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化工要刊速览
中东石化生产商处在发展十字路口
经历了逾三十年的快速扩张后,中东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具有成本优势的石化生产中心。但是受天然气供应日趋短缺、廉价页岩气供应充裕令北美石化工业重新复苏,以及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中东石化生产商正被迫重新思考扩张战略和实施业务多元化战略。尽管原料受限,但中东地区石化行业前景依然乐观。陶氏化学商业运营副总裁詹姆斯·费特灵表示:“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中东地区仍然是具有高竞争力的地区,包括其位于全球一些经济快速增长区的中心位置。”
IEA暗示若不减产油价将继续下跌
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最新石油市场月度报告中称,如果全球石油产量不削减,油价下滑态势可能将持续到2015年上半年。因需求增长疲软以及北美石油产量迅猛增加导致供应过剩,自6月以来原油价格已累计下跌30%左右,在四年低位附近徘徊。虽然IEA预计,油价在2014年跌至五年低点后,明年需求增速将会加快,但明年年初的需求将较今年年底大幅下降。此外,石油供应的强劲之势未显示丝毫减缓迹象。IEA表示:“供需状况暗示油价下跌尚未结束,我们的供应和需求预期显示,除非出现新的供应中断,否则油价下行压力可能会在2015年上半年进一步累积。”
自由贸易协定将刺激韩国基础油出口中国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即将签署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将显著提升韩国基础油出口中国。韩国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基础油进口来源国之一,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或将帮助韩国超过新加坡,成为中国最大的基础油进口来源国。长期以来,新加坡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基础油出口中心,也是中国最大的基础油供应国。但是近年来,韩国出口中国的基础油数量日趋增加,部分原因是韩国炼油商扩大了基础油产能。当前,中国对来自于韩国的基础油产品征收12%的进口关税。业内人士表示,关税取消或大幅降低将显著增加两国间的基础油贸易。
拉美石化工业发展迫在眉睫
墨西哥能源改革和石化工业复兴,以及来自于美国页岩气为原料的石化产品竞争力增强,正在给巴西和阿根廷施压,加快石化产业发展和开放的节奏。近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拉美石化工业协会(APLA)第34届年会上,迫切、担忧和乐观的情绪充斥其中。尽管由于以拉美市场为出口目标市场的美国石化项目的建成投产还需要几年时间,美国页岩气基石化产品和聚合物生产的竞争加剧还有待时日,但是来自于墨西哥的竞争近在眼前。由Braskem Idesa公司开发的墨西哥乙烯XXI项目预计将在2015年四季度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包括产能105万吨的裂解装置和聚乙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