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涂料工业品牌时代的到来
□ 岳望坤
我国涂料工业近年发展迅速,整体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
高。同时,也承受着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目前世界涂料年销售额前
10名的企业已经全部落户我国,其市场占有率迅速攀升。严峻的市场
竞争形势,必然导致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品牌的集中,实施品牌战略已
成为我国涂料行业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在未来3~5年内,如果不能
形成几个、十几个中国品牌,没有几十个乃至几百个区域品牌,我国
的涂料行业将面临失去市场的巨大危险。
近几年来,我国涂料工业取得长足进步,进入了一个高速良性发
展的新时期。2004年上半年,能源紧张、原材料进一步涨价等因素并
未扼制行业大幅度增长的势头,涂料总产量平均仍以21.2%的速度增
长。目前,我国涂料企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环境进一步走向有序,
竞争形态向更高层次发展,完成了市场营销向品牌营销的过渡,预示
着我国涂料工业品牌时代已经到来。
一 行业整体实力增强
1. 发展势头迅猛
2002年我国涂料行业整体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产量首次突破200
万t。2003年整体增长势头明显加快,产量达到241.51万t,同比增
长19.81%。从国家统计局2003年12月月报数据看,我国涂料工业的
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几项经济指标都有大幅度上升,
详见表1。“非典”影响和原材料大幅度上升的冲击,乃至国外产品的
大量涌入,并没有影响涂料行业大幅度增长的势头,且利润增长也明
显上升,说明我国涂料工业抗风险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2. 企业集中度提高
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了涂料行业生产能力和效益不断
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从生产指标上看,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总
体比重略有增加,2003年三大涂料生产基地的作用进一步凸现。2003
年我国涂料产业分布情况见表2。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涂料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数据,产品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工
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49.5%上升到2003年的50.8%。2003年
销售收入排名和产量排名前10家企业的产量和销售收入所占全行业
比重在30%以上。
不难看出,我国涂料行业的企业集中度在提高,为行业的品牌整
合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3. 竞争实力加强
从企业结构上讲,我国涂料行业在完成初期资本积累的基础上,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企业的转轨变型,形成了以三大涂料生产基地
为主体,向周边地区辐射的企业分布格局。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批有实
力的大中型企业,使企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从技术层面上讲,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技术
水平明显提高。国家重点放在基础研究、地方重点放在前沿技术研究、
院所重点放在科技理论和前沿技术理论研究、企业着重对产品开发及
产品功能延伸的实用技术研究,形成了全局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人
才体系和制度体系。
在经营模式和营销理念上,涂料行业完成了一次次整体的提升。
仅从涂料品牌观念的发展上就可见一斑,从品牌的觉醒到不断提高产
品的质量,并延伸到服务范畴;从自觉的品牌经营,到一些企业的品
牌的提升和整合,甚至到品牌的扩张,涂料行业有了一个大的发展。
二 市场竞争形势严峻
经历了十多年的稳定发展期后,我国涂料行业当前面临着前所未
有的严峻市场竞争形势。从世界涂料工业发展趋势和国际涂料大公司
的动态,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不争的事实:一是新一轮的战略并购方兴
未艾,愈演愈烈;二是国际大公司实施业务重组,市场向中国转移,
掀起了在华投资的新一轮浪潮。目前世界涂料年销售额前10名的企业
已经全部落户我国,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攀升,并主要占据着高
中档涂料市场。如日本的“立邦”和英国的“多乐士”产品已经占据
了我国涂料市场份额的近1/3;立邦涂料公司正在实施新的发展战略,
将产品重点向木器涂料、工业涂料延伸,并计划近几年在我国市场达
到100亿元的销售额;日本的关西、德国的巴斯夫、美国的宣威、美
国的PPG、荷兰的阿克苏·诺贝尔等国际涂料大公司在我国也都有很
大的动作。同时,还有不少国际大公司开始在我国建立涂料生产基地,
如美国ACC集团的爱思斯(上海)化工有限公司、日本SK化研株式会
社的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等。
国外大型涂料公司的大举进军,对我国涂料企业将产生极大的冲
击。按照市场经济竞争法则,优胜劣汰,必然导致产品结构的优化和
品牌的集中,没有品牌的企业也必将被淘汰出局。
三 创建我国涂料品牌刻不容缓
面对我国涂料企业逐步成熟的内部条件和外部强大的推动力,实
施品牌战略将成为行业今后一项重要的工作和刻不容缓的任务。目前,
涂料行业实施品牌战略、进行品牌提升和整合、创造中国品牌,即是
最佳时期,也是一个危险期。在未来3~5年内,如果没有几个、十几
个中国品牌,没有几十个乃至几百个的区域品牌,我国的涂料行业将
会面临巨大的危机,甚至会失去市场。因此,企业一定要有危机意识、
紧迫感和民族责任感,必须尽快开展品牌提升、品牌整合和品牌扩张
工作,快速完成从市场营销向品牌营销的过渡,用积极的态度、务实
的管理迎接品牌时代的到来。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可喜的是,目前我国的涂料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
的地域性品牌和国内品牌,迎来了一个品牌带动市场的时代。但我国
涂料企业在品牌提升和品牌整合过程中还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做
品牌就是做广告;二是全盘否定历史,缺乏节奏感。品牌战略是一个
系统工程,品牌的本质属性包括产品的技术本质、企业各个层面生产
者之间的协作关系及企业与经销商、竞争对手、顾客之间的关系。宣
传虽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无形资产的价值和生命周期,但是所有
这些都需要产品质量、营销方式、企业文化、运行机制作保证。因此,
企业进行宣传要根据企业的实力和品牌市场的需要而定,盲目的广告
宣传、伤筋动骨的广告投入,只会把企业搞垮。同时,品牌是一个积
累的过程,从逐步培育到发展成熟,要根据具体情况逐一解决当前的
主要矛盾,循序渐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有益的经验、
沉淀了很多好的企业文化、营造了许多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机制。如果
全盘否定过去,势必造成企业发展环节链条的断层。因此,企业切忌
盲目跟风,要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品牌发展之路,
有条件的大企业可向全国品牌扩展;中小企业可向地区品牌进军;小
型企业则可以走专业化的道路,在小市场或小品种中争取大份额。
打造品牌还必须有创新,通过提高品牌的核心价值,创造出消费
者认同的强势品牌。在战略创新中要注意防御和进攻并举,循序渐进
地推进新战略,以避免由此带来的市场份额的减少或出现经营各环节
的断层,实行稳步过渡、稳步发展。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要只跟风
前沿技术、高新技术或热门技术,其实在现有产品上仍有许多创新点,
不少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产品
功能上的延伸、多功能合一以及低环境污染产品的开发等。企业进行
技术创新一定要从基础做起。
涂料行业实施名牌战略,既是行业的任务也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更是涂料行业乃至社会相关组织的共同责任。只要我们携起手来,为
涂料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不懈努力,不断提高行业的整体
实力,我国涂料工业一定会从大国走向强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
表1 2003年涂料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亿元
项 目 工业总产值 同比/% 销售收入 同比/% 利润总额 同比/%
(不变价)
2亿元以上(38家) 148.81 29.90 148.55 32.34 16.49 13.65
1~2亿元(38家) 52.54 20.27 50.57 23.43 3.72 40.10
5千万~1亿元(77家) 52.08 24.74 51.72 29.96 3.63 43.51
5千万元以下(923家) 143.16 19.93 139.50 19.23 5.59 15.53
行业合计(1076家) 396.59 24.18 390.34 25.91 29.43 19.96
注:以上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2003年12月份月报数据,个别数据有调整。
表2 2002和2003年我国涂料行业产量分布情况 万t
项 目 2003年 比重/% 2002年 比重/% 增长幅度/%
长江三角洲 87.97 36.42 72.75 36.09 20.92
渤海三角洲 55.71 23.07 48.37 24.00 15.18
珠江三角洲 53.84 22.30 43.78 21.72 22.98
其他地区 43.99 18.21 36.67 18.19 19.96
全国 241.51 100 201.57 100 19.81
注:以上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数据。