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危机攻关 重塑形象
2004年28期 发行日期:2005-09-05
作者:栗歆
危机攻关  重塑形象
□  栗  歆
治污防污 迫在眉睫
    去年8月13日,是一个令铬盐行业难忘的日子,在国家环保总局
公布的“十大环境违法案件”中,重庆民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污染
案位列其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重庆民丰,铬盐行业的领头羊,
头顶耀眼光环:铬盐生产全国第一,然而其将含铬废水直接排入嘉陵
江的做法,造成了严重污染,受到了媒体的批评,使这个“第一”多
少有些尴尬。其实,铬盐行业的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几十年来未能得
到有效解决。我国在取得经济多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在承受着
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随着社会对环保问题认知度的提升和可持续发
展观念的深入人心,国家越来越重视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今天,当我们用科学发展观审视铬盐行业的发展时,铬渣的治理和铬
盐生产的污染防治已成迫在眉睫之事。
    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6月18日发布《关于加强含铬危险废物污
染防治的通知》,要求加大含铬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力度,
加强铬盐生产企业的污染防治,加快铬渣的环境无害化处理,2004年
底前,要实现当年产生的含铬废物当年处置,禁止建设规模小于2万
t/a的铬化合物生产装置。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中国无机盐工
业协会目前正在积极组织行业开展“铬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污染
物排放技术政策”的制定工作。最近,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正
在酝酿出台关于铬渣污染治理的法规。
    全国人大和国家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媒体的曝光以及行业协会
污染排放新标准的制定,使铬盐企业深深感到了压力。如果我国铬盐
行业在近几年内仍然不能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那么可以想见,在不
久的将来,我国铬盐生产必将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
调整生产  根除危机
    铬盐生产中固体危险废物污染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多年
积存的老渣,二是不断产生的新渣。总体的治理防污方案应是:在不
积存新渣的同时削减老渣。对于多年积存的含铬废渣(即老渣)的治
理,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在重视这一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可行对策,在
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企业适当支持,以确保治理的实施。毕竟,铬盐
废渣污染是历史遗留问题,是片面追求高速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产
物,对于当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企来说,他们的做法、他
们的选择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当然,在我国逐渐向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时期,有眼光、
高起点、注重长远利益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也不应在此事上马虎了,
治理铬渣虽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更是一个危机攻关、重塑
形象的良好机遇。企业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尽快出台有效的治理方案,
否则,一旦“东窗事发”,将难免不重蹈重庆民丰“尴尬的第一”之覆
辙。在有效治理技术的寻求和确定中,有关专家特别提醒相关企业:
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堆存在全国各铬盐厂内共
计数百万吨的铬渣治理受到各界的密切关注,不少非铬盐生产部门也
参与了铬渣治理的研究开发,这是极为可喜的,但是,由于部分研究
开发人员,特别是非铬盐生产研究人员对铬渣的物相组成和六价铬存
在的多种形式不熟悉,对30余年来铬渣治理的经验特别是教训不大了
解,仓促开发研究的“新成果”往往经不起实践考验(特别是经受不
了室外自然环境较长时间的检验),不适于生产,将造成浪费,希望企
业在选择治理技术时要慎重。
    虽然并非所有的铬盐企业都存在铬渣积存问题,但在生产过程中
不断产生的新渣污染却是每个铬盐厂无法回避的事实。产生新渣的罪
魁祸首是落后的生产技术——有钙焙烧工艺,这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
铬盐企业采用的生产工艺,它正是铬盐行业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隐患
所在。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铬盐行业的污染问题,长远之计是进行
生产结构的调整,即摒弃落后的生产技术,选择成熟可靠的先进清洁
生产工艺。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切实可行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完善天津化工研究院研发的1万t/a无钙焙烧法工业化技术成
果,选择合适地点大力推广。据了解,甘肃民乐1万t/a无钙焙烧试
验项目目前运转良好,年产量可达8000~9000t,产品质量好,经济
效益也较好。这种新的清洁生产工艺可有效减少铬渣的排放,并且,
其铬渣成分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可使难于治理的酸溶性铬渣大量减少。
除甘肃民乐外,还有四川绵阳等企业准备采用此技术生产铬盐。
    2.积极引进国外无钙焙烧法生产技术,通过独资或合资兴建5万
t/a及以上无钙焙烧法铬盐生产装置。据报道,中国蓝星(集团)公
司及所属济南裕兴化工总厂在今年5月与英国海名斯集团铬化学品公
司签署了在我国合作建设铬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意向书,目前该项目又
有实质性进展,实施工作已全面展开。新建项目初步设计生产能力为
年产高品质铬化学品7万t,并可进一步扩大产能。其生产技术将采
用海名斯最新的技术组合,厂房及工艺流程也将按照世界环境标准进
行设计。
    另外,中国科学院化冶所研发的液相氧化工艺铬盐生产方法,已
在河南义马建立1万t/a产业化示范工程,但由于其未能遵循工艺放
大的规律,目前处于停滞阶段。义马装置2002年5月验收后,2003
年只生产产品1000t。同是液相氧化工艺的青海项目投入资金5千万
元后已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冻结。因此,液相氧化工艺是否有效可行,
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如其能开发完善,也可成为企业进行生产结构调
整的不错选择。
    通过积极的市场竞争,如果上面的设想得以实现,将关停大部分
生产能力低于1万t/a的生产厂点,减少一批污染源点,将大幅度减
少有害铬渣产生量,有助于改变我国现有铬盐生产企业的结构。
    此外,由于环保问题,长沙市铬盐厂已全面停产并将生产设备拆
除,重庆民丰农化股份公司老生产线也已停产,许多铬盐生产企业因
此而盲目地认为市场有一定缺口,纷纷用有钙焙烧的落后技术扩产,
这不仅会导致产量过剩和价格恶战,更会产生新的污染。我国铬盐产
品本来是供大于求的,重庆民丰和长沙铬盐厂的停产并不会导致市场
供不应求,所谓的市场缺口并不存在。盲目落后的扩产,后果是严重
的,希望引起铬盐生产企业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况且,按照国家
有关法令,新建和扩建铬盐生产装置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和环保部门
批准。
面对挑战  主动防控
    自从重庆民丰污染案件被曝光后,其与英方的合作陷入停滞阶段;
企业的银行信用下降,各银行催还贷款;原材料供应商害怕企业丧失
支付能力,也不再赊欠货款;客商开始寻求其他合作伙伴;企业销售
总量开始下滑;职工思想波动大,有的另谋出路。陷入这样困难的境
地,这是企业在为污染买单,在偿还以往的环保债务。据最新消息,
重庆民丰农化股份公司的环保治理项目之一——截流堤防工程正在紧
锣密鼓的建设中,年初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解决了老生产线铬渣渗出
水的污染问题,保证了老线的按时关停,企业对最终治污搬迁方案的
确定也在积极进行中……。在此,我们期待更多的铬盐生产企业在追
求效益的同时,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重长远、识时务,主动治污
防污,注重保护企业宝贵的公共形象,成为有责任感的企业,以免待
到四面楚歌之时,在重重压力下陷入被动局面,使企业多年的心血毁
于一旦。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