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14年IHS世界石化大会亮点采撷(上)
2014年15期 发行日期:2014-04-25
作者:zhoukan2012

 

2014年IHS世界石化大会亮点采撷(上)
□ 庞晓华
  日前,2014年IHS世界石化大会在美国休斯敦举行,来自全球业界逾1200名代表就当前全球石化市场的特点和未来形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刊特撷取了此次大会的一些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亚洲烯烃产量潜力受资源短缺限制
  IHS负责亚太地区业务的副总裁托尼·波特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亚洲将继续成为全球烯烃需求增长中心。亚洲地区潜在的化学品和聚合物消费人口约39亿,占到全球潜在消费人口的55%。因此,未来全球多数新建烯烃产能的投资仍将发生在亚洲地区,但是亚洲的资源比较贫乏,因此亚洲的烯烃产业发展主要遵循一种防守型的供应路线。
  波特表示,亚洲的油气资源贫乏,石油储量占全球石油储量的比例不及3%,探明天然气储量占全球探明天然气储量的约8%,不过其煤炭储量较大,占全球总储量的31%。截止目前,亚洲国家中只有中国的化学工业已经开始利用煤炭作为原料。2018年底前,中国将有数十套新建烯烃装置陆续投产,其中2/3的新建装置是煤制烯烃(CTO)或甲醇制烯烃(MTO)项目,此外还有很多专产丙烯项目。
  IHS表示,煤化工项目的发展将受到水资源和环境容量的限制。波特称:“中国一些煤化工装置已经投入运行,但是中国CTO/MTO项目的集中投产将发生在2015~2017年期间,然后投产的项目将大大减少。尽管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但是受水资源和环境容量的限制,中国仍将重点建设石脑油裂解装置。在预测期间,中国将占据亚洲新建石脑油裂解装置的大多数。”IHS表示,中国CTO项目的经济性能上虽拥有一些成本优势,但这最终将取决于煤炭对石油和石脑油的价格比。
  此外,当前中国正在投资新建大量的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中国将开启五套新建丙烷脱氢(PDH)装置——绍兴三圆石化公司位于浙江绍兴的一套45万吨的装置将在二季度投产,浙江卫星能源公司位于浙江平湖的一套45万吨的装置计划二季度投产,宁波海越新材料公司位于浙江宁波的一套60万吨的装置计划6月份投产,扬子江石化公司位于江苏张家港的一套60万吨的装置将在三季度投产,烟台万华位于山东烟台的一套75万吨的装置将在今年底投产。这五套PDH装置将新增285万吨的丙烯产能。中国之所以新建大量的丙烯产能,是因为预期来自于下游聚丙烯和丙烯腈以及其它产品领域对于丙烯的需求正强劲增长。业内人士表示,与石脑油裂解装置相比,PDH装置的丙烯收率更高,而且投资更省。但是波特表示,PDH装置的经济性易受丙烷价格季节性大幅波动的影响。
  IHS表示,与此同时,印度虽拥有增长潜力,但烯烃的投资并没有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该国烯烃衍生物进口正强劲增长。在亚洲其他地区,由于缺乏具有成本优势的原料供应,新建石脑油裂解项目的经济性很难得到保证,因此新建项目比较稀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正在研究一些石脑油裂解项目,这些项目预计的投产时间为2018~2022年,而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烯烃产业正在进行整合,预计总体产能将减少。
 
页岩气革命刺激美国主要石化产品出口大幅增长
  埃克森美孚董事长斯蒂芬·普里沃在作主旨发言时表示,受益于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开展,2025年前,美国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对二甲苯的出口量或翻番。
  普里沃表示,美国出口的增加反映出了化学品市场快速全球化的现实。早在10年前,各地区的化学品贸易量相当于全球产量的约5%,而当前这个比例已经升至约10%,到2020年将升至20%。化学品市场的快速全球化给美国打开了机遇之窗,美国正在成为全球主要的化学品净出口国。
  普里沃称,受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快速增长以及中产阶级人口大幅增加的影响,2010~2040年期间全球乙烯需求将大幅增长150%,而美国将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已经有多家化企计划在美国投资扩大石化产能,埃克森美孚已经宣布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在德州贝城新建石化联合体,包括一套150万吨的乙烯裂解装置和两套65万吨的聚乙烯装置。其它已经宣布新建的项目还包括Braskem Idesa公司位于夸察夸尔科斯的一套105万吨的裂解装置、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德州贝城的一套150万吨的裂解装置、陶氏化学位于德州弗里波特的一套150万吨的裂解装置、台塑位于德州Point Comfort的一套120万吨的裂解装置、Odebrecht/Braskem位于西弗吉尼亚州帕克斯堡的一套150万吨的裂解装置、OxyChem/Mexichem位于德州英格尔赛德的一套55万吨的裂解装置、沙索位于路易斯安娜州莱克查尔斯的一套150万吨的裂解装置和壳牌化学位于宾州莫纳卡的一套150万吨的裂解装置。
  普里沃表示:“埃克森美孚很早便‘嗅’到北美页岩气资源带来的机遇,我们在贝城的石化联合体预计将于2017年建成投产。虽然并非所有宣布的项目都能按计划实施,但是我们从中看到的是美国化工业正在走上复兴之路。”
  普里沃在发言时还指出,美国新建化工项目面临熟练工人短缺的困难,这种短缺的一个表现便是美国建设成本的大幅上升。在过去的10年间,美国海湾沿岸建造一套化工装置的成本已经翻了近一番。普里沃指出,即使美国有1800万人正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但是据美国制造商协会的报告称,2/3的美国制造商正经历中度到重度的工人短缺,当前有高达60万个工作岗位空缺。
 
非常规原料投资将改变中国石化产业
  会上,IHS中国区总监庞雄鹰表示,经历了十年快速发展的中国石化工业当前遇到了两个重要的瓶颈,一是市场的垄断,另一个是原油供应的限制。原料的限制已经迫使中国石化企业开始思考通过使用创新的生产技术跳出常规的增长模式。
  庞雄鹰表示,中国将建设大量的CTO、MTO、煤制乙二醇(CTMEG)和PDH装置。未来五年,这些项目流入的投资规模将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有限,但却是全球大型的煤炭储量国之一。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快速增长以及油价的持续高位已经促使该国在化学品生产领域使用更多的煤炭来替代进口石油。近来,煤基化学品生产技术的突破更是已经加快了这种进程。目前,中国有很多煤制化学品生产装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尤其是CTO和CTMEG装置。庞雄鹰表示,当前,中国已经有三套CTO装置和三套基于商品甲醇的MTO装置已经建成投产,另有19个项目正在建设中。到2018年底,中国煤和商品甲醇为原料的烯烃产能将达到1900万吨。
  庞雄鹰表示,中国新建CTO项目主要位于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受益于当地廉价的煤炭资源。多数CTMEG项目也将位于西部地区,而也有一些项目将位于中国中部地区,以受益于临近的消费市场和相对廉价的煤炭资源。庞雄鹰表示,即便煤化工产业面临着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较高的碳排放、污水处理和巨大的资金成本等挑战,但是相对于中国东部地区以石脑油为原料的装置,非常规原料的竞争优势仍然是明显的。
  庞雄鹰指出,较之中国乙烯和丙烯产业将受益于非常规生产技术,丁二烯和苯产量则遭遇石脑油裂解产能增速放缓的影响。从历史上看,中国丁二烯与乙烯产能的比例为0.2,到2018年,这个比例将逐步下降至0.15;同样的,苯与乙烯的产能比例也将从0.7降至0.5。但是整体而言,非常规石化项目仍将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中国基础化工产业。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