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碰撞内地石化业
□ 单洪青
编前语 2003年6月29日和10月17日我国内地与香港
和澳门相继正式签署了《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
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并已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
施。本刊特邀中国石化咨询公司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单洪青就CEP
A对我国内地石化工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由于内地与澳门的CE
PA协议是参照香港的内容和模式制定且总体影响力小于香港,所以
解读的重点放在内地与香港的CEPA协议上。
CEPA协议分6章23条,另有6个附件,主要涵盖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三大范畴。从具体承诺内容看,零关税
政策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内地石化业有一定影响。
零关税产品进口的影响
根据CEPA,我国内地自2004年1月1日起,对原产香港进口金
额较大的273个税目的产品实行零关税。内地将不迟于2006年1月1
日对该273种以外原产香港的进口货物实行零关税。首批实行零关税
的273个税目的产品中与内地石化工业有关的主要有润滑油、初级形
状的其他聚苯乙烯、初级形状已塑化的聚氯乙烯等(详见表1)。
由表1可见,与WTO承诺的最惠国关税减让程度相比,CEPA以更
优惠的姿态令在港的生产业者得到了发展机会,同时也必然给内地企
业带来竞争压力,尤其是两地生产的技术含量和增值水平相近的产品
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1. 润滑油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润滑油是四大石油产品之一,因其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历来
是国内外石油石化公司竞争的焦点。它也是我国开放较早的油品,目
前国内润滑油市场已初步形成了国有、民营和外资公司三足鼎立的基
本格局。2002年润滑油市场销售规模约为175亿元,消费量达440.54
万t,其中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公司占市场销售总额的46%左右,
民营企业占32%,国外石油公司约占22%。
据统计,我国润滑油进口量已由1992年的8万t增加到2002年
的15.2万t。独资、合资的润滑油调和厂也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
25家,年产量达到60万t。英荷壳牌、英国BP和嘉实多、法国道达
尔以及美国美孚、埃索和加德士等国际品牌都已进入我国内地市场,
且已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据有关调查,面对同等价格的润滑油,
超过65%的汽车用户会选择进口品牌。另外国内许多合资汽车生产商
和各品牌汽车特约维修厂一般也都推荐使用国际品牌的润滑油,因此
高档润滑油产品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
随着CEPA零关税政策的实施,润滑油产品进口数量将会增加。在
港的润滑油生产商或其他国际大公司,例如埃克森美孚和壳牌在香港
和内地都有自己的润滑油调合厂,他们将充分利用这一机会,一方面
依托其在港的生产厂家,率先把原产于香港的高档润滑油产品投入到
内地市场。这些高档产品质量优良,且在免6%关税率后成本下降,加
之良好的品牌信誉和先进的营销管理,必将扩大在润滑油高端市场的
份额。另一方面,他们将进口价格优惠的基础油和添加剂,通过在内
地的合资或独资润滑油企业进行当地调配销售,从而进一步巩固在内
地的市场地位。这些大公司在控制高端市场后,利用所获的丰厚利润
已有向中低档产品市场扩展之势,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为首的国有
企业在高、中端润滑油业务的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2.化工产品整体受冲击不大,下游加工业是影响主体
CEPA涉及到的石化产品除聚苯乙烯外,其他都是半成品和制品。
这些产品在WTO最惠国税率减让之后仍将保持一定的最终约束税率,
而在CEPA承诺中关税则降至零,这势必刺激内地增加从香港进口这些
产品的数量。另外,下游制品进口量增加将导致对上游原料需求量的
减少。但据了解,目前内地从香港进口的石化产品数量和品种不多,
且内地市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很大程度依靠一些民营企业和进口来满
足。所以,除聚苯乙烯外,香港石化产品的进口对内地石化工业总体
影响不是很大。
就聚苯乙烯而言,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已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
且每年还有100多万t的进口量。在香港,陶氏化学香港石化公司可
生产24万t/a聚苯乙烯,SK与中信合资的香港石化公司有6.4万t/a
GPS和7.3万t/a HIPS的产能,两家公司合计可提供38万t/a聚苯
乙烯。另外,陶氏化学在内地也新建了聚苯乙烯厂,今后它可根据市
场情况,优化调配香港产品和内地产品的进出口。因而,除可发性聚
苯乙烯之外的港产聚苯乙烯的零关税进口将进一步加剧内地市场的竞
争。
3.来自香港的石化产品竞争总体规模有限
首先,零关税产品的进口在原产地规则的限制下规模有限。只有
原产地是香港的石化产品才能享受零关税优惠,而原产地规则又有明
确的条件要求,这避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石化产品直接取道香港进
军我国内地市场的可能性,也降低了石化产品在今后两年内大量进口、
大规模冲击内地市场的风险。
其次,基于零关税产品进口而在港新建石化厂的优势并不突出。
由于原产地的要求,只有香港本地产品才能享受零关税优惠。而香港
地价、房价、人工成本都很高,如果只是为享受这一优惠政策,要在
港投资建厂的话,还不如直接在产品目的地——内地投资有优势。目
前国际大型石化公司和港、台石化公司在内地的投资势头很强劲,也
说明了这一点。而且,香港制造业比重只占GDP的10%,其中石化业
所占比重更是屈指可数。因此,今后来自香港的石化产品的竞争总体
规模有限。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从2004年1月1日起,内地对香港经济关系密切的18个服务行
业放宽准入,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1. 油品分销不会加重对内地市场的冲击
CEPA允许香港公司在内地设立独资企业,从事批发、零售和特许
经营服务,提供相关的货运分拨、物流服务、货代服务、仓储服务、
运输服务等,并相应降低了准入门槛。但根据2003年9月30日公布
的附件4的说明,香港公司在内地经营农药、农膜、化肥、成品油、
原油批发和佣金代理业务及零售业务仍按内地对WTO成员的承诺处
理,另外超过30家分店的连锁店也仍按内地对WTO成员的承诺处理。
对内地油品分销业务来说,CEPA并未另开绿灯,因此也不会额外加重
对内地市场的冲击。
2. 物流、储运领域竞争加剧
目前我国内地物流市场还是初级市场,物流、仓储等业务的放开
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但也会加剧该领域的竞争。石油石化产品
的物流有其特殊性,但也遵循业内的一般发展模式。目前,港资和外
资都热衷于在内地沿海和珠三角兴建码头、物流仓储等设施,这些先
入为主的基础设施将成为这些公司在内地扩大、优化发展其石油石化
业务的服务物流基地,今后这一领域的市场竞争也将会十分激烈。
3. 外资可通过收购香港公司进军我国内地市场
根据CEPA附件5的说明,通过收购或兼并的方式取得香港公司
50%以上股权满1年的,也属于香港服务提供者,可享有CEPA的种种
优惠待遇。此举将增加外商在香港的投资,其中也不乏与内地石油石
化业务有关的香港企业被国际大公司收购,从而既可以享受产品零关
税政策,又可以先于其他公司低成本进入我国内地服务业。
综上所述,CEPA实施对内地石油石化企业今后的业务发展将会产
生一定影响,其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CEPA虽说主要是对香港
/澳门产品及其公司进入内地市场实行优惠政策,但内地石油石化企业
也可从中发现商机,为己所用。内地石油石化企业可以与香港公司进
行多方面的合资、合作,引进人才、资金和管理,抓住机会提升现有
业务水平,全方位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经营模式。
表1 首批实行零关税的石油石化产品关税减让幅度
税号 名称 目前税率/% WTO承诺 CEPA执行
最终约束税率/% 税率/%
27100054 润滑油 6.0 6.0 0
39031900 初级形状的其他聚苯乙烯 11.8 6.5(2008) 0
39042200 初级形状已塑化的聚氯乙烯 11.8 6.5(2008) 0
39151000 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11.8 6.5(2008) 0
39152000 苯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11.8 6.5(2008) 0
39153000 氯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11.8 6.5(2008) 0
39204100 硬质聚氯乙烯板?片?膜?箔及扁条 9.0 9.0 0
39204200 软质聚氯乙烯板?片?膜?箔及扁条 10.4 6.5(2008) 0
39211210 泡沫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合成革 12.7 9.0(2005) 0
39269010 塑料制机器及仪器用零件 10.0 10.0(2006) 0
48051000 半化学的瓦楞纸(瓦楞原纸) 7.5 7.5 0
54011010 非供零售用合成纤维长丝缝纫线 8.2 5.0(2004) 0
54074200 染色的纯尼龙布 18.7 10(2005) 0
54075200 染色的纯聚酯变形长丝布 18.7 10(2005) 0
55093200 非零售纯聚丙烯短纤多股纱线 11.0 5.0(2005) 0
32041600 活性染料及以其为基本成分的制品 9.6 6.5(2005) 0
32041700 颜料及以其为基本成分的制品 6.5 6.5 0
32064900 其他无机着色料及其制品 6.5 6.5 0
32081000 溶于非水介质的聚酯油漆及清漆等 10.0 10.0 0
32151900 其他印刷油墨 8.2 6.5(2004) 0
33029000 其他工业用混合香料及香料混合物 21.7 10(2005) 0
35069900 其他未列名的调制胶?粘合剂 15.0 10(20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