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互联网生态下的石化行业
2015年37期 发行日期:2015-09-25
作者:zhoukan2012
fiogf49gjkf0d

 

互联网生态下的石化行业
——“201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 商业模式创新论坛报道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能源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能源供求格局和价格体系深度调整带来的市场波动,对石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困扰。在国内,经济减速下行,石化行业面临的发展难度将越来越大。但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动力也正在加速孕育,在近日召开的“201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 商业模式创新论坛上,业内专家指出,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互联网产业正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近年来不少崭新的产品以及服务横空出世,在竞争和融合当中实现了突破和蜕变,互联网+是这一个时代重要的机会和使命。
 
一、变革中孕育突破——新商业模式应运而生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一是重化工企业向资源地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近年来由于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环境能量要素优势明显,内蒙、新疆、宁夏、陕西等中西部地区一大批现代大化工企业、重化工企业崛起。随着产业布局的调整,产业规模集中度提升,但是受物流、环境、水资源的约束等问题也在逐步的显现。二是产业价值链分配,从前端资源到后端加工出现新的问题。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遭受重创,资源产品价格回落,特别是近两年,全球资源产品价格进入低谷,资源性的企业效益大大下降,由此也带来了资源性产业投资的大幅度下滑。三是在基础产品普遍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低下的情况下,产品结构向高端、绿色方向发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润生在讲话中指出,在产业布局、结构变革调整的情况下,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商业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是企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国内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推动企业的经营模式出现变化,过去企业单纯从事大众化生产,向客户提供产品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深入挖掘增值服务,提供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方向。
    二是互联网+化工模式逐步深入
    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的兴起,化工行业与信息技术不断融合,不断颠覆着经营模式,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将企业生产经营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等的全过程,实现模块化、数字化、自动化,特别是电商出现,大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缩小了市场半径,拉近了企业与用户的距离。
    三是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紧密结合
  现代经济体系当中,金融市场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工具,行业企业充分利用股票、债权、融资、租赁、期货等多种金融工具,为企业获得了充足低廉的资金,为企业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近年,期货交易市场先后推出了PTA、甲醇、燃料油等多个期货品种,而且交易十分的活跃。所以,如何利用好金融工具也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拥抱互联网+——开创石化电商2.0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传统商业模式必将受到冲击。传统的商业模式具有其显著特征:首先做熟不做生,买卖双方是比较熟悉的,一般有特定的客户群体;第二是销售渠道比较稳定;第三是营销手段主要是点对面的形式;第四是贸易范围有一定的地域性。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传统商业模式的弱点逐渐凸显,如资金率占有高;商圈相对单一,客户相对集中;经营的规模比较小,扩大规模比较困难;线下议价,价格不透明;信用风险高,缺少第三方监管;经营规模小,扩大规模困难等。
  在这一背景下,整个商业模式进入变革通道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互联网+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机会和使命。
  目前石化行业已经出现了一批互联网+先行者,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高级副总裁刘瀚光举了几个例子。如互联网+金融的余额宝,截至2014年底在线客户达1.85亿人,管理的资金规模将近6千亿,仅2014年11月11日就完成了7200万笔的交易,其整个的系统承载能力比较强;互联网+实体产业的案例是易塑网,一家比较领先的O2O塑料平台,覆盖了原料供应、再生塑料、机械设备等品类,以实名供应商认证与真实商务社交关系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与客户共赢中不断创新,发展速度也很快。
  随着国内石化市场的开放,同质化的竞争使企业的利润趋薄,而互联网+和渠道整合将成为未来市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途径。为此,刘瀚光在会上提出了石化电商2.0的概念,即基于O2O的服务平台和B2B的专业网站,统一门户网站,统一资源和信息管理,统一价格发布,统一下单和定单管理,统筹运输服务,形成线上完整一体化的供应链金融支持,打造专业化石化的B2B的网站,实现供应链O2O一体化的服务。其功能组成包括信息门户、B2B在线交易系统、运营中心、供应链金融管理和交易中心。
  相比于传统贸易,石化电商2.0具有以下优势:以互联网+模式,实现石化行业资源整合;聚合引导社会资本,助推石化产业发展;创新会员企业融资渠道;构建行业企业征信体系;树立石化电商综合平台行业标杆。
 
三、立足现货交易平台——油气贸易的创新选择
  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简称深油所)是石油化工类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的平台。截至今年3季度,深油所拥有席位会员70余家,注册会员600家。在各级会员中,石化行业相关企业占比超过80%,其余部分为投资经纪、石化相关仓储物流、石化相关行业组织机构等。根据现在石化行业的现状,深油给石化行业设计了三步走的目标,第一步是希望降低石化行业的成本,减少贸易壁垒;第二步是希望石化行业的企业能够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规避风险,稳健经营;第三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填补期现结合的空白,进而发展市场。
  目前深油所主推4类主营贸易,即协议交易、挂牌交易、专场交易和报盘交易。以现货挂牌交易为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幅扩展销售渠道,因线上交易(电脑、WEB、手机端)的交易商来自全国各地,突破了地域限制,企业可以掌握更全面和有针对性的供需信息,更能够大幅扩展产品流通渠道与客户资源。同时,贸易门槛低,开户即可参与贸易,没有租金,降低了人工成本;买卖双方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贸易商只需10%~20%的订金就可能把生意完成;所以可以大幅降低贸易成本。例如,中海油把许多老客户推荐到深油所线上进行交易。这种方式不仅定金会更少,而且不必再设立那么多的交易员,人力成本也大大节省。深圳前海平衡石化希望于互联网+的风口,创建一个全新的润滑油产业生态圈,他们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可以插拔的U盘,嵌入到深油所交易平台。平衡石化耗时2个月,覆盖了国内将近10%的下游生产厂家,完成了线上和线下平台的对接,打通了贸易融资投资业务对接通道,并计划在未来1~2年的时间内,利用深油所完成终端消费市场渠道整合以及投资市场的全面调节。
 
四、理想照进现实——传统行业走出去海阔天空
  在过去十几年当中,大宗商品行业发生了很多变化,很多行业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需求变弱,从暴利转为微利甚至是亏损。所以很多行业企业在考虑怎么和互联网结合,电商的模式被植入到大宗商品当中。
    1.农资1号助化肥企业拨云见日
  农资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农资消费现在有1.5 万亿元的规模,占农民消费的将近30%~40%,其中肥料消费是8000亿。据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文胜介绍,金正大在对电商进行两年研究之后,决定自己建设一个新的电商平台——农商1号,专注农资。他们认为,电商崛起的奥秘有4个,首先是渠道优化,第二是信息透明,第三是无边界化,第四是消费体验。而要做好农资电商需要有5个要素:像小米一样做集资产品,像京东一样建高效物流,建密集村站,像春雨有专业的技术,像滴滴超便捷省心。
    农商1号总投资20亿元,注册资本是12亿元。基于对农资电商目前存在的问题,该平台提出了4个字——全好专省。“全”:全品类农资,一站式就把农药种子肥料全程解决;“好”,选择最好的加盟店;“专”,在线上线下有大量的国内外专家,随时解答问题;“省”,通过多种套餐组合方式让农民省钱又高效。
    农商1号以农资为主,同时把百货作为一个辅助和增值,并把城市园艺植入其中,这样一方面把工业化产品带到农村,另一方面又把会员的优质农产品带回城市。
    农商1号从7月16日正式上线目前已经推动2个多月,截止到9月初,已经在全国做了20多个试点县,总共发展的会员有10万多,交易额5000多万元,成效显著。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终端用户很分散,电商想要进入农村市场,完善的物流渠道和仓储条件是无法绕开的大前提之一。农资企业与农民的关系最为紧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农村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物流渠道和仓储设施,这一点是一些单纯做电商平台的企业所不具备的。而由化肥生产企业自己牵头成立的农商1号恰恰占尽了这一优势。
  罗文胜对农商1号的发展作了一个总结,首先要靠电商这一新商业模式建渠道体系,第二靠套餐爆品招会员,第三靠互动体验把会员黏住,同时给会员很多的特权和惊喜,另外,一定要靠电商的规律来推动,而不能沿袭传统的传播方式。
    2.橡胶谷在创新中享受平台经济
  我国橡胶行业在最近十几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产品总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是我国橡胶行业大而不强,如何转型发展是目前阶段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橡胶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焱谈到,橡胶行业应当乘现在的互联网东风,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橡胶谷就是以“平台经济”理念,打造“政产学研资”五位一体、高度融合的化工橡胶行业生态圈。目前橡胶谷致力于提供行业全产业链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包括B2B物流:行业原材料一体化解决方案(例如轮胎厂所需的原材料-天胶、合成胶、炭黑、钢帘线等一站式采购配送);B2C物流:用户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例如普通消费者购买轮胎送到家中安装,做到服务零距离),跨境物流和国际物流解决方案。
    在交易方面,橡胶谷2013年的7月份围绕天然橡胶做了一个现货交易平台,经过2年多的时间,累计实现交易额4000亿元、成交总量3140万吨、交收总量20万吨、准入工厂41家、合作仓库24家,未出现一笔违约,已经成为国内橡胶现货的集中交易场所和定价平台。天然橡胶定价机制是以期货定价,但是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金融属性,价格波动非常剧烈,而期货有利于回归天胶本身的定位,也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