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以新理念指导编制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一五”规划
2005年5期 发行日期:2005-09-01
作者:白颐
以新理念指导编制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一五”规划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白 颐
  2005年是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性一年,国家有关部门已启
动“十一五”规划的研究,社会各界及行业领域都对此投入了极大的
关注。本刊亦特设“十一五”规划专栏,邀请政府和行业的知名专家
对石油和化学工业及相关领域“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分析建言。

    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大环境:一是市
场形势看好;二是作为资源型产业的特色越来越明显;三是投融资体
制改革对产业发展形成支撑。石油化工门类众多,有大的基础性产业,
也有小的竞争性产业。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后,不再需要一级一级地
环环审批,使竞争性产品从开始研究到进入市场的速度更快,发展步
伐也越来越快;对基础性产业,国家政策体现了抓大、抓项目建设关
键点的原则,从而提高了项目的建设效率。大环境在为“十一五”规
划提供支撑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一五”规划的编制
要体现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要以竞争力研究为核心,以热点发
展领域为关注点。
  一、体现四大思路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编制“十一五”规划时,应当体现以下几个思
路:
  1. 抓大放小,体现宏观指导  “十一五”的行业规划研究,应
抓大放小,抓住行业发展的重点、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的
领域进行研究。国家要对重要产品、重要领域(如化肥、农药等)进
行政策指导,使这些行业得以健康发展。
  2. 淡化行业观念,打破就项目谈布局的模式,用产业链和循环
经济的概念来体现发展战略上的统筹兼顾  以前作规划常常要细分具
体的行业,如化肥、有机原料、合成材料、染料等。“十一五”规划应
当打破以前就行业论行业的观念,体现产业链和循环经济的模式。石
油和化学工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链,应当将其上、中、下游放在一个统
一的平台上统筹规划,依据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对资源利用进行充
分优化研究,体现低能耗、低污染、资源再利用等特色。国家应抓住
产业链上的关键点,对上、中、下游都有一个定性的、原则性的政策
指导,至于产业链中细小、微观的方面则应由投资主体来研究。
  3. 着眼未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要把资源的综合利用、环
境保护和提升竞争力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
规划决不能仅仅为了满足眼前的市场,而应以发展的眼光,考虑资源
的合理有效利用,同时考虑环境方面可承受能力,以及产业水平能否
达到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水平。“十一五”规划应比以前的5年规划
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体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
  4. 强调产业发展的基地化、园区化  在“十一五”期间,更要
关注特色基地的建设,建成若干具有特色的化工园区。
总之,“十一五”规划应当体现整体性和宏观性。在此基础上依据国民
经济和相关工业发展的需求配套分领域进行研究,各领域之间要有很
好的衔接。整个规划应当抓大放小,抓住产业链中重要的节点进行重
点研究;对国民经济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领域应当提出具有可操作性
的发展方案;对竞争性的领域进行竞争环境分析,提出指导性发展建
议。
  “十一五”规划的研究,其核心是竞争力的研究,以上几个思路
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竞争力。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要突出
每个行业、领域、产品、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不仅是在国内的竞争力,
而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每一个行业领域,制约、影响其竞争力
的因素不同,认真研究这些因素正是编制“十一五”规划起步阶段的
重点。

  二、关注四大热点领域
  1. 石油化工领域  我国的石油化工格局比较独特,主要以中石
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几大公司为主。在今后5~10年,我国石油化
工产品的缺口仍然比较大,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目前行业面临的
主要问题,一是需要充足的原料资源来保证其发展;另外,这一行业
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需求量大,在生产技术水平和装置的生产
能力方面都有待提高。总得看来,石油化工是大家普遍看好,而且发
展速度比较快的行业,但因其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并且存在制约条件,
不是任何企业都能涉足的行业。目前,各大型石化企业都在编制自身
的发展规划,政府应在此基础上出台指导政策,对国内外两种资源的
合理利用进行协调。
    2. 碳一化工领域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多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很多企业都极其关注碳一化工发展领域,尤其是在我国部分地区和省
份煤炭和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碳一化工的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许
多企业、地方政府纷纷投资碳一化工。但是否具备了建设碳一化工基
地的条件,这需要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发展碳一化工,除了具备原料
条件外,还要更多地考虑外部条件,包括地区经济增长程度、环境容
量、下游产品加工的前景问题、技术上的可靠性等等。因为任何一个
产品,不管是甲醇还是其下游的醋酸、聚甲醛、二甲醚等,都有一个
进入市场面临竞争力考验的问题。只有对内、外部条件进行客观充分
的分析研究,确定在国内、国际都具有竞争力之后,再投资建设碳一
化工基地,这才是用发展的眼光、用国际惯例的眼光来看待碳一化工
的实施模式。同时,政府部门要用长远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色的理念
来研究碳一化工,并且要从全方位的角度来考虑碳一化工的发展道路。
    3. 化工新材料领域  新材料领域是大家比较看好的热点之一,
其主要特点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对下游产业带动性比较强。市
场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由于相关领域的市场需求量
比较大,新材料产业这两年的发展速度很快。但这一行业的发展也有
一些制约因素,如技术来源、资源的限制等,其中最主要是资源的局
限性问题,比如有机硅、有机氟的原料并不是全国各地都有,有资源
的地区可以搞单体生产,没有资源的地区只能搞后加工。在“十一五”
规划中,除了要对发展化工新材料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外,国家应对
其资源利用方向提出要求。
    4. 配套性比较强的专用化学品领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
业结构在不断优化提升,向着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发展。近年来,汽车、
建筑、电子等行业发展很快,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化工产业的发展。
这些产业需要的化工产品总量并不大,但要求产品的技术含量、品种
牌号及其特殊性特别强,比如对一些工程塑料、特种功能性材料、特
种添加剂等特殊专用料的要求比较特殊,而且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要
求也比较高。随着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专用化工产业
也成了投资热点。对这一专用化学品领域,政府应提出导向性的规划,
指明发展方向。
  当然,“十一五”期间,化肥、农药、轮胎、精细化工等产业仍然
需要发展,但这些产业和领域的发展更多地集中在结构调整上。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