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远近高低各不同——全球化工展望(一)
2014年4期 发行日期:2014-02-14
作者:zhoukan2012

远近高低各不同——全球化工展望(一)
□ 宋玉春
  在过去的两年中,由于受到私营部门去杠杆化和公共部门紧缩的双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疲态尽显。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到位,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望实现适度回升,预计将从2013年的2.3%增长3.3%。
  2013年,全球化学工业发展增速为2.4%。2014年,全球化学工业将继续加速发展。美国化工理事会(ACC)首席经济学家兼董事总经理凯文·斯威夫特预计:“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全球化学工业2014年的增速将提升至3.8%。”其中,亚洲、中东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的化学工业发展增速将最为强劲。由于从页岩气的跨越式发展获得原料竞争优势,美国的化学工业也将强劲增长。西欧和日本的化学工业将拖累全球化学工业。为提高产量,2014全球化学工业产能利用率将有所提高……2014全球化工行业将走向何方?本刊将以连载的方式对全球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美国: 迎来黄金期
  由于原料成本优势明显,美国化工企业有望在国际市场上有上佳表现。预计2014年美国化工生产增速将达到2.6%,2015年将达到3.5%。这意味着,在经历了十年之久的竞争力下滑时期,美国化学工业正在迎来上升期。实际上,自2010年以来,美国化学工业新增投资近1000亿美元。再加上美国页岩气开发获得革命性成功,美国化学工业更是如虎添翼,预计2015年之后,美国化学工业产量的增速将达到4%,远高于美国经济增速。
  ACC预计美国化学工业产值增速将略高于产量,预计到2018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比2013年的7890亿美元高出不少。这是20年来,美国化学工业发展的黄金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除医药外,美国化工年均增速不到1%。而2013年,除医药化工外,美国化学工业生产增速高达3.2%。2014年美国化工生产增速将略有放缓,至2.6%。这主要是由于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强劲增长后,美国特种化工和农用化工增速下降。2014年,美国基础化工增速将由2013年的1.2%增至2.4%。到了2015年,美国化学工业增速将回升至3.5%,到了2016年和2019年,增速有望分别增至3.8%和4%。这与20世纪90年代比,可谓天壤之别。
  由于产量增加,美国化学品出口也将随之急剧增加。2014年,美国化学品出口预计将增长6.6%,增至2050亿美元,2015年增速进一步升至7.6%。除医药化学品之外,到2018年美国化学品贸易顺差将从2013年的427亿美元增至675亿美元,年均增长9.6%。
  美国化学工业的加速发展还带来另一大利好,即正在扭转行业就业人数下降的趋势。2013年美国化学工业就业人数增长1.3% ,这一增长趋势有望延续至2018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1999~2011年,美国化学工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

中国: 增速放缓但稳定
  与2013年7.8%的预计增速相比,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是8%。中国经济提速的基础是投资稳定增长、消费稳步上升、外需局部改善。外需不振在2013年是拖累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出口将适度增长,房地产行业仍将是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到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或将呈现放缓态势,但年均增长仍将保持在7%左右。
  中国化工行业正在走向成熟,并且正在步入增速放缓但稳定的发展阶段。2013年中国化学品生产增长了8.5%,到2014年和2015年,中国化学品预计分别增长8.8%和8.5%。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9个月,中国化学工业经营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3%,为58100亿元;利润同比增长11.2%,为2675.4亿元。而2012年,中国化学工业经营收入为80000亿元,同比增长12%;利润为4200亿元,同比增长11%。
  在2014年,中国化学工业的某些部门可能比其他部门增长更为强劲。其中,精细化工和特种化工蕴藏更多的增长机会。农用化工在经历了下滑之后预计将由于受到化肥消费增长的拉动而步入上升通道。直到2020年,中国汽车工业预计将保持年均5%的增速,这将使得润滑剂、合成橡胶和工程塑料行业受益匪浅。由于基础建设项目的减少,建材化工增速可能会下降。另外,虽然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有助于吸纳部分聚合物新增产能,但大量的新增聚合物产能需要扩大出口来加以消纳。
  中国新一届领导层的改革意图非常清晰,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的焦点就是改革。改革将鼓励中国的化工企业选择一条新的工业化道路,以增强价值链、提升国际竞争力,从而提高化学品自足自给能力,并实现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将减少对企业的干预,扩大市场准入,改善市场监管,鼓励企业对内和对外投资,这也将有助于全球化学工业的发展。

德国: 化学工业谨慎乐观
  尽管受到其他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德国经济仍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凭借其竞争优势,德国可以从全球经济复苏中分得一杯羹。2014年,德国GDP增速预计为1.8%,除德国外欧元区的GDP增速更是低至0.8%。德国的出口将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南欧衰退压力舒缓。在消费和投资的双轮驱动下,德国国内需求将回升。德国1%的就业平均增速和工资收入3%的增幅对个人消费的增长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2014年,处于历史低水平的利率也将促进消费增长。
  市场分析家对2014年德国化学工业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未来数月内,大多数公司化工业务可望回升。德国化工生产预计将增长2%,但产品价格可能有0.5%的小幅回落,这样总体上德国化工的经营收入可望获得1.5%的增幅,增至1910亿欧元。

拉丁美洲:着力推动能源改革
  2014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GDP预计将增长3.4%,这比2013年的3%的增速略高。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认为全球经济环境向好将有助于该地区出口增长。个人消费也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低于以往。
  作为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巴西2014年GDP有望增长3.1%,而2013年巴西GDP的增速为2.5%。受到大选、世界杯和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拉动,巴西经济增速预计将会加大。近年来,巴西化工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这也成为巴西化工业界和政府的一块心病。
  2013年,巴西石化贸易赤字达到320亿美元,预计2014年将继续扩大。巴西石化协会称,巴西如果实现3%的经济增长,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将增长4%~5%。巴西石化企业是用石脑油作为原料,与北美石化生产商相比,不占竞争优势。但是在2013年初推出的财政刺激政策对石化工业的促进作用将变得更为显著。巴西石化工业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竞争力之上,一系列的措施将会实施:使用天然气作为原料,将需求增长转变为投资机会。
  该地区第二大国墨西哥2014年GDP增速将比巴西高,但低于该地区其他国家,预计为3.3%,远高于2013年1.3%的增速。2013年上半年,墨西哥经济增长突然失速,主要是由于出口需求疲软,随后效应又蔓延到其他经济部门。然而,2014年墨西哥的财政政策很给力,政府扩大了预算赤字。由于全球经济环境好转和墨西哥政府支出增大,未来两年,墨西哥经济增长应是意料之中之事。
  为进一步强化能源和化工原料的供应,墨西哥总统恩里克涅托计划改造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提高其生产效率。此外,墨西哥政府正打算在非国家专营领域加大私人投资力度。墨西哥能源部门的改革无疑将有助于碳氢化合物生产技术的升级,从而为石化工业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原料。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