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15年四季度我国石化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016年3期 发行日期:2016-01-29
作者:zhoukan2012

2015年四季度我国石化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 国研网行业研究部  宋美玉

  2015年四季度,国内宏观经济走势逐渐明朗,石化行业围绕“去库存,调结构”发力,国家和石化行业的配套政策措施也不断出台。产业调控方面,修改与完善化肥淡储管理办法,出台煤化工项目建设环保准入条件,并首次针对化工园区规范发展发布综合性指导意见;价格机制方面,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的背景下继续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并加快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进程;对外贸易方面,取消磷酸等部分化工产品出口关税,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争取顺利搭乘“一带一路”顺风车。

 

一、产业发展、调控及准入政策

 

      1.优化化肥淡储管理办法

  20151010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下发《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

  一是管理范围扩大,地方淡储上台。根据意见稿中第六条规定,化肥淡储除中央淡储外,在地方农业大省也应有淡储,且中央及地方淡储利息均由中央财政给予补贴。如此一来,地方相关部门就涉足到淡储管理的范围之内。二是承储品种丰富,推行科学施肥。在以往的承储品种上,单质肥一直是化肥淡储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此次意见稿中第六条规定,淡储化肥以尿素、磷酸二铵、优质复合肥等高浓度化肥为主,复合肥的提出成为此次淡储新规的一大亮点。三是资质要求提高,监管力度增强。意见稿对于淡储考核指标进行细化,提出主要考核指标区域内的累计调入量、均库存量和峰值库存量。此外,意见稿还明确提出对承储企业实行一次招标、三年稳定、奖优汰劣的办法。这样有助于调动承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也保证了淡储的稳定性。

  此次对化肥淡储管理办法的修改与完善,无论是从规模数量、承储种类还是考核指标上,都在向更加科学和贴近市场的方向迈进,有助于现有企业的规范发展及更加合理的保障“三农”利益。

      2.煤化工环保要求趋严

  20151222日,环保部印发了《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简称《准入条件》),试图从环保角度规范现代煤化工建设,并将此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的依据。《准入条件》具体内容有:

  其一,严格控制项目布局。《准入条件》规定,现代煤化工项目应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优先选择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环境容量较好的地区布局,并符合环境保护规划。其二,真正落实污染防治。《准入条件》鼓励采用能源转换率高、污染物排放强度低的工艺技术,并确保原料煤质相对稳定。在行业示范阶段,应在煤炭分质高效利用、资源能源耦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承担环保示范任务,并提出示范技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应对措施。

  此次国家环保部出台的《准入条件》掷地有声,各方均感到来自国家对煤化工环保方面整顿的决心。随着《准入条件》的落实,各地将根据自身条件严格评估新建项目,煤化工争先上马的局面将会得到改善。且在环保的高压下,煤化工行业将寻求加工工艺、技术研发、项目经验上的突破,使行业实现真正的污染零排放,促进行业健康运行。

      3.加强化工园区规范发展

  20151210日,工信部印发《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针对化工园区规范发展出台的首个综合性指导意见。

  科学布局方面,《意见》明确严禁在生态红线区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域内建设园区;项目管理方面,规定建立入园项目评估制度,由园区管委会组织专家,对入园项目的土地利用率、工艺先进性、安全风险、污染控制、能源消耗、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估;安全管理方面,强调了严控安全风险、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实施封闭式管理、防范危化品运输风险、保障消防安全及建立安全培训制度等七大细则;绿色发展方面,明确加强环境监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强化“三废”防治、加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和风险预警等方面;两化融合方面,鼓励建设智慧园区,推动企业两化深度融合。

  此次《意见》出台不仅对规范化工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更能主动创造行业需求,增强行业投资意愿。据工信部调研显示,按照《意见》的要求,初步估计全行业搬迁改造项目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可带动约4000亿元的机械设备需求和600亿~800亿元的信息化改造需求。

 

二、价格管理体制措施

 

      1.成品油价格机制市场化进程遇阻

  2015年,国际油价震荡走低,我国成品油价格以下调为主,在25轮调价窗口中,成品油经历了7次上调,12次下调以及6次“搁浅”,尤其是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跌多涨少,使得国内汽油、柴油价格跌至历史较低水平。纵观四季度,我国成品油价格共经历7轮调价窗口,其中1次上调,3次下调,3次“搁浅”,汽油价格每吨累计下调305元,柴油价格每吨累计下调295元。但四季度,成品油价格调整出现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搁浅”行为上,2015108日成品油价格依然按照20133月出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规定实行暂不调整,但20151215日及20151229日的两次成品油调价窗口期却未按规定进行下调,依然执行“搁浅”处理,为成品油价格机制市场化进程带来较大冲击。

  在国家大力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的过程中,为何市场化进程却不断被掣肘,这再次凸显出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难以绕开的顽疾:首先,成品油价格机制不透明,原油挂靠油种未公开。其次,政府色彩依然较浓,市场因素有限。再次,定价挂靠国际油价,实际话语权较弱。

      2.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进程加快

  20151118日,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并提出五项具体的工作要求。此次通知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亮点一,价格下调幅度超过预期。通知规定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化肥用气继续维持现行优惠政策,价格水平不变。亮点二,价格管理办法出现变动。通知规定将非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亮点三,上海油气交易中心浮出水面。通知表示将引导全部非居民用气进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力争用23年时间全面实现非居民用气的公开透明交易。

  此次天然气价格的调整可谓一石三鸟,不但及时响应了天然气市场供需格局的转变,还大大减轻下游用气行业负担,同时更加利于天然气清洁能源推广利用,进一步促进了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下一步,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将加快推动非居民用气公开透明交易,择机理顺居民用气价格,完善管道运输价格形成机制,同时加强配气价格监管,促进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

三、对外贸易政策

  

  2015129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自201611日起,我国将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除继续鼓励国内亟需的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外,还将取消磷酸、氨和氨水等商品的出口关税。这对化工产品出口带来利好影响,但同时化工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面临的贸易摩擦威胁亦有所加剧。

  2015年上半年,我国五金、化工、轻工产业是贸易摩擦多发领域,化工行业案件数量达到10起。进入四季度,印度及美国共对我国化工产品进行5起反倾销立案、处罚事件。

  综合来看,化工行业贸易摩擦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贸易摩擦事件数量同比减少。近两年,国内外经济均存在下行压力,国际贸易活动活跃度较往年有所下降,而印度、欧亚经济委员会等机构组织精力重点放在上年针对我国贸易案件的立案调查上,加之我国积极组织应对并加大交涉力度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国外对华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二是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事件增多。目前,中国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存在相似之处,产品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在国际贸易整体环境低迷的情况下,激烈的竞争就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贸易摩擦,2015年印度、巴西等国对我国贸易摩擦事件增多,如印度在钢铁、玻璃、尼龙等行业上对中国企业的诉讼率较高,巴西在鞋类、无框镜、PVC涂料布和螺纹铜管等领域与我国摩擦不断。三是贸易摩擦危害依然较大。我国化工行业应提高防范及应对贸易风险的能力,加强与国内外机构的信息沟通,争取在经贸摩擦出现苗头之际及时引导与化解。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