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战略研究与对策—加强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建议
2004年3期 发行日期:2005-09-01
作者:李政禹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战略研究与对策(二)
——加强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建议
□  李政禹
(上接第2期A2版)
扩展化学品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的内涵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具有复杂性、科学性及国际性特
点。由于危险化学品数量大,危险性类别多,化学品生产和使用渗透
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以及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安全管理范围包括
劳动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牵扯到许多主管部门协调管理监督,
具有十分复杂的特点。危险化学品分类、标签、数据测试、安全性评
价及健康、环境风险评价都需要有国家法律、标准、技术规范作支撑
依据,并需要化学、安全工程、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科
学知识,技术性强,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化学品又是一种商品,化学
品贸易需要遵循世界贸易规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采取
的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和政策将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化学品管理的国际性特点要求各国主管当局必须采取与国际化学品管
理体系相接轨的政策、技术规范和标准,对本国和国外的化学品及其
生产厂商一视同仁,实行“国民待遇”,避免对化学品的国际贸易造成
不必要的技术壁垒和障碍,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为此,笔者建议进一步明确定义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的内涵,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作为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首要目标,
在制订和完善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规、标准、方针政策和管理
战略时,应当充分考虑生产(或劳动)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3
个要素。尽早实现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目标、方针政策、法规
标准与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相接轨。
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
  我国是化学品生产和进出口大国,目前已经能够生产4.5万多种
化工产品、3.9万多种现有化学物质。1999年全国化工总产值(含石
油加工及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化学纤维
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达到12506.57亿元(约合1510
亿美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7.2%,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
居第三位。但是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滞后,与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相比存在很多不相适应之处。特别
是在优先化学品监测评价制度、化学品健康与环境风险评价和风险管
理以及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制度等方面与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
存在较大差异。
  建议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系统评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
产法规标准与国外存在的差异,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点对
象、重大化学危险源辨识阈限量标准、新化学物质申报审查以及优先
化学品测试评价制度等方面,尽快制订和完善相关法规标准。
建立健全化学品
安全管理技术支持体系
  化学品安全管理技术支持体系是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的技术支撑与保障。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
室规范标准,大多数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和环境实验室均未建立和
执行合格实验室规范并通过国家认证,无法保证化学品安全数据测试
结果的可靠性和相互可接受性。迫切需要按照国际化学品管理规范建
立国家化学品测试的合格实验室系统,制订“化学品测试准则”和“化
学品风险评价准则”等技术导则、规范,以满足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
登记以及企业检测化学品的需要。
  建议主管部门在组织调查评估国家和地方科研机构中化学和环境
实验室分析仪器设备、人员水平以及实验室管理规范执行情况的基础
上,研究提出国家化学品合格实验室系统名单。按照国际化学品合格
实验室规范要求,采取切实步骤,加强化学实验室能力建设。
推动化学品信息网络建设
鼓励公众知情参与安全生产
  缺少科学、可靠、及时更新的化学品安全信息以及富有经验的危
险化学品执法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是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制
约因素。建立和完善国家化学品信息报告、收集、交换和管理中心及
信息网络,为公众知情化学品安全信息提供机制保障,是实现化学品
安全生产一项重要任务。
  建议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加强国家化学品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现有的国家化学品安全网站应当实现链接。除了提供国家管理法规、
标准和政务信息之外,应当加强对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技术规
范、导则宣传介绍,使各级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联合国以及国际化学品
安全发展趋向,发达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经验、做法。特别是
联合国有关机构制定的有关化学品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指南、导则文件。
此外,应当为危险化学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及社会公众通过国际互联网
查询各种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提供便利条件和路径。
  建议进一步向全国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和企业推介国际化学品安全
卡(中文版)网络查询系统(网址:www.brici.ac.cn/icsc,部分内
容正在由《中国化工信息》连续刊载),推广使用国际化学品安全卡,
并建立更多的化学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实现网络查询,保证国家危险
化学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全文完)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