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整合 实现长江三角洲
石化产业结构转换与腾飞
□ 沈中济
当前,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正在崛起。经济的
发展,必然涉及到工业与产业的发展,在江、浙、沪三边经济上,宁
杭经济联系相对较弱,而且三边产业的发展也有重复之处,应该进行
重新整合,以主导、支柱产业为基础,实现错位发展,发挥整体优势,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建成以上海为龙头的国际制造业基地,实现东方
国际化都市群的构想。石油化工产业是上海、南京、杭甬三地的支柱
产业,本文将从具体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如何进一步促进三地的联
合与整合,做强、做大制造业,从而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发
展。
长江三角洲石油化工基地
区域经济带雏形初现
1. 石化产业现状与优势
长江三角洲区域内上海、南京、杭甬三地同属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石化产业都是支柱产业,工业基础水平相当,地理条件也相仿,交通
发达,运输便利,具有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特别是杭州湾还有
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本文以2002年为基础,分析一下区域内石化产
业的基本状况和在全国的地位。
①上海市
2002年,上海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业总产值为846.67亿元,比
上年增长15.5%;生物医药业工业总产值为207.67亿元,比上年增长
17.6%。其中中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为 223.23亿元,
原油加工能力为880万t/a,乙烯能力 85万t/a,合成树脂91万t/a,
合纤原料及纤维115万t/a;上海高桥石化公司销售收入为162.2亿
元,原油加工能力为 1130万t/a,固定资产 107亿元;上海华谊(集
团)公司现有总资产312亿元,有化工原料、塑料、染料、农药、涂
料、橡胶制品、化肥、化工设备、化学试剂、煤化工、化学制药、中
药、 医药器材和中西药械商业等生产企业160余家及22家设计、研
究院所。
②南京市
2002年,南京市石油化工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实现利
税45.23亿元。其中中石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9.07亿元,实现利税
34.97亿元。中石化在宁企业有扬子石化公司、金陵石化公司、南化
(集团)公司、南京化工厂等4家。仪征化纤公司和南京石油化工区
相邻,实际上已联为一体。
目前南京地区已形成1650万t/a炼油、60万t/a乙烯、80万t/a
PTA、38万t/a合成树脂生产能力,在全国举足轻重;化工生产企业
近600家,化工产品超过600个;炼油、乙烯、丙烯、丁二烯、纯苯、
对二甲苯、邻二甲苯、PTA、烷基苯、乙二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
己内酰胺、聚乙烯、聚丙烯、硫酸和纯碱17个品种的总产能接近全国
产能的10%,其中烷基苯和PTA等的装置能力在国内居前列。
③杭甬地区
中石化镇海炼化2002年销售收入为224.85亿元,资产总额
119.14亿元,现有1400万t/a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原油及成品油库
容能力达到250万t/a,是全国大型炼油企业之一。另外,杭甬地区
的地方化工,如精细、染料、涂料、医药中间体等也有一定实力。
2. 未来5~10年石化产业发展主要趋势
到2005年,有多项重点项目将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落户,已经开
始建设的项目有:总投资27.48亿美元的上海赛科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总投资26.5亿美元扬巴一体化工程;区域内5个炼油厂生产能力也进
一步扩大,届时本区域内炼油能力将超过6000万t/a,乙烯生产能力
超过300万t/a,分别占全国预测总能力的25%和35.5%。同时,上海、
南京、宁波将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专业化学工业园区。从2006年开始,
上海、南京工业园区将进一步扩大乙烯生产能力,都将新建100万t/a
乙烯装置,宁波将新建80万t/a乙烯生产装置。预计到2015年,长
江三角洲经济区内乙烯的生产能力再翻一番,有可能达到或超过600
万t/a。
①上海化学工业园区
上海化学工业区是以石油化工为主的专业开发区,位于杭州湾北
岸,距市中心60km,规划面积为23.4km2,西侧有6km2规划围垦地,
最终向西与上海石化连线成片后,将形成近60km2的化工产业带。计
划一期开发建设10km2,重点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二期开发
13.4km2,发展合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石油深加工产品。
众多合资项目正在投建,如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和英国BP公司合
资建设的90万t/a乙烯项目,德国巴斯夫、美国亨斯曼与上海天原集
团等合资兴建的总投资10亿美元的联合异氰酸酯项目,德国拜耳公司
的1万t/a聚异氰酸酯项目和10万t/a聚碳酸酯项目,天原PVC工程
和高桥化工的20万t/a苯酚/丙酮项目等。
②南京化学工业园区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位于长江北岸,距南京市区约30km,总规划面
积约45km2。园区北接宁六、雍六高速公路,南与金陵石化公司、南
京化工厂现厂区隔江相望,西与南化公司相连,东与仪征化纤公司相
接。2003年1月被原国家计委批复为国家级石化基地。园区将以科技
及外向型经济为先导,按WTO规则的要求,加速与国际接轨,办成工
艺水平和生产规模双领先的全方位开放式园区,计划到2005年销售收
入达到500亿元,2010年达到1000亿元。
“十五”期间,随着扬巴一体化60万t/a乙烯项目建设和扬子石
化乙烯能力扩大至65万t/a,南京地区将形成2200万t/a原油加工、
125万t/a乙烯(实际能力可达145万t/a)、135万t/a芳烃、120
万t/a尿素、100万t/a聚酯的生产能力。
③宁波化学工业区与大榭开发区
宁波化学工业区是宁波市政府批准设立的新兴化工区,规划面积
58km2,地处宁波市区以北10多公里,距北仑港仅24km,紧邻我国最
大的液体化工码头——镇海液体化工码头。沿海快速干道、世纪大道、
舟山联岛大桥(规划中)、329国道等贯通全区。随着铁路专用线的建
设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宁波化工区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园区
重点发展以烯烃、芳烃为原料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以及化工新材料、
精细化学品和生物化工产业,区内现有镇海炼化、LG甬兴等特大型石
化企业,还有即将建设的80万t/a(一期)乙烯项目。
宁波大榭开发区是一个以港口、工业和贸易等产业为主体的国家
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宁波市东部,距市中心40km。处于长江三角
洲东南角杭州湾畔、金塘水系中段,东临东海大猫洋,与国际航道相
接,西与北仑港相邻,北与舟山群岛相望,南距大陆最近处仅500m,
与宁波开发区、保税区仅一水之隔。本岛面积30.84km2,拥有10km
的深水岸线,近岸水深10~20m,不冻不淤,特别适合建造大型港口
和发展临港工业。区内化工、能源重点项目有60万t/a PTA、LPG基
地站、16万t/a MDI等项目。
另外,为了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炼油厂原油资源问题,宁波—上
海—南京进口原油管道工程已经国务院批准上马建设,总投资约22.6
亿元,管道设计原油总输量2000万t/a,目前进口原油管道龙头工程
——大榭岛25万t级的原油码头已经竣工。
经济带内石化产业急需整合
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包括石化工业资源在内的优质资源,产业基
础较强,地理环境良好,运输条件便利,人才库强大。但是潜在的优
势要变成真正的优势,一定要按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办事,重新整合资
源,做好一加一大于二的文章,使上海、南京、杭甬三地都成为赢家。
1. 强化区域经济的作用
长江三角洲的优质资源尚未形成一体化经济和产业群体,目前行
政区经济仍然大于经济区经济,产业重复建设、相互竞争现象时有发
生。行政区经济弊端在于只考虑本行政区内的利益,不考虑外部的合
作。要打造新的国际制造业基地的新形象,必须弱化行政区经济、强
化区域一体化经济,否则产业的整合就不能很好地进行。
2. 从强化一体化入手,加强产业的联系与合作
加强石化产业的联系与合作,可以从三方面入手:①乙烯等基础
原料在10年内仍会是短缺原料,可以共同发展;其他产品应实行一体
化及错位发展,加强对外的竞争力和幅射力。②利用沿江、沿海的港
口、码头资源,整体规划,提高利用率。③建立先进的流通物流机制。
发展化工物流体系和发展生产企业同样重要,缺一不可。要引进现代
物流管理的理念,强化硬件与软件建设,加上高科技的运作、高速信
息公路、电子商务等,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真正成为石化物流集散地。
3. 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与机构
要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石油化工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整合与腾飞,
还有相当艰苦的工作要做,需要设立国家有关部门一起参与的协调、
协作机构,具体负责长江三角洲地区石化工业发展的统一规划与协调,
口岸、码头和物流的统一使用与构想,并协调对外招商与投资等等,
使区域内石化工业真正成为一个发展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