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锻造品牌 服务成就价值
——访颇尔公司工业部全球总裁Ruby Chandy女士
□ 记者 薛洁
颇尔公司(Pall Corporation),从1946年发明世界首款直流式金属过滤器开始,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注于过滤、分离、纯化技术的跨国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工业和生命科学两大领域。回首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颇尔公司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止——不断开发新的技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设立实验室/技术中心,以保持其技术领先优势。10月15日,颇尔公司全球技术中心上海基地开幕,这是公司在华发展20周年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事件。开幕之际,颇尔公司工业部全球总裁Ruby Chandy女士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解读了公司在华的发展构想……
锐意创新 专注客户需求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颇尔产品能应用于所有需要过滤的流体。”为了此次采访,记者阅读了颇尔公司的很多资料,对这句话记忆尤为深刻。
“1969年,阿波罗登月时,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身背颇尔气体过滤器助推了人类登月的梦想;1995年,颇尔除菌过滤器DFLP和除病毒过滤器DV50荣获《Pharmaceutical Processing》杂志创新奖,迄今为止该领域仅有颇尔公司获此殊荣;1997年,中国政府采购颇尔气体过滤器,安装于毛主席纪念堂,用于惰性保护气体的除菌过滤;颇尔公司首先将制药级标准引入医药用过滤器生产中,目前该标准已被制药行业广泛采用”……从太空登月到石油开采,从除菌过滤到医药生产,颇尔公司强大的产品以及其丰富的应用让记者不禁对它产生了太多的好奇。“这得归功于我们持续的技术创新。”Ruby女士淡然地解释道。目前,颇尔工业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建有3个技术中心。中国的技术中心现有17名员工,其中约有70%~80%的研发人员具有博士学位,他们主要负责技术支持和新产品的推广等。颇尔此次揭幕的上海技术中心设施先进、装备齐全,可以进行流程展示、测试和验证,能够为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微电子等工业领域提供流程解决方案、技术、验证及培训服务。
当今,过滤、分离、纯化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设备供应商的技术日益成熟,相关设备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在这个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年代,高品质、新技术不再是客户要求的全部。作为中国工业领域过滤分离技术市场的领导者,除了‘创新’,‘以客户为本’的服务理念也是颇尔工业成功的另一个重要法宝。”Ruby女士表示,“对于颇尔工业而言,‘关注客户需求,助力客户成功’既是公司落实‘以客户为本’理念的具体举措,亦是公司价值的重要体现。”通过倾听客户需求,帮助客户解决问题,颇尔工业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客户的需求,并积极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实现互利共赢。
根植本土 助推绿色发展
“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采访中,Ruby女士毫不掩饰地赞赏道,“正如其它跨国公司一样,颇尔公司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回首这20年,颇尔工业在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跌宕起伏,曾被视为“世界经济稳定的来源”的新兴经济体也难以独善其身。作为新兴经济体第一梯队的典型,中国近年来增速放缓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发展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企业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不可否认,如此复杂的大环境的确对我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正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也为我们颇尔工业创造了机会。”
进入“十二五”以来,中国政府把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列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这与我们未来将专注于节能、减排和环保三大领域的发展构想完全契合。”采访中,Ruby女士兴奋地介绍了公司在这些方面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如Phasesep?誖液液聚结器可用于回收炼油厂、化工厂和油田废水中的油;飞灰过滤系统可帮助客户满足甚至超过PM2.5的排放标准;Ultipleat?誖大流量过滤器可为钢铁、汽车、电力行业的压缩机设备提供保护,防止破坏性磨损,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停机时间,降低能源消耗。此外,颇尔公司还积极地参与我国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推动整个过滤、分离、纯化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