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油气资源开发及进口策略探讨
□ 张位平
我国经济在未来的20年里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十六大提
出,到2020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经济增长要以能源供给为保证。据专家预测,我国未来经济增长
对能源的弹性需求为0.4,那么我国未来对可供能源的需求将大大增
加。在煤、电、核能、油气和新能源五大能源系统中,以对石油和天
然气的需求增长最快。
从1993年起,我国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3年进口原油达
到9100万t,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低限将达到4.3亿t,而国
内产量仅能供应1.8亿~2亿t,缺口需要依靠进口。为解决我国能源
供应、特别是石油供应安全问题,需要双管齐下:一是我国石油公司
应积极参与海外油气资源开发,将权益产量尽可能多地运回国内;二
是积极参与国际油气贸易,实施进口多元化。
策略思考
世界能源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能源问题或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对
外战略、国家安全、经济利益以及外交手段等多层次的战略和策略问
题。全球能源格局加速调整,全球能源争夺愈演愈烈,正在演变为一
种趋势:一是围绕油气资源争夺激烈;二是市场争夺日渐残酷。石油
输出国对资源控制越来越紧,石油进口国为获得资源越来越注意从长
远战略和在国际关系上统筹安排。
1. 资源开发
据国际油气专家预测,今后20年内世界油气资源供应和需求市场
大致平衡,但是优质、轻质资源会越来越少,重油资源发现会越来越
多,且多处深海和环境恶劣地区,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
因此国际油气价格总趋势不大可能再出现20世纪70年代以前那种廉
价时代。
我国能源供应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正面临严峻挑战,去年下半年发
生的油荒、电荒已拉响了警报。这既有宏观经济预测和市场宏观调控
问题,也有体制和机制问题,需要妥善解决。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随
着国内供应缺口的加大,不断从海外获取石油补充也是大势所趋。然
而,大量集中地从国外进口石油,将引起国际石油市场的震荡和油价
攀升。为此必须解决好市场和资源问题。
我国对海外油气资源的开发,应该坚持5个并举:一是远近并举。
既要优先选择资源丰富、开采成本低的国家,如西非、南美洲、大洋
州及中东等国家,也要选择周边国家和地区。二是油气并举。若获得
大规模天然气资源,应液化后运回国内,LNG既是国内发展趋势,也
可化解某些国家对原油出口的限制。三是风险勘探与油气田并购并举。
有时参股并购现成油气田成本较高,时机难以把握,剩余可采资源底
数不清,风险并不小,因此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参与风险勘探,获取产
品分成为好。四是坚持在油气产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获取资源与帮助资
源国建立油气工业并举,做到双赢互利。例如中石油在苏丹的成功就
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在这些资源国投标获得区块,从勘探开发、生产
到炼制、销售,既带动了本国技术、劳务、装备的出口,又在资源国
建立了稳固的石油供应基地。五是坚持独立自主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并举。跨国石油公司为分散风险,一般在一个区块投标都采取股份合
作方式,使独担的风险较少。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资源开发中也应采
取这些策略,参加与国外石油公司合作投标、参股并购、成立合资公
司等多种灵活合作方式。
为帮助我国石油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增强国际竞争力,政府
应该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指导,为企业在海外保驾护航。
①国家要对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资源开发进行统一协调。
②为鼓励我国石油公司参与海外风险勘探,应建立国家风险勘探
基金,企业勘探失败可以从基金获取一定补偿;企业勘探成功,政府
基金可以从中获得一定回报。
③政府要与资源国在政治、经济、法律、商务等方面进行协调,
以保证我国石油公司在资源国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合作气氛。政府要
对我海外生产公司提供所在国法律和国情方面的支持和咨询。
④我国石油公司应当积极实施人员本地化,帮助资源国开展技术、
管理、人才培训,给资源国带来利益,才能合作长久。
2. 资源进口
据预测,我国公司在海外开发资源所获得的权益油气只能解决缺
口的1/3。而国际上每年大约有16亿t石油进行贸易。这就为我国扩
大石油进口提供了必要和可能的条件。笔者建议在进口策略上,应该
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①实行进口地区多元化,避免过度依赖中东进口原油。从海上通
道安全考虑,应全方位从非洲、美洲、大洋洲进口油气;从地缘政治
考虑,尽可能从周边如中亚、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进口油气;我国石
油公司在海外开发的油气资源应尽可能多的进入国内。
②实行油气产品进口多元化。除了进口我国炼厂目前适用的轻质、
中质低硫原油外,也要进口适合生产沥青与燃料油的重质原油;除了
进口原油外,也需要进口石脑油、成品油、燃料油、LNG、LPG等产品;
要有计划地改造我国目前炼厂结构和布局,建设几个集中的大规模炼
化城和石油港,要适当炼制高硫、重质原油,这是国际炼化发展的趋
势。
③积极开展多种合作方式进口海外油气。通过签定长期合同方式
来获得稳定油气资源供应;通过建立贸易伙伴关系,进行转口贸易、
易货贸易、技术产品换油气,海外联合加工产品返回国内以及来料加
工等多种合作方式,来获得油气资源;我国贸易公司通过在资源国上
游资源参股,获得稳定油气供应;也应允许生产公司因地制宜,以资
源串换方式对海外开采的原油就地加工、销售或开展国际贸易,同时
进口自己所需要的短缺产品;允许我国非油气企业在海外输出技术、
产品、劳务时,资源国可以用油气及其产品来支付等多种方式来获取
油气进口。
④国家要花大投资建设港口、码头、油库和VLCC油轮船队等基础
设施,以适应大批量油气进口的需要。
政策建议
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解决我国石油短缺、能源安全问
题,关键是政府支持并制定相关政策。根据WTO原则和我国深化改革
开放的要求,建议:
1.政府应给所有石油公司、海外开发商、进口商一视同仁的政策,
鼓励我国石油公司参与国际勘探开发、参与并购或与石油供应商建立
贸易伙伴关系,对所有在海外直接从事油气生产的公司获得的油气及
其产品,包括成品油、燃料油、LNG、LPG等所有加工产品赋予进出口
经营权。允许所有有实力的石油公司平等地进入国内石油市场和终端
销售,政府应制定合适的市场准入条件,以保证市场供应和市场秩序。
2.国家石油公司在海外开发的权益油要视同在国内开发的油气资
源一样,进口实行“绿色通道”,在进口通关手续上简化,税费收取上
实行优惠政策,由生产公司直接向海关登记,改变目前的进口审批制。
3.强化国家级石油公司及进口商的建设,尤其对专业贸易人才要
组织、有计划地培训,并给他们去多国工作的一切条件和便利,使他
们能全身心地为国家获得海外油气资源进行高效率工作创造必要的条
件和提供相应待遇,以适应激烈的人才竞争。
4.努力打造国际水准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规避和分散风险,增
强我国企业在海外的竞争力。
5.对海外生产公司人员出入境手续简化。对海外投资、并购应改
变目前审批办法,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快速变化
和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