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高低各不同——全球化工展望(二)
□ 宋玉春
加拿大: 乐观之后变谨慎
2013年,加拿大的化工生产商都有一个不错的收成:销售额同比增长6%,增至270亿美元,与2008年的最高纪录持平;出口增长8%,超过180亿美元;经营利润更为优异,创历史最高纪录,为35亿美元;投资增长2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拿大化学工业协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成员单位企业预计2014年销售额和利润将双双下滑,但是资本投资继续增长。这反映了生产商对于加拿大化工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
加拿大化学工业协会成员预测2014年总体销售将下降8%,大部分发生在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市场。其中,一半原因是计划内停车等原因造成减产和销售价格下降。同时,出口也将下降5%。鉴于此,2014年加拿大化学工业经营利润将下降4%。另外,受访的化工生产商预计2014年加拿大化工投资将增长28%。这反映了加拿大的投资环境受到业界的肯定。加拿大化工企业正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引外资,以增强竞争力。
2013年12月,诺瓦化学公司宣布开始一项3亿美元的项目,将增加其在科伦纳的乙烯产能和其在穆尔的聚乙烯产能。早在6月份,诺瓦就投资9.8亿美元,提高其在霞飞的聚乙烯产能。诺瓦还在威廉姆斯建设一座丙烷脱氢工厂。
原料多元化一直是加拿大化学公司面临的一个问题。加拿大的液化天然气主要用于出口,但受到美国页岩气成功开发的冲击,这就不得不为原本供应美国市场的这部分天然气寻求新的出路。面对新的市场形势,诺瓦公司的Corunna裂解厂不得不开始使用天然气作为原料。
欧洲: 化工走出衰退
欧洲复苏的步伐预计将继续向前迈进,IHS首席经济学家贝拉维什认为,尽管现在还有疲软迹象,欧元区的经济复苏态势已不可阻挡。但是,复苏的速度非常缓慢。在2016年之前,欧元区的经济不会回到经济危机发生前2008年一季度时的GDP峰值。IHS预测,在多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欧元区经济2014年将整体增长0.8%。这些有利因素包括放松信贷条件的货币政策、稳定的人才市场、欧盟及成员国政策制定者对紧缩重视不够、超低通胀提高了消费能力、周边国家进行结构调整提高了生产率、民众对欧元区政治家管理主权债务危机的能力更有信心等。
2013年9月,欧盟化学工业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月产量增长了0.7%。这一增长趋势在10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意味着欧盟化学工业开始从长期痛苦的衰退中走出来。欧洲化工协会预计,欧盟化学工业的复苏步伐在2014年仍将继续向前。但是化学工业与总体经济一样,复苏显得步履艰难,化工生产可能仅增长1.5%。尽管在9月份成功地走出了衰退的阴影,2013年欧盟化工生产增速仅为1%。“逐步复苏将建立在欧洲工业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欧洲化工协会首席经济学家蒙塞夫·哈德里说。2014年,欧洲的化工生产商将面临来自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化学品的激烈竞争。
石化行业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欧洲石化生产厂由于使用的原料是价格相对高的石脑油,其未来发展更是受到威胁。2013年,数座石脑油裂解厂宣布关停。尽管如此,欧盟化工协会仍预测欧盟石化生产将增长2%,特种化学品的生产也将增长2%。
中东: 发展战略发生转变
2014年,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成员国——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及更广泛的中东地区的GDP增速将略有下降,即从2013年的4.4%下降至4.2%。但是中东的化工产量增速将从2013年的3.6%增至4.8%。2013年GCC的石化产品产值达到973亿美元,在过去5年内平均增速为19%。这也是全球石化最高增速。2013年,GCC成员国获得了527亿美元的出口收益。
长期以来,由于拥有丰富而廉价的原料,中东一直是全球化工成本领先者。然而,由于美国页岩气的崛起,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中东地区生产商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更加重视从基础石化产品中挖掘更大的附加值。某些主要的生产商,如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正考虑投资开发利用美国廉价的页岩气,以保障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将继续在中国等亚洲地区进行投资。由于中东各国政府鼓励国家能源集团通过子公司或者合资企业参与原料分配,这使得独立的化工公司很难获得原材料,因此通过业务兼并与收购亦成为中东石化生产商应对原料竞争和实现发展的一个法宝。
对于包括页岩气在内的新的原料资源,中东地区也正在积极的开发,但这些尚处于初期阶段。阿曼最近宣布与BP联合成立一座气体和乙酸生产厂。新建的工厂预计将建成10亿立方米/天天然气和25000桶/天凝析气的产能,这相当于阿曼每天天然气供应量的三分之一。BP与阿曼石油公司已经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建设世界上第一个使用BP的合成气-乙酸工艺的装置。其他正在实施的大型石化投资项目还包括沙特阿美和陶氏化学出资200亿美元合资建设的Sadara公司、阿莫科和住友化工合资成立的Petro Rabigh、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合资建设的橡胶和弹性体生产厂以及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投资建设的聚氨酯生产厂等。
印度:特种化工带动增长
印度经济增速预计将步步高升。2014年财政年度印度GDP增速将从2013年财政年度的4.5%增至5.6%,2015年将增至6.5%。对印度经济来说,最糟糕的情况可能已经结束。但是持续的通货膨胀、投资环境偏差、2014年大选之前的政治不确定性将导致印度经济增长放缓和剧烈波动。大选之后,经济改革和资本投资增长将对恢复印度经济增长势头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印度化工增速一直比GDP快1~2个百分点。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2014年印度化学工业销售收入预计将达1150亿~1200亿美元。
印度化学委员会认为,印度的化工产品需求将持续上升。印度化学委员会总干事H.S. Karangle 表示,印度民众的可支配收入盈余上升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导致消费品需求增长,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也将水涨船高。目前,印度人均消费产品,如塑料和涂料仍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4年,印度化工行业某些产业可能会强劲增长:如农用化工、特种化工和建材化工。特种化工和农用化工增速将明显快于基础有机化工。2014年,印度特种化工增速预计将达11%~12%,而诸如乙酸和甲醛等基础有机化工增速预计仅为5%~6%。某些特殊化学品,如个人护理剂、添加剂、活性医药中间体、油漆和涂料、建材化学品和水处理剂,可能会强劲增长。
为满足市场需求,这些特种化学品生产预计将增加产能。与此同时,受累于终端市场萎靡不振,一些基础化学品市场则会减速发展。
日本:政策刺激促进化工增长
日本经济以及化工行业由于受到首相安倍晋三制定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预计在2014年将实现增长。由于日元疲软抑制进口、促进出口,日本工业生产和化学产量增速有可能超过GDP增速。IHS预计2014年日本的GDP将增长1.8%,而工业生产将增长4.8%,化工生产将增加4%。日元贬值将提高产品进口价格以及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跨国公司的利润。日本经济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如何有效地实现安倍新政府刺激计划以及劳动力和产品市场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