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先进无机功能复合料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沈晓冬教授团队研发的耐1200℃高温氧化硅气凝胶材料成功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芯组间,为芯组构筑了一道高性能“防火墙”,为动力电池穿上安全“隔热服”。
气凝胶是一种三维纳米网络结构的纳米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和低热导率等优异性能。沈晓冬介绍说,气凝胶纳米级网状骨构孔洞中超99%的空隙由空气填充。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而气凝胶中的空气被网格绊住了“脚”无法流动,因此导热力较之空气更低,成了隔热“明星”。
研究团队从2000年开始从事气凝胶等纳米材料研究。在20多个省部级及以上项目的支持下,研究团队聚焦气凝胶材料隔热、吸附、载药和光催化4个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多家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今年5月,沈晓冬团队研发的耐1200℃新型气凝胶产品实现了量产,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芯间隔热防护、高温设备、热力管道保温等领域实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