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优化结构 有序建设 促进橡胶工业科学发展
2004年27期 发行日期:2005-09-05
作者:鞠洪振
优化结构  有序建设
促进橡胶工业科学发展
□  鞠洪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橡胶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特别
是加入WTO以后,在上世纪末全行业整体亏损的不利情况下,橡胶行
业直面挑战,趋利除弊,努力拼搏,不仅使行业得到了全面复苏,而
且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当前,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已经
明确,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基础上,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提出了“牢
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方针,把经济增长引导到“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在这一前提下,我国橡胶行业需要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端正发展方向,解决好发展中的突
出问题,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夺取“十五”后期乃至“十一
五”的更大胜利。

2003年发展速度快、效果好
    入世几年来,橡胶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国家提高了天然胶进
口关税;国际市场增设种种贸易壁垒;2003年遭遇了“非典”和以天
然胶、合成胶为主的原材料价格暴涨;天然胶进口配额减少等。诸多
不利因素凸显,挑战大于机遇。但在困难面前,全行业齐心协力,积
极应对,实现了增产增收。
    1. 产销大幅增长
    据有关统计和测算,2003年我国橡胶行业除胶鞋外的主要产品产
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详见表1);行业生胶消耗总量超过300万t,
跃居世界第1位;销售收入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26.3%,实现利
税111.8亿元,同比增长28.3%,第一次实现了利税增幅高于收入增
幅。
    2. 技术进步、产品结构调整见实效
    以轮胎为例,目前子午化率已达到48%(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对全
国34家子午胎生产企业调查统计表明,2003年子午胎总产量为7540
万条),全钢子午胎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年产量达1119万条,增长
幅度超过64%,基本上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华南橡胶
轮胎有限公司的万力牌扁平化、高速轿车子午胎和上海轮胎橡胶公司
全钢工程子午胎的开发、生产和出口,标志着我国子午胎技术已经进
入世界前列;其他产品,如为神州五号配套的橡胶配件,为空客、波
音以及苏27、苏30配套的航空轮胎,都占领了技术制高点;子午胎
专用炭黑的成功研发以及再生胶废水、废气的治理与推广,都表明清
洁化生产已越来越被橡胶行业重视。
    3. 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2003年,我国轮胎出口量超过4500万条,创汇近13亿美元,既
缓解了内需压力,也拓展了新的发展途径。胶鞋类产品仍然是橡胶工
业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安全套出口占总产量的1/3;输送带、V带、
自行车胎以及炭黑也都开创了出口先河,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突破
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立足国内外两大市场求发展,显示出我国橡胶
工业日趋成熟,中国品牌的橡胶产品为国际市场所认同。
    4. 打造出一批民族品牌
    一批国有、国资控股大企业和发展快、质量好的民企在市场竞争
中形成的民族品牌,与以三资企业为代表的国际品牌,正初步形成新
的市场竞争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
橡胶全行业普遍认识到,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竞争,而市场竞争的基
础一是实力,二是品牌。其中,品牌具体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实力、质
量、信誉和效益。基于这一认识,这几年橡胶行业在认真实施名牌战
略中,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2003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推出轮
胎行业十大民族品牌,包括上海轮胎的双钱牌、三角集团的三角牌、
成山集团的成山牌、青岛黄海的黄海牌、杭州中策的朝阳牌、贵州轮
胎的前进牌、风神轮胎的风神牌、广州华南的万力牌、青岛双星的双
星牌和山东玲珑的玲珑牌。这十大民族品牌轮胎2003年总产量占全国
的27.5%,子午胎总量占全国的29.6%,全钢子午胎占全国的75.9%,
半钢子午胎占全国的35.9%,子午化率比全行业平均高出6个百分点,
实现税收达13.4亿元。另外,天津海豚、江西黑猫、江苏宝化和中橡
集团炭黑院的炭黑产品,由于市场覆盖面逐年增大,出口不断增加,
也开始形成品牌优势。
    回顾2003年走过的历程,积极、向上是主流,但也不能不看到,
国内企业的发展主要还是靠增加投资来拉动,靠上项目来拉动,外延
发展大于内涵提高,而且相当一批新上项目缺乏先进技术条件作支撑,
投资带有极大的盲目性,隐患明显;外资企业不管是合资控股还是独
资,都在急剧扩张,这势必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所有这些,如无统
一认识和相应对策,都将阻碍我国橡胶工业的健康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
有序建设,健康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资本、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入国内市场,
既带来了技术、管理等新观念,也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橡胶
企业也受到极大冲击,开始分化、改组。经过十几年的磨合,特别是
进入新世纪,大浪淘沙,一批原有大中型国企和一批发展快、质量好
的民企,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已经或正在崛起,与三资企业形成新
的竞争格局,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企业经济效益大为改善。但新形
势下,不可避免地又出现了新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某些新产品出
现投资过热、盲目竞争的现象。以轮胎为例,“十五”以来,轮胎产量
年平均增幅达9%,子午胎发展速度将近20%,其中全钢子午胎的速度
更快,连续几年增幅在50%以上,在满足供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
响。2003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会员企业产量增长10.7%,其中
国企增长9.1%,三资企业增长13.7%,民企增长7.7%;与此同时,库
存量增大,国企增加2.6%,三资企业增加43.1%,民企增加39.9%。
今年一季度投资热度不减,轮胎总产量增长17%,其中国企增长19.3%,
三资企业增长13.3%,民企增长22.9%;相应的库存增幅更大,国企为
16.4%,三资企业为51.6%,民企为41%。盲目增产为市场所不能容,
新一轮的降价竞销已经悄然浮出水面,尤其是全钢子午胎,一些大厂
包括合资企业,年初已开始降价,新上马的企业,甚至个别老厂,因
质量问题而被迫减产或整顿,加上生胶价位居高不下、银行追债,这
些对于全钢子午胎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警示全行业,要遵循
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制订发展战略。
    1.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0世纪80年代初,重点企业的技术及装备引进有效地推动了企
业的技术改造,在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及创新,有效地推动了全行
业的技术进步。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主要橡胶产品的更新换代、工
艺及装备研发还基本上以消化吸收为主。今后,我们不能再走“引进
→落后→再引进”的老路,否则只能受制于人。在某种意义上讲,没
有自主知识产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独立、自主和科学发展。
    我国橡胶行业完全有条件走自己的路,全行业应当一心一意,协
起手来,共同努力。一是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加大研发力度。几十年
来,橡胶行业的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专门研发院所,尽管目前情况各
有不同,但基本实力还在,而且这些年又涌现出新的研发企业,比如
青岛高校软控就很有活力。现在有条件的大公司都在建立自己的研发
部门,实行厂院结合、产学研结合,优势互补,这将有利于橡胶工业
的发展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之上。二是呼吁国家对技术转让、
工程设计、自制设备以及可行性研究加强监管和调控。我国的橡胶行
业之所以一再出现盲目发展、重复建设、不具备条件的小厂一哄而上
的现象,这里面有投资的积极性、有地方的政绩观念和保护因素,但
与一些不具备技术转让和工程设计资质单位的推波助澜也不无关系。
一手抓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一手抓落后技术的淘汰,我国橡胶行业
的科学发展才有最基本的条件。
    2.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和发展自己的品牌
    我国的橡胶工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一直肩负着满足国内市场需
求、扩大出口和财政上缴的重任,“有厂无牌、有牌无名”不是我们的
本来面目。如20世纪80年代行业内的金牌、银牌产品,至今仍不失
为行业的骨干,可见我们的橡胶产品具有自己的实力。培育、发展民
族品牌,第一可以反映历史事实;第二可以明确扶优扶强对象,提高
生产集中度;第三可以与三资企业的国际品牌产品建立平等竞争的机
制;第四可以通过品牌营销商的培育,发展大营销商,进而建立品牌
产品与品牌营销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市场的规范化。任何
一个行业,良莠不分,甚至弄虚作假,就不可能有科学发展。2003年,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提出了在每个专业都要培育、发展5~10个民族品
牌的目标。今年,国家已将全钢子午胎列入中国名牌评审目录,协会
将继续争取将V带、安全套等列入明后年的创名牌目录。培育、发展
民族品牌的工作,应当锲而不舍地进行下去,使之成为行业协会与广
大企业的共同行动。
    3. 实现科学发展,不能搞无米之炊
    当前,全行业使用的天然橡胶将近一半要依靠进口,合成橡胶产
量、品种、牌号及质量也还满足不了需求。尽管大家都在讲世界经济
要走向一体化,但若把进口原料作为行业的发展基础必将使我们的民
族产业受制于人。对于天然橡胶,国家应进一步改革开放,解脱农垦
企业发展的包袱,建立大型天然橡胶发展基地;同时,要像其他行业
那样,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利用民间资本,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
量,搞好后加工,提高质量。国产天然橡胶年产量总是在50万t上下
徘徊,依靠国家在价格、关税方面进行保护不是长久之计。建议有条
件的轮胎等橡胶制品大公司,积极参与天然橡胶的发展工作,建立自
己的原料供应基地,以保障原材料质量和产量。
    对于合成橡胶来说,目前国内乙烯年产量已超过600万t,丁二
烯及C5资源也有了一定保证,完全有条件增加丁苯胶、顺丁胶、丁腈
胶、丁基胶的产量和牌号,而且也有条件开发、生产可替代天然胶的
异戊橡胶。只有合成橡胶需要得到满足,橡胶行业才可以摆脱对进口
原料的依赖。
    4.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注意化解外资的负面影响
    外来资本对橡胶工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是并存的,外资企业
利用我国的优惠政策进入国内市场,如果能带来最新技术,带来国际
市场,当然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成长;但是,他们如果利用了我国的优
惠政策,只为自身利益,扩大在我国的市场,排斥我国的内资企业,
这是不可取的。从现实状况看,三资企业都在充分利用我国政府特别
是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按照其在我国的发展目标,无限制地大幅度
扩张,这恐怕不是个好兆头。据报道,虽然世界各国都承认外来投资
的益处,但在引资的同时,很少有东道国不对跨国公司的投资进行管
制,各国都会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本国自身的利益、如何对外来
投资进行引导和限制。轮胎等行业也不会例外,公平、合理竞争才是
出路。
    国外经济学家也对国内经济发展提出忠告,要追求可持续性、平
等、平衡。针对大量外资正进入我国市场的现状,我们尤其要注意平
等原则,国家要从全方位考虑,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化解外来资本及
大型跨国企业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利用优惠政策、排挤国内企业的负
面影响,我国橡胶行业才能有发展的可持续性。
    5.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强化科学的经营管理
    我国的橡胶产品质量不稳定,这反映出橡胶行业的管理存在问题。
科学的生产管理和建立现代营销体系是老话题,但我们总是不能落实
到位:营销形势好了,就不顾质量扩大生产;市场形势差了就降价竞
销。内资企业与三资企业相比,管理差距比技术差距更大。
    人才强企,也是迫在眉睫的工作。如果说当前高层管理人才、科
技研发人才不足,实际上高级技工更匮乏。没有责任心强、技术精的
成型工、硫化工,就不可能生产出好的橡胶制品。所以,我国橡胶行
业的人才培养已刻不容缓。
    此外,我们要注重废旧橡胶产品的综合利用,以合理利用资源,
保证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否则,生产发展了,环保上不去,发展就
不可能持久。
    6. 实现科学发展,要有新的产业政策支持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政府应该继续深化投
资政策、技术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合资政策改革,建立产业
预警体系,为橡胶行业建立一个合理、公平、宽松的发展环境。
  橡胶工业科学发展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单从自身考虑是不够的,
像当前全社会都关心的能源问题、环保问题、汽车自主品牌问题以及
限载问题等,橡胶行业也要予以关注,在行业发展规划中加强调研,
统筹考虑。
  
    表1  2003年我国主要橡胶产品产量①     万条
    产品               2003年     2002年          增幅/%
轮胎②                 18785.47    16133.92      16.43
                     (10248)     (9259)    (10.68)
   其中子午胎          6886.97     4940.91      39.39
                     (4858)     (3521)    (37.12)
   力车胎             38581.10    37314.08       3.40
   自行车胎             (19708)    (18870)     (4.44)
输送带/万m2               8876.21     7327.52      21.14
                       (5207)     (3848)    (35.32)
V带/万Am             76347.12    65410.45      16.72
                     (46631)    (26627)    (75.13)
胶管/万标m             33522.26    30206.63      10.98
                     (3774)     (2956)    (27.67)
胶鞋/万双             79260.14    88356.14     -10.29
                     (36817)    (39826)    (-7.56)
安全套/万只              (337548)    (313316)     (7.73)
骨架油封/万个           (5729)      (4260)    (34.48)
O型圈/万个               (27832)     (24671)    (12.81)
炭黑/万t                  101.83       82.63      23.24
                        (64.79)     (43.80)    (47.92)
助剂/万t                 25.14       19.02      32.18
                        (20.60)         -            -
帘子布/万t                (27.60)     (23.53)    (17.30)
   其中聚酯帘布/万t      (1.52)      (1.16)    (31.03)
   钢丝帘线/万t         (14.96)      (9.20)    (62.61)
再生胶/万t                    -        (111.50)        -
胶粉/万t                  -          (15.10)        -
    注:①“()”号内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员企业统计数据,其余
为国家统计局数据;
      ②国家统计轮胎总量中含部分摩托车胎产量,扣除后轮胎产量测
算为1.5亿~1.55亿条。
  
相关链接
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建设好
更好地服务于全行业的科学发展
     6月23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山东潍坊
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07
家企业,鞠洪振连任第六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连任秘书
长,同时选举产生副会长12人。在当前我国向世界橡胶工业大国以至
强国发展的新形势下,新一届理事会将肩负起促进我国橡胶工业科学
发展的历史重任。会议提出了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的工作
设想,即认真贯彻中央有关经济工业的精神,协助政府,为我国橡胶
工业的科学发展深入开展工作,促进我国橡胶工业持续、快速、协调、
健康发展。今年协会的工作重点包括:一是编写好《中国橡胶工业发
展战略研究》资料,为“十一五”规划提供素材,给企业提供全面的
信息,以减少企业发展和投资过程中的盲目性;二是做好调查研究,
呼吁国家制订新的产业政策,争取降低天然胶进口关税、减免斜交胎
消费税和扶持废橡胶综合利用等优惠政策;三是积极开展橡胶产品创
名牌活动,引导和支持企业创名牌,指导和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
平,建立起国际、国内品牌平等、合理竞争的平台;四是促进企业技
术进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竞争力,包括加强国内外橡胶工业技术调
研和分析、促进信息技术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加强人才培训等工作;
五是组织好产销衔接和市场、价格协调,尽最大努力减少降价竞销;
六是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为企业走向世界服务;七是适应市场经济需
求,以改革的精神强化协会自身建设。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