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煤制乙二醇: 低油价下迎来巨大挑战
2020年7期 发行日期:2020-03-31
作者:■ 卓创资讯 李训军

    乙二醇又名甘醇,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在醇类产品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还可用于生产涂料、照像显影液、刹车液以及油墨等产品。
    乙二醇位于聚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通常由原油经常减压蒸馏得到石脑油,通过石脑油裂解生成乙烯,由乙烯作为原料合成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聚合得到聚酯(包括聚酯切片、涤纶长丝、涤纶短纤、聚酯瓶片、聚酯薄膜),最终应用于纺织品服装、包装材料、饮料瓶等终端领域。此外乙二醇还可通过合成气路线制得,即由煤炭、油田伴生气等原料通过制取CO,再由CO催化偶联合成草酸酯,加氢生成;或通过MTO法经甲醇制乙烯,再合成乙二醇。

产能持续增长 进口增速放缓
   
    近5年来,我国乙二醇产能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截至2019年,我国乙二醇总产能达到1076.2万吨,年均增速达9.63%。目前我国乙二醇主流生产工艺有三种:一体化(石脑油/乙烯法),MTO法以及煤制乙二醇。其中一体化(石脑油/乙烯法)总产能为535.20万吨,占比47.73%;MTO总产能为92万吨,占比8.55%;煤制乙二醇总产能为449万吨,占比41.72%。详见图1。当前煤制乙二醇新增产能虽扩展较为迅速,但由于该领域技术处于成长阶段,因此短期内市场存在产能增速较快但产量增速缓慢的不匹配状态。    


    2015年前后,在乙二醇产能高速增长的同时,受到煤制装置生产稳定性较差的影响,且当时行业环境景气度较差,我国乙二醇开工负荷整体偏低,维持在60%上下的水平。2015年之后,伴随行业景气度逐步恢复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优化,乙二醇行业开工率开始逐步提升。在2018年第三、四季度,乙二醇新装置集中投产,新增装置在年内未能完全释放有效产能,开工率出现一定下滑。进入2019年后,受乙二醇利润下滑的影响,我国装置多有进行转产、降负荷或增加检修时间等操作,年内开工率维持在70%偏下的水平。2019年,我国乙二醇产量746.76万吨,行业整体开工负荷69.39%。2020—2021年,我国乙二醇计划新增产能较为集中,其中2020年计划新增产能696.6万吨,2021年计划新增1063.6万吨。按照工艺路线来看,2020年新增产能中一体化路线产能350.6万吨,占比50.33%;合成气路线产能346万吨,占比49.67%;2021年,乙二醇新增产能中合成气路线产能702万吨,占比66.00%;一体化路线产能201.6万吨,占比18.95%。受到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需求预期下降,以及原油“跳水”行情影响,新增产能投产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谨慎起见,预计2020年乙二醇行业总产能增加657万吨,达到1772.8万吨,总产量在1010万吨左右。
    在进口方面,2015—2019年,在下游聚酯行业稳步扩张的背景下,我国乙二醇供应虽有长足的提升,但因有效产能基数偏低,短期内仍无法与下游聚酯等需求增长相匹配,因此尚需大量进口国外货源进行补充。近5年来,我国乙二醇进口量整体仍维持稳步增长状态,年均增速3.20%。2019年我国乙二醇进口总量达994.85万吨,同比增长1.6%。
    2020—2024年,我国乙二醇行业产能将维持增长态势,乙二醇扩张企业多以煤炭、煤化工生产企业的转型升级向下游延伸以及大型石化企业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主,其中包含部分大型聚酯企业向上游延伸发展而形成的炼化一体化项目。预计未来5年,我国乙二醇自给率将得到明显提高,产量的大幅度提升将对进口货源逐步形成挤出效应,产能的增加也将为乙二醇供应端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聚酯产能持续扩张 乙二醇需求稳步增加
   
    2008—2019年,我国乙二醇总需求量从671万吨增长至1785.20万吨,增长幅度达166.05%。聚酯作为乙二醇主要消费领域,需求增长表现最为可观:2008年聚酯对应的乙二醇需求量为637万吨,而2019年增长至1677.00万吨,10年间增长幅度达到163.27%。乙二醇其他消费领域占比仅在5%以下,防冻液的需求较为分散,季节性也较强,2019年实际消费量大约在26万吨附近,预估2020年的需求量大约在25万吨。不饱和树脂2019年对乙二醇的实际消费量大约在40万吨,2020年产能预计达500万吨,对乙二醇需求量预估在40万~45万吨。聚氨酯在2020年对乙二醇需求量预估在25万~30万吨。
    2014年之后连续4年内我国聚酯行业迎来高景气周期,行业产能利用率每年都呈现逐年攀升状态。进入2019年后,聚酯行业整体表现尚可,但年内聚酯行业利润压缩明显,聚酯工厂增产积极性不足,同时受年内新增装置集中投产并未能有效释放产量影响,整体开工出现明显下滑,2019年乙二醇年度产能利用率为84.49%,较2018年下滑2.59个百分点。2020年,受宏观经济疲弱及新增产能继续释放影响,整体开工率难现大幅度提升,预计2020年聚酯行业年度产能利用率将保持在84%附近。2020年中国聚酯行业产能预计达到6280万吨,产量在5290万吨左右,对应乙二醇需求1772.15万吨。
    未来,乙二醇在需求方面,预计仍将维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但伴随终端服装家纺领域进入瓶颈期,乙二醇需求增速将呈现逐步放缓状态。

煤制乙二醇工艺将承受考验
     
    从产能情况来看,2020—2021年乙二醇新增产能以炼化一体化及合成气路线为主,其中炼化一体化路线31.37%,合成气路线占比59.54%,而MTO工艺受到工艺利润经济性的考量,暂无新增产能计划。此外,卫星石化计划建设160万吨乙烷裂解工艺乙二醇装置,原料以美国进口乙烷为主,占比9.09%。
    从利润的考量来看,2019年乙二醇全工艺利润均被明显压缩。其中石脑油一体化工艺在盈利方面表现相对较好,年内整体维持微利状态;2019年石脑油法乙二醇利润保持在亏损90美元/吨至盈利130美元/吨之间浮动,全年平均盈利水平在15美元/吨附近。
    外采乙烯法受原料乙烯剧烈波动影响,2019年行业利润表现较差,全年平均亏损在90美元/吨附近。
    MTO法工艺亏损较为普遍,2019年MTO法整体维持大幅度亏损,但在下半年受甲醇价格跌幅扩大影响,其亏损空间出现一定收缩,全年平均亏损约875元/吨。部分MTO工厂年内因利润及甲醇装置检修因素影响,阶段性选择外采乙烯生产乙二醇。
    煤制乙二醇工艺2019年仍保持稳定盈利,年均利润753元/吨。但在我国煤炭价格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年内乙二醇价格下滑导致煤制乙二醇工艺利润空间大幅度压缩,部分装置进入亏损生产状态(计入财务成本),进而导致年内煤制乙二醇工厂的集中停车减产。2020年第一季度,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轩然大波,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大幅震荡,尤其是石油价格的暴跌给石化产业链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低油价背景下煤制乙二醇的盈利空间将大概率被大幅压缩,其生存压力将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