 绿色磷化工
——访瓮福集团总经理 何光亮
□ 记者 胡志宏
  工业化进程给现代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绿色、环保、健康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各行各业未来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对于广受大众质疑的化工行业而言,更是如此。而当前一些领先化工公司已经走在了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前列,将绿色、环保融入到公司的技术创新、管理等各个环节。
  就在5月22日贵阳举行的“2013(瓮福)国际精细磷化工技术交流大会”上,瓮福集团总经理何光亮、瓮福集团总工程师杨三可携研发、市场、信息部门众多代表出席,带来了磷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磷石膏综合利用、碘回收产业化技术创新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研发创新成果。大会期间,本刊记者特约采访了瓮福集团总经理何光亮先生,请他就中国未来磷化工绿色发展做了解读,并揭秘了瓮福十年发展速成之奥秘……
 
    【周刊】瓮福营运十年市场发展迅速,并且形成以贵州为核心,甘肃金昌、四川达州、福建上杭为支撑的四大生产和研发基地,公司的科研、市场能走在前端的成功关键是什么?
    【何光亮】反思瓮福正式投入生产的十二年,比较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坚持开放。当年基于国家决定建设几个大型高浓度磷复肥基地之规划,由国家担保向世界银行及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用以采购当时世界上该行业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按照这些贷款规定,相关采购须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招标范围还包括招聘国际工程管理、装置建设工程总承包等。招标结果决定了世界上几十个发达国家的供应商向瓮福供应技术、设备、工程管理等,由此产生的诸如设备的制造、检验、操作培训、售后服务、试车调试、以及大量的管理培训过程,开阔了瓮福人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垫高了瓮福人进入同行业的起点,拉近了瓮福与世界同行先进者的距离,使瓮福与世界同行之融合潜移默化,使开放成为瓮福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以及瓮福后来的技术创新和输出,皆与这种开放文化紧密相连。坚持开放,为瓮福发展带来了巨大红利!
  我认为,最大利益是:创造了一个更好、更有效、更宽、更深的学习空间。我们鼓励各个部门与外界保持充分的常态交流,不局限自己。瓮福这些年的进步,是我们坚持深度广泛开放的一种延续,在产品走出去的同时,其他资源多种经营要素包括人才也随之走进来。这种开放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周刊】目前瓮福的销售网络已遍布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印度、韩国、南非、沙特曼阿顿、伊朗等世界各地,未来瓮福的发展战略是怎样的?如何通过产业链产生更高的效益?   
    【何光亮】瓮福未来的发展从板块上来讲,主要分为制造、贸易、技术服务三个板块。
  制造方面,目前瓮福还是以化肥为基础衍生其产业链上的化工产品。如化肥中的磷酸,可以净化成不同程度的磷酸;向工业级、食品级、电子级和医药级等有竞争力的市场发展;磷酸盐产业也有很长的产业链。磷化工延伸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对市场前景的研判、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资金实力、融资能力、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研发能力,资源的拥有量……这些都是分析该产业能走多远的竞争力因素。
  目前,瓮福的化肥业务主要以基础化肥的经营为主,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业务定位是为专有肥料提供原料为主,相应的营销模式也由此性质决定。中国土地制度的变革、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也将给化肥企业的经营带来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给商业模式的创新带来巨大空间,标准是:根据作物、土壤、特定要求提供精准化、定制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肥料产品和多赢的综合性农业服务。可以与农业产业紧密结合,做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贸易方面,产品的营销需要建立营销网络与客户进行交流,这种网络的形成就是一种资源,利用这一资源,不仅可以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还可以逐渐发展与化肥产品产业相关的贸易使这一网络充分发挥作用,并产生附加值。
  技术服务方面,我们将运用自己的国内外资源,帮助其他企业规划有竞争力的行业发展方向,包括提供研发、融资、建设、工程总包、工厂的管理、营运,同时产品可以进入瓮福的营销网络进行销售。
 
    【周刊】瓮福磷矿山二期目前正在开发,您如何看磷资源在未来化肥企业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何光亮】从资源拥有量来讲,我国目前磷储量居世界第二。随着技术发展,未来磷矿石利用率的不断提高,资源储量将与我们的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
  磷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如果能掌握在企业手中,的确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优势,至于优势到底有多大,则与企业产品结构、产业规模、产业链的长度有关系。如果只停留在开采自然资源上,这种企业永远做不强。瓮福磷矿二期项目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9~10月份开始出矿,包括选矿加工,管道输送已经到位,最多明年初新的选矿也会形成,建成年产量600万~700万吨的精矿(细矿)供应能力。
  相对目前的世界技术发展水平而言,以磷、氮、钾为基础元素的大化肥企业,如果在自然资源供应上没有任何优势,继续维持原有的业务,未来几年将被市场淘汰。中东一些国家如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的磷、硫、氮资源丰富,因此未来具有水(海)运优势的地区与磷、硫、氮相关肥料的进口将比自行生产更加具备成本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往下游产业发展,一部分保存中西部的肥料市场,创新商业模式;一部分开发生产下游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这就需要很多技术研发的支撑,不再是简单的资源问题。此时,资源所占成本变小,更多的将是靠创新、科技来实现。集约化、环保化、绿色化的精细磷化工行业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周刊】当前肥料只有一部分被庄稼吸收,养分流失现象严重,未来化肥企业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化肥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效益的下降,这种状况又将如何突破?
    【何光亮】目前肥料只有30%左右的养分能被庄稼吸收,未来肯定会更符合新形势的要求,包括形态、方式、服务的水平都会更加精准化,更加环保。未来肥料将根据不同的庄稼、土质,进行精细化的定制。
  目前,大宗化肥产业已经产能严重过剩,这种情况下简单扩产是不理性、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如何创新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与服务,形成差异化,产生高附加值、创造循环经济、废弃物再利用才是更加值得思考的。我们从磷矿的资源提取氟、碘等资源,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降低了成本,同时培养煤化工、氟化工、碘化工方面的研究能力,通过开放跟外界合作,向下游发展。总之,当前白热化竞争、效益下降、产品技术社会平均化、产品同质化的现状,只有依靠创新来打破,产品过硬,才有定价权,最终获得良好效益。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