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球化工100强 排行榜新鲜出炉
日前,《ICIS化工经济》“2013年全球化工100强排行榜”新鲜出炉。此次排名是以各公司2012年的销售收入为依据进行的:巴斯夫公司以951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位居第一,中国石化以648.94亿美元排名第二,埃克森美孚以608.85亿美元排名第三,陶氏化学以567.86亿美元排名第四,SABIC公司以503.9亿美元位居第五。
2012年,受美国经济复苏放慢、欧元区经济持续疲软以及亚洲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全球经济较为低迷,从而导致市场需求低迷。此外,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还导致了原料成本的上涨,化工生产商面临的业务环境充满挑战。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趋势向好: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欧洲经济趋于稳定,中国制造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这有望为下一年的排行榜增添新亮点。
● 北美化工生产商期待受益于低成本原料
对于北美地区化工生产商而言,2012年是艰苦的一年,多数公司的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一些化工公司已计划进行业务重组和转型,并纷纷宣布扩大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产品的产能。
在今年北美地区排行榜中,埃克森美孚以608.8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位居第一,领先于567.86亿美元销售收入的陶氏化学,这两家公司2012年的销售收入下降幅度均超过5%;杜邦公司排名第三,销售收入同比增加3.5%至348.33亿美元。在该排行榜中,变化最大的是艺康化工,排名大幅上升至第7位,其销售收入更是同比大幅增加74.1%至118.39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艺康化工斥资56亿美元收购水处理化学品公司纳尔科化工的影响。据预计,2013年艺康化工的销售收入将进一步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斥资23亿美元收购了油气化学品生产商Champion Technologies,还收购了阿克苏诺贝尔旗下Purate水处理业务。
展望未来,埃克森美孚和陶氏化学均计划在美国海湾沿岸新建世界级规模的裂解装置及下游衍生物装置,以取益于廉价的页岩气原料。埃克森美孚的目标是在2016年底建成投产,陶氏化学旨在2017年投产。目前,陶氏化学与沙特阿美公司在沙特合资新建的全球最大的化工项目——Sadara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于2016年全面投产。这些庞大的投资项目将在未来几年大幅提升埃克森美孚和陶氏化学的销售收入,排名第五的雪佛龙菲利普斯公司目前也正在美国海湾沿岸新建裂解装置,预计在2017年投产。
此外,陶氏化学和杜邦还正在实施重大的业务转型,剥离一些业务。陶氏化学计划剥离的业务包括环氧树脂、欧洲建筑化学品业务和大宗氯气衍生物业务,这些业务的年销售收入约60亿美元。杜邦公司也正在对旗下高性能化学品业务进行战略选择思考,旨在使公司转型成为一家高增长的公司。2012年,杜邦旗下高性能化学品业务的销售收入为72亿美元,包括钛白粉业务、含氟聚合物业务和其它工业化学品业务。
● 拉美地区化工生产商前景取决于原料供应
2012年拉美地区的化工生产商排名没有变化,其中Braskem公司以173.33亿美元的销售收入继续牢牢位居榜首,与排名第二的ALPEK公司74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拉美地区领先的聚氯乙烯生产商墨西哥化工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墨西哥化工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收购交易,2012年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4%达到近49亿美元,进一步巩固了其第3的位置。目前,墨西哥化工公司正计划与美国西方化工公司组建一家合资企业,在西方化工位于美国德州英格尔赛德的现有工厂内新建一套54.4万吨的乙烷裂解装置。该装置生产的乙烯将用于二氯乙烷和氯乙烯单体的生产,而后氯乙烯单体又将被运至墨西哥化工公司位于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的聚氯乙烯生产厂。
Braskem公司目前则重点关注天然气石化产能的投资。公司正推进Ethylene XXI项目,这是与墨西哥Grupo Idesa的合资项目,双方出资比例为75:25,计划在墨西哥Coatzocoalcos新建一套105万吨的乙烷裂解装置和下游聚乙烯生产装置,预计在2015年中期投产。
据有关分析人士表示,拉美石化产业的未来将取决于油气产量的增长。只有油气产量增加,拉美石化产业才能获得足够的原料。拉美地区石化产业一直受困于原料的供应,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前景看好。墨西哥政府已经提议对能源行业进行改革,如果改革方案能够获准,将刺激该地区油气领域的投资和产量增长。此外,巴西盐下层原油和天然气储量非常巨大,如果能有效开发,其新增油气产量的潜力亦非常巨大。
● 亚洲化工生产商受累于中国经济放缓
受中国经济显著放缓的影响,2012年亚洲化工生产商业绩普遍不景气,而这种状况在2013年或将持续。排名亚洲榜第一的中国石化2012年的销售收入下降2.3%,而营业利润更是从2011年的40亿美元大幅下挫至2012年的5900万美元;排名第二的日本三菱化学的销售收入下降3.7%,营业利润从15.76亿美元下挫至9.58亿美元;排名第三的韩国LG化学销售收入虽增加2.6%,但营业利润从24.34亿美元降至17.93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天然气原料的供应增加,公司烯烃部门裂解装置和聚合物装置的开工率上升,泰国PTT全球化工2012年的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2.5%,在全球排行榜中的名次上升了六个位次升至第18位,在亚洲排行榜中上升两个名次至第5位。
2013年,亚洲化工生产商面临的形势将略有好转,但是仍然充满挑战。首先是石油基原料的价格波动性较大;其次是中国经济继续面临挑战,而该地区其它两个主要的增长引擎印度和印尼的经济增速也大幅放缓。
● 欧洲生产商深受欧元区经济危机的影响
在欧元区持续经济危机和亚洲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2012年对于欧洲化工生产商而言亦是非常艰难的一年。2012年巴斯夫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挫20%,英力士公司利润同比下挫高达51%。凭借北美页岩气革命之东风,美国生产商受益于天然气和乙烷原料价格的大幅下降。对于欧洲公司而言,也有少数公司受益于页岩气革命,如莱昂德巴赛尔公司因为在美国拥有大量的资产,其2012年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32%。该公司表示,其位于北美的85%的乙烯生产是以天然气液体为原料。而业务主要集中在欧洲的化工公司则受到了多数终端市场疲软的冲击,如建筑和汽车市场等。
● 中东生产商受到亚洲需求疲软的冲击
2012年亚洲进口需求的减少对中东地区石化生产商的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出口亚洲的需求减少,中东地区那些专注于大宗石化产品的公司的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较之2011年出现下降。在中东/非洲排行榜中,SABIC以503.9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排名第一,销售收入同比下降0.5%,但是净利润同比下降15%;排名第3的伊朗国家石化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20%;排名第5的沙特国家工业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8%。而卡塔尔工业公司、沙特阿美和住友化学的合资公司拉比格炼化公司以及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的销售收入出现增长,这主要是受到新增产能投产的影响。(庞晓华 编译)
北美地区化工十强排名榜 | |||||
排名 | 公司名称 | 2012年销售收入 | 与2011年相比 | 2012年营业利润 | 2011年营业利润 |
(百万美元) | (%) | (百万美元) | (百万美元) | ||
1 | 埃克森美孚 | 60885 | -5.9 | 4885 | 5875 |
2 | 陶氏化学 | 56786 | -5.3 | 1665 | 3601 |
3 | 杜邦 | 34833 | 3.5 | 3115 | 3781 |
4 | 加阳 | 16686 | 7.9 | 2222 | 2223 |
5 | 雪佛龙菲利普斯 | 13307 | -4.5 | — | — |
6 | PPG工业 | 12966 | 2.7 | — | — |
7 | 艺康化工 | 11839 | 74.1 | 1289 | 754 |
8 | 普莱克斯 | 11224 | -0.2 | 2437 | 2468 |
9 | 亨斯迈 | 10964 | -0.7 | 845 | 606 |
10 | 美盛 | 9974 | -10.2 | 2210 | 2611 |
亚洲地区化工十强排名榜 | |||||
排名 | 公司名称 | 2012年销售收入 | 与2011年相比 | 2012年营业利润 | 2011年营业利润 |
(百万美元) | (%) | (百万美元) | (百万美元) | ||
1 | 中国石化 | 64894 | -2.3 | 59 | 4018 |
2 | 三菱化学 | 32782 | -3.7 | 958 | 1576 |
3 | LG化学 | 21837 | 2.6 | 1793 | 2434 |
4 | 住友化学 | 20724 | 0.2 | 478 | 733 |
5 | PTT全球化工 | 18396 | 12.5 | — | — |
6 | 东丽工业 | 16900 | 0.2 | 886 | 1300 |
7 | 信诚实业 | 16095 | 7.8 | 1319 | 1781 |
8 | 乐天化学 | 14928 | 1.3 | 349 | 1269 |
9 | 三井化学 | 14926 | -3.3 | 46 | 260 |
10 | SK能源 | 11801 | -16.5 | 706 | 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